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五大湖流域 B.古巴
C.葡萄牙 D.潘帕斯草原
4.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最优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
2
3
国的是
A.美国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D.阿根廷
8.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印度 D.中国
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10.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A.市场和饲料供应 B.市场和机械化水平
C.交通和气候条件 D.劳动力和饲料供应
答案6——10 CCDAA
4
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12.下列各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的是 A.青藏高原的青稞 B.宁夏平原的水稻
C.海南岛的橡胶树 D.珠江三角洲的甘蔗
13.上海市郊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以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1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④国家政策的调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①运费少②科技含量高
③劳动力成本低④生产资料投入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答案11——15 DBCAB
16.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D.市场
17.谷物和牲畜混合农场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其优点在于
A.牲畜需要不断地更换环境
B.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C.有利于节约用水
D.有利于农业的管理
18.澳大利亚混合农场的主要特点是
A.多为家庭农场,规模小,机械化水平高
B.主要由外国公司出资兴办
C.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D.小农经营,规模大,雇佣工人多
19.下列不属于亚洲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是 A.小农经营 B.机械化水平高
6
C.科技水平低 D.商品率低
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
据此分析完成20~23题。
20.泰国的平原地区、澳大利亚的墨累一达令盆地、美国的中部平原、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四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答案16——20 DBCBD
21.下列农业地域类型机械化水平最低的是
A.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7
B.阿根廷的牧牛业
C.季风区的水稻种植业
D.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22.从农业经营方式来看
A.墨累一达令盆地主要是家庭农场经营
B.美国的谷物农业主要由集体农庄经营
C.阿根廷的牧牛业主要由国家经营
D.亚洲的水稻种植主要由大农场经营
23.从农业的商品率来看
A.美国的谷物农业商品率最高
B.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商品率最高
C.阿根廷的牧牛业商品率最低
D.墨累一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商品率最低
右图中阴影为某农作物分布区。
据此回答24~26题。
24.该农作物是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
8
25.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
答案21——25 CAABA
26.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27.兼有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的南半球国家有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南非 D.美国
右图是“某农作物的各国产量分
配图”。
读图完成28~29题。
28、这种作物应该是
A.小麦B.棉花
C.甘蔗D.稻米
9
29、图中所列国家生长该作物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大量使用生物技术B.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D.机械化水平高
30、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牧场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答案26——30 AADBD
10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乙图中
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经营的,种植的作物中均有。
(4)甲图所示的国家有庞大的,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技成果。
(5)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4)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5)修建水利工程
2、读澳大利亚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共13分)
⑴图中,A是(山地),B地位于A山地的坡,降水多属雨;C地由于位于区,降水。
⑵D地的农业类型主要是,该地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主要畜牧业产品是。
(3)澳大利亚政府不遗余力地修建水利工程,将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西部的某盆地,大大促进了该盆地农牧业的发展。
3、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气候区,______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
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区。
(3)本地区__________稠密,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