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竞争力分析第一部分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分析一、新型墙体材料1.1 概念界定新型墙体材料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墙体材料粘土实心砖而提出的,是我国在墙体材料改革初期出现的专门名称。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具有符合建筑功能要求的技术性能,如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除实心黏土砖以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的所有建筑墙体材料,主要有砖、块、板三大类几十个品种。
当前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是:轻质高强、大体积预制、利用工业废渣等,以满足建筑工业不断减轻建筑物自重、减少材料用量、降低造价、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等要求。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是指不以消耗耕地、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为代价,适应建筑部品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改善建筑功能等现代建筑业发展要求而生产的墙体材料。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快速增加,产品质量和产品得到明显的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也较快提高。
1.2 新型墙体材料简介在《新型建筑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中将新型墙材分为六类:①非粘土砖,包括孔洞率大于25%的非粘土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砖和空心砖块、烧结页岩砖:②建筑砌块,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石膏砌块;③建筑板材,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轻集料混凝土条板、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石膏墙板、金属面夹芯板、复合轻质夹芯隔墙板、条板;④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秸秆、垃圾、工业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⑤预制及现浇混凝土墙体;⑥钢结构和玻璃幕墙。
目前在社会上出现的新型墙体材料有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砌块、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纤维石膏板、新型隔墙板等。
这些新型墙体材料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炉渣等废料为主要原料。
具有质轻、隔热、隔音、保温等特点。
有些材料甚至达到了防火的功能。
一、砖类(一)非粘土烧结多孔砖(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非粘土烧结空心砖(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多孔砖(符合JC943—2004技术要求)。
(三)蒸压粉煤灰砖(符合JC239—2001技术要求)和蒸压灰砂空心砖(符合JC/T637—1996技术要求)。
(四)烧结多孔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烧结空心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二、砌块类(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8239--1997技术要求)。
(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15229—2002技术要求)。
(三)烧结空心砌块(以煤矸石、江河湖淤泥、建筑垃圾、页岩为原料,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GB/T11968—2006技术要求)。
(五)石膏砌块(符合JC/T698—1998技术要求)。
(六)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符合JC862—2000技术要求)。
三、板材类(一)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符合GB15762—1995技术要求)。
(二)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符合JG/T169—2005技术要求)。
(三)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23—1996技术要求)。
(四)石膏空心条板(符合JC/T829—1998技术要求)。
(五)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符合GB/T19631—2005技术要求)。
(六)金属面夹芯板。
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89—1998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符合JC/T868—2000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符合JC/T869—2000技术要求)。
(七)建筑平板。
其中:纸面石膏板(符合GB/T9775—1999技术要求);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符合JC/T564—2000技术要求);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符合JC/T626—1996技术要求);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符合JC/T671—1997技术要求);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符合JC/T1996技术要求)。
四、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秸杆、建筑垃圾、江河(湖、海)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烧结实心砖除外)。
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混凝土砖、烧结保温砖(砌块)、中空钢网内模隔墙、复合保温砖(砌块)、预制复合墙板(体),聚氨酯硬泡复合板及以专用聚氨酯为材料的建筑墙体等。
1.3 与传统墙体材料的对比所谓的新型墙体材料就是目前在市面上已经出现的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纤维石膏板、新型隔墙板等产品在内的一系列以煤灰、煤矸石、石粉、建筑垃圾等废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新型节能环保建材。
这种材料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及新型工艺机器设备将原本难以处理的城市建筑废料变废为宝。
并且具有质轻、隔热、隔音、抗震等诸多优点。
有些材料甚至达到了防火、抗冻等特殊的物理功能。
在众多不可再生的传统自然资源开采面临枯竭、供应日趋紧张的的今天,在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开发、采用新型可再生能源以应对国内资源紧缺的号召之下,新型墙体材料以传统墙体材料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及功能,无可厚非的将逐渐成为建筑墙体材料的主流产品。
相对于传统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具有节土、节能、利废、轻质等特点,有利于环保、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改善建筑功能、提高使用面积。
作为国家推广的新型建筑墙体材料,与传统粘土实心砖相比,在技术层面上很多性能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温隔热性能好如加气混凝土砌块、钢丝网架火芯板、龙骨石膏板等;防渗水性好如砖类和砌块类墙体材料及石膏板材等;隔音性能较好如煤灰烧结砖、蒸压灰砂砖等;能耗低,新型建筑墙体材料需要的原料和能耗都比传统粘土实心砖要低很多;强度等级高;自重轻,有利于基处理和抗震。
另外,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可以缩短工期、节省砂浆、从而增加使用面积等。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类型、规格、花色、样式均很丰富,有空心、也有实心但总的质量较粘土砖等传统墙体材料要轻出很多。
在高楼大厦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的未来,高层建筑因自身重量问题对于地基及房子钢结构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通过对墙体砖的改革来减轻建筑本身的重量势必会成为未来墙体材料发展的新潮流与新方向这种以煤灰、煤渣、建筑垃圾为原材料的新型墙体材料还有众多传统墙体材料难以比拟的优点。
新型墙体材料取材便利容易,将城市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耐火性能高;新型墙体材料大多是一种完全不燃材料,能满足一级防火要求。
保温隔热性能突出;保温效果要比粘土砖和普通空心砖高出很多,因此它能提高房屋居住的舒适度,炎热的夏天的寒冷的冬天,可大大减少空调运行时间,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吸音、隔音性能优越;新型墙体材料的多孔结构使其具备了良好的吸音、隔音性能,提供给人们一个宁静的舒适生活环境,完全可以达到共墙分户的隔音要求。
抗震性好;由于新型墙体材料质量较轻,大大降低了建筑自重,比粘土砖建筑提高了两个抗震级别。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改变传统的“秦砖汉瓦”。
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改善建筑物功能,这既是先进国家和地区走过的产业发展道路,也是建材和建筑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二、新型墙体材料行业现状2.1 行业发展历程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87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4.5亿块标准砖,到1997年增长到1849.88亿块标准砖,增长了10倍,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由4.58%上升到25.2%。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在决的墙体材料中据点地比便仍然偏小。
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第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50年。
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
1994年新税制实行后,对粘土砖生产企业仅征收6%的增值税,而不少新型墙体材料,尤其是轻质板材却要交纳17%的增值税务局,加剧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不利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三部一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建材局)墙材革新办公室积极指导各地大力开展墙材革新工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墙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2、保温隔热材料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年,例如,1980年以前,我国矿渣棉仅有3家生产厂,年和平能力不足万吨,只能和平品种单一的散棉,硅酸钙绝热材料也只有3家企业,年产8000立方米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
1996年全国产量约80万吨,其中矿岩棉约20万吨,玻璃棉约4万吨,泡沫塑料约5万豆子,膨胀珍珠岩约600万立方米(约含45万吨),其它材料6万吨。
我国保温材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
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应用仅占产量的10%。
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村工业的当务之急。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