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铜铅含量的检测
[ 4] [ 1]
治县 ) , 2 号为特级龙 井茶 ( 浙江杭 州 ) , 3 号为 毛峰茶 ( 四 川 南江元顶子 ) , 4 号为茉莉花茶 ( 福建福州 ) , 5 号为特技 茉莉 花茶 ( 四川都江堰 ) , 6 号为大花 茶( 重庆 ) , 7 号为普洱茶 ( 云 南思茅 ) , 8 号为沱茶 ( 云南瑞丽州 ) , 9 号为苦丁 茶 ( 四 川都 江堰 ) , 10 号 为 滇红 茶 ( 云 南昆 明 ) , 11 号 为 精选 红 茶 ( 印 度 ) . 1 3 号为绿茶 , 4 6 号为花茶 , 7 9 号为砖茶 , 10 号和 11 号为红茶 . 1 . 2 仪器和试剂 1 . 2 . 1 仪器 . A A 7003 型原子 吸收 分光 光度 计 ( 三 雄科 技 公司 ) ; Cu, P b 空心阴极灯 ; BS200S 型电子 天平 ( 北京 赛多 利斯天 平有限 公司 ) ; KSW 4D 11 型 马费炉 ( 沈 阳市电 炉 厂) . 1. 2. 2 试 剂 . Cu, P b 标 准 贮 备 溶 液 ( 含 量 均 为 1. 00
茶乃中华民族的举 国之饮 . 我国 茶区之 多 , 饮 茶之 盛 , 茶艺之精 , 也可称世 界之最 , 素负 盛名 . 随着 现代生 活水 平的提高以及茶叶饮料 的普及 , 人们 在探索 茶叶作为 保健 饮品的同时 , 也开始关注茶叶重金属污染、 农药残留等食品 卫生方面的问题 . 据相关资料报道 ,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 素 , 对于造血、 细胞生长及 内分泌腺 功能均 具重要 作用 . 成 人正常日摄 入量为 2~ 2. 5 mg, 如摄 入量过 多会导致 不良 现象和病症 . 铅是人体不需要的 , 且过量时也对人体有害的 重金属 , 铅含量高于 2 mg/ kg 即为超 标 [ 2] . 近些年 来 , 关于 茶叶中无机元素含量及 其生理功 效的报 道较多 , 而对 成品 茶中铜和铅含量、 分布、 污 染等方面 的报道 较少 . 加强 这方 面的研究 , 并严格控制 , 对提高茶叶质量和强化茶叶保健作 用具有重大意义 . 本文对市面上销售的茶叶进行分类收 集 , 试图对茶叶中铜、 铅含量和分布情况以及与品种、 等级等的 关系作初步探讨 . 1 实验部分 1 . 1 试验材料 根据不同工艺、 同种工艺不同品种、 同一品种的不同等 级三方面来进行分类 , 在市场 上随机 收集 11 种茶 叶 , 并对 其编号 . 详细情况 如下 : 1 号 为边 茶 ( 四川乐 山马 边彝 族自 表1 元素 Cu Pb 1. 3. 2 波长 / nm 324. 75 283. 31
, 同时 制
[ 收稿日期 ] 2007 03 08 [ 作者简介 ] 曾剑超 ( 1982 ) , 男 , 四川宜宾人 ,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硕士 , 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 .
第3期 备试剂空白液 .
曾剑超 , 马
力, 王
强 : 茶 叶中铜铅含量的检测 m - 样品质量 ( g) . 2 结果与讨论 2 . 1 铜的测定结果
21
为了便于比较分析 , 将铜和 铅测定的 结果 加以换 算处 理 . 其公式如下 : X = ( A 1 - A 2 ) V / m. 式中 : X - 样品中 Cu 或 P b 的含量 ( mg / kg) ; A 1 - 测定用样品液中 Cu 或 P b 的含量 ( g / mL ) ; A 2 - 试剂空白液中 Cu 或 P b 的含量 ( g / mL ) ; V - 样品处理液的总体积 ( mL) ; 表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空白 2. 2 1 1. 32 0. 66 0. 96 1. 66 1. 62 0. 83 1. 56 1. 23 0. 68 1. 52 1. 74 0. 03 平行实验 2 1. 33 0. 65 0. 96 1. 67 1. 58 0. 84 1. 55 1. 22 0. 68 1. 50 1. 75 0. 03
测定时仪器工作条件 狭缝量 / nm 0. 2 0. 2 乙炔流 / ( L min- 1 ) 空气流量 / ( L 1. 5 6. 0 1. 5 6. 0 min- 1 )
灯电流 / mA 2. 0 3. 0
标准液的制备
.
用分析纯的硝酸配制成 0. 5%
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 将样品茶叶粉碎后 , 用 分析天平准确 称取 3. 000 g . 然 后将 称好 的样 品置 入 对应 编号 的 瓷坩 埚 中 . 将坩埚放在电炉上小火加热 , 使之充分炭 化至无烟冒出 后 , 移入马费炉中 , 在 500~ 1 000 下进行灰化约 8 h, 使之 呈银白 色 或 者 白 色 . 将 灰 化 好 的 样 品 取 出 , 放 冷 后 再 用 0 5% 稀硝酸 定容 至 50 mL 备 用 , 且进 行编号 [ 5
铅的测定结果 每种样品分别进行 3 次平行实验 . 样品茶叶中铅元 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 3. 表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空白 平行实验 1 0. 19 0. 14 0. 21 0. 16 0. 27 0. 25 0. 25 0. 27 0. 55 0. 28 0. 27 0. 04 2 0. 19 0. 14 0. 25 0. 16 0. 24 0. 22 0. 24 0. 29 0. 55 0. 28 0. 28 0. 05 3 0. 17 0. 13 0. 26 0. 17 0. 28 0. 24 0. 24 0. 30 0. 54 0. 29 0. 29 0. 04 茶叶中铅的测定结果 平均值 / ( g 0. 19 0. 13 0. 24 0. 16 0. 26 0. 24 0. 24 0. 29 0. 55 0. 28 0. 28 0. 04 mL - 1 ) 换算结果 / ( mg 2. 401 1. 557 3. 243 2. 077 3. 629 3. 247 3. 329 4. 068 8. 429 4. 034 3. 948 kg - 1 )
就铜的含量较其余两种好 些 , 但就 铅的含量而 言 , 3 号 特级 龙井茶则较好 . 2 . 3 . 2 花茶检测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 4 6 号这 3 种茶叶的 灰化温 度分别为 500 , 800 , 1000 . 由表 2、 表 3 可知 , 4 号花茶铜含量最高 , 高达 27. 58 mg/ kg , 6 号 花茶铜 含量 最低 . 而 5 号花茶铅含量最高 , 达 3. 63 mg/ kg , 4 号含 量最 低 . 由国家标准的卫 生指 标可 知 , 3 种 茶的 铜、 铅含 量均 未 超标 , 都是无公 害 茶叶 . 就 铜、 铅 的 含 量而 言 , 4 号品 质 较 好 , 是花茶中的高档茶叶 . 2 . 3 . 3 砖茶检测结果的比较和 分析 . 7 9 号均属 于砖茶 . 灰化温度为 500 , 800 , 1 000 . 砖 茶一般 不是用 茶的
2 . 3 分析与讨论 2. 3. 1 绿茶检测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 1 3 号都属于绿 茶 , 其中 1 号和 2 号均在 500 灰 化约 8 h, 3 号是在 800 灰 化约 8 h. 根据 检测结果 , 1 号绿茶 铜含量最 高 , 2 号 绿茶铜 含量最低 . 而 3 号 绿茶 铅含量 最高 , 2 号 铅含 量最 低 . 总体 来讲 , 2 号特级龙井茶的铜和铅含 量都低 , 根据无公 害茶叶 的国家标准 ( 即铜 含量 不超 过 60 mg / kg 、 铅含 量 不超 过 5 mg/ kg ) , 上述 3 种茶 叶的铜 铅含 量都在 国标 范围 内 , 均属 于无公害茶叶 . 而 3 号是炒青类绿茶 , 本身茶质应使得其铜 和铅的含量较低 . 在卫 生指标 范围内 , 铜含 量越高 , 表 明茶 的品质越高 . 而铅含量 越低 , 则茶的 品质越 高 . 故 1 号 边茶
22
凯里学院学报
2007 年 6 月
嫩芽叶加工制成 的 , 而是 用老 树叶 加工 成 的 . 由于 所 用原 料、 加工方法的不同 , 在品 质上存在 差异 . 其中 7 号铜 含量 最高 , 达 25. 35 mg/ kg. 就铜、 铅含量而言 , 7 号的品质较 好 . 但根据无公害茶叶的卫 生指标 , 紧压 茶的铅 含量不能 超过 3 mg / kg , 而这 3 种茶叶的 铅含量均在 3 mg/ kg 以上 , 按国 标即定为有公害茶叶 . 2 . 3 . 4 红茶检测结果的比较和分 析 . 红茶 类只选了 10 号 云南滇红茶和 11 号! 立顿∀ 黄 牌精选 红茶两 种作为代 表进 行研究 . 9 号红茶和 10 号红茶 的铜 含量 较高 , 比 其他 种类 的某些茶叶高 , 分别为 24. 63 mg/ kg , 28. 58 mg/ kg , 而 2 种 红茶的铅含量相当 . 可知 , 10 号红茶品质比 9 号红茶好 . 3 小结 根据对以上各种茶的 分析可知 , 在 达到茶 叶灰化所 需的
20
第 25 卷 第3期 凯里学院学报 Jo ur nal of K aili U niv ersity Vo l. 25 No . 3 Jun. 2007
2007 年 6 月
茶叶中铜铅含量的检测
曾剑超, 马 力, 王 强
(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成都 610039)
[ 摘 要 ] 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 , 其品种众多 , 主要从 不同的工艺 、 同种 工艺的不同 品种 、 同一品种的 不同等 级这 三方面进行分类 . 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在市场上随机收集的各种茶叶中铜 、 铅的含量进行测 定 . 分析结果表明 , 茶叶 中铜 、 铅含量和分布状况与茶叶的品种 、 品质和等级有密切关系 . [ 关键词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茶叶 ; 铜 ; 铅 [ 中图分类号 ] O 657. 31; S571.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 9329( 2007) 03 0020 03
对每一种样品进行 检测后 , 须 先将聚乙 烯进 样毛细 管 放入盛有超纯水的烧杯中 , 片刻后进行下一种样品的检测 , 以防止交叉污染 , 从而影响测量精确度 . 每种 样品分别进行 3 次平行实验 . 样品茶叶中铜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