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财政》公开课教案

《国家财政》公开课教案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李冰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财政含义,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当前的政府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对国家的理解与热爱之情;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作用
2、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问题探究式、合作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财政收支的关系
国家的收支有他专门的称呼称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二者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方面。

二者合起来就叫财政。

而到底该收多少?支多少?那就得靠预算,预算执行的结果就叫决算。

预、决算的结果有三种:多“财政盈余”,少“财政赤字”,差不多“财政收支平衡”(二)走进财政
知道我们国家目前的财政收支情况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幻灯: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全国财政支出为100000亿元,财政收入约为90000亿元.
师:看来是属于财政赤字了。

那如果是你的家庭出现赤字了,钱不够花,你们会如何解决?
学生回答:
师:看来有二种解决方案,一、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自己的收入,二、尽可能节约,减少支出。

那如果是国家的话,是不是也能用这种多增加点收入或少支出点开支来解决这一财政赤字问题呢?
【出示幻灯:探究一“多收点?”】
提示:P66-67国家获得收入的来源是什么?
影响国家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课堂活动:学生看书讨论交流)
师:要想研究多收点的可能性,首先必须搞清楚国家收入的来源是什么?其次就是要搞清楚在这些来源里,国家能不能通过多收点这种方式来解决面临的财政赤字问题第一个问题:来源
学生: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主要
的来源是税收收入。

师:为什么主要收入是来自于税收?利润又是来自于哪呢?
学生:因为税收征收面广,最稳定可靠。

利润是国有企业的利润。

第二个问题:能否多收
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结合今年个税调整实例)从学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第一:债务是一种解决财政赤字的方法之一,因此,在经济萧条期往往国家都会大量增发国债。

但是发多少也是有限度的,必须在经济水平允许的范围内才行。

其次我们发现,在社会财富总量如果一定的情况下,国家收入的增加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这就违背了国家形成财政收入的本意,财政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要有一个合理的分配政策。

那么达到什么样状态的分配政策才是最合理的呢?
第三如果想增加收入,最关键还是经济发展水平。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才是解决财政赤字的根本性措施。

总结: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是多样化的,有税、利、债、费,但不是想多收就能多收的,一要受分配政策影响,二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才是最根本的。

财政收入最终是为了保证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出示幻灯:探究二:少支一点?】
提示:P65-67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有哪些?
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体验想想国家财政是否可以少支出?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支出
师:要明确这个方案是否可行,首先我们也是明确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是如何进行分配和使用的。

也就是说得明确财政支出到底有哪些用途,摸清了他的支出方向后,再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体验想想国家财政是否可以少支出?为什么?
学生:经济建设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目前社会保障还不是很完善,不能减少只能增加,因为涉及人民生活、社会公平和谐)
科教文卫事业。

(教育投入还不均衡,择校、教育移民。

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医疗条件不足,不能减少,涉及人民生活、社会公平)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目前行政管理费用,特别是三公支出大,可以减少。

国防安全问题,不行)
债务支出。

不行。

师:看来因为财政支出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公平和谐,经济的发展。

要减少财政支出也很困难。

显示幻灯:按照常理,财政赤字时期,政府应是紧缩财政支出,但为何有时政府反而会扩大财政支出,这是为什么?比如:听过08年的金融危机吧?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08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我们永康为例,永康以外贸形经济为主,受08金融危机影响,09年企业外贸形势不理想,订单减少,产品积压,而另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人民消费欲望降低,导致社会上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

而我们永康却是在09年提出要拿出大量财政预算用来修建农田水利:还用4万亿资金来刺激内需
展示图片:永康农田水利建设图;4万亿资金撬动经济。

第二个问题:作用
请问:(当时有人就提出质疑:此时永康大搞建设,修建水利,没有必要,你觉得政府选在这个时候提出建水利有什么好处吗?也有人提出如果非要支出那就让企业或个人来支出建设,你觉得企业会愿意吗?如果是你你愿意吗?4万亿资金来救市,有什么意义?)问题一:
学生:有必要,原因略
师: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消费,最终拉动经济增长。

由此可见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反而起到了促使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协调,最终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拉动经济的发展。

那种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运用的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的那种政策,我们就叫他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那么经济发展情况相反时,就能运用相反的措施来,那就叫紧缩性财政政策。

因此从去年开始随着需求增加,物价上涨,政府开始对部分行业的财政支出进行优化调整,减少在这部分行业的支出比如房地产行业。

由此可见通过这二种财政方式的运用,财政起到了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

由此可见,财政赤字是不是一定不好?不一定,当然长期赤字也不好。

问题二:
学生:愿意,不愿意(哪些时候企业不愿意?)利润、风险……
师: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神八投入、青藏铁路等)
二种方案讨论完毕,我们发现,国家财政分配可远比家庭财务安排复杂的多了。

财政收入与支出都不是想任意多收点就能多收点想少支点就能少支点的,因为财政通过收入与支出最终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企业正常运转,总供给总需求的平衡,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公平安定等。

因此财政收支最终比例如何,得看上述这些问题能否得以合理解决。

归纳因素我们发现,财政在确定最终比例关系时主要考虑三方面内容,一通过财政的收支,能否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二、通过财政的收支,能否起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三通过财政的收支能否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这是财政收支比例规划的最终目的,也是财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知道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相关常识,明确了财政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学会观察和分析国家财政措施中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并能积极支持国家财政工作。

简要说明:
本节课内容为《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

设计本课教学时,主要设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财政与百姓生活的联系,体会财政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巨大作用。

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活动设计上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参与为主,通过学生对身边事物,让学生体会到财政离我们并不远。

在选材方面主要选取国家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让学生通过数据对比了解国家发展成就,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为财政的作用和财政收入,对于重点主要利用事例和对比让学生领会。

教学难点为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难点突破方面采用视频介绍,教师讲解为主。

希望通过教学学
生树立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的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