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考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考点

1.现代汉语:(一)定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的方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性质——体系性、全民性、社会性什么是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在基础方言上形成,其形成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

2.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完整定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 十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晋语徽语平话方言(1)北方方言代表:北京话分布: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镇江到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湖南省的西北部,以及广西北部一带。

次类: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使用范围:67%以上(2)吴方言代表:以苏州话为代表。

(上海话) 分布: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

使用人口:7.2%左右。

3)湘方言代表:长沙话分布:湖南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 使用人口:3.2% 左右(4)赣方言代表:南昌话分布:在江西(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东南一带。

使用人口:3.2%左右。

(5)客家方言代表:广东梅县话分布: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使用人口:3.6%左右(6)闽方言分布: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

使用人数:5.7%。

(7)粤方言代表:广州话分布: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南部使用人口:4.2%左右(8)晋语方言代表:太原话分布: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及河南、河北、陕西、内蒙古四省区毗邻山西省的地区。

使用人口:4.7%(9)徽语方言代表:安徽话分布:安徽大部分地区10)平话方言分布:广西中部地区,西部的百色、田林等县和北部的融水、临桂等县。

次类:桂南平话桂北平话使用人口:0.21%。

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1、音节整齐,界限分明,没有复辅音2、韵多声少,响亮悦耳,元音占优势3、声调抑扬,优美动听,每个音节都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语素单音节化2、词的结构双音节化3、构词手段多样,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4、词义精细形象5、熟语丰富多彩(三)语法方面1、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语序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语法手段。

与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的特点:1、从语音上看,古代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消失了2、从词汇上看,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尤其名词和形容词双音化表现最为明显。

3、从语法上,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尤其在书面语上出现了长修饰语和多项并列的修饰语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的三大属性:(一)物理属性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也就是振动频率的大小。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声音就高,反之则低。

音高的区别和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

大、粗、厚、长、松——低小、细、薄、短、紧——高音高在汉语里有很重要的作用,最能体现语音音高变化的是汉语的声调。

吧、拔、把、爸student2、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又称音量。

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

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又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3、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振动时间持续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形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1、发音体不同钢琴和风琴的声音不同,是因为发音体不同。

人的声音不同,是因为声带的不同。

2、发音方法不同吉他拍打和指弹不同汉语中的辅音主要是由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不同造成3、发音体自身状况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笛子和萧:明快/悠远(如:苏格兰风笛)大提琴和小提琴音色不同。

汉语中的元音主要因共鸣器形状不同造成二)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

1、肺和气管——动力源——呼气2、喉头和声带——发音体——成声3、口腔、鼻腔和咽腔——共鸣器——构音(三)社会性质(根本属性)1、从语音民族性和地域性看:语音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约定俗成地选择了各自的语音系统。

2、从语音的系统性看: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语音单位(一)基本单位——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根据尾音的性质开音节:元音收尾的为开音节音节闭音节:辅音收尾的为闭音节最小单位——音素、音位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一个音节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

音素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没有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一类音素辅音:气流在口腔受到阻碍而形成的一类音素元音和辅音的不同特性: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均衡地保持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紧张,其他部分不紧张。

3.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4.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发辅音时,有时振动声带,有时不振动声带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与音位的区别——划分标准不同1、音素是从单一的物理标准的角度划分的,音位是以交际与心理复合的社会标准角度划分的;2、音素可以脱离语言系统进行分析,音位一定要以某种语言或方言的音系为分析基础。

三)结构单位——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零声母:有的音节不是辅音开头,这种音节称之为零声母音节。

比如:“a”/“yi”/“wu”/“yue”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

在汉语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一、元音的特点1、元音是气流通过声门振动声带后,在口腔里不受阻碍,只受调节而发出的响亮的音。

2、元音发音响亮,是一个音节里的主要成分,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音节元音与韵母的关系区别:联系:凡元音都是韵母,而韵母却并不只是元音。

1、可以由一个元音充当。

2、也可以由两个,最多三个元音复合在一起充当3、还可以由元音加上辅音韵尾n或ng充当什么是韵母根据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分析,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母。

韵母不能没有元音音素。

五、韵母的分类1、按结构分a、o、e、ê、i 、u单元音韵母- i[ɿ]、-i[ʅ]、ü、er复元音韵母:由2个或3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带鼻音韵母(鼻韵母):由1个或2个元音带上鼻辅音n 和ng构成2、按介音种类分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不是i、u、ü的齐齿呼:有韵头i或韵腹是i的合口呼:有韵头u或韵腹是u 撮口呼:有韵头ü或韵腹是ü韵母的发音(一)单元音韵母(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单元音:发音时舌头和嘴唇构成的共鸣器的形状始终不变,发出的是单一的音。

舌位前后:发音时,舌头的伸缩。

开口度:口腔开合的程度。

唇形的圆展:发音时,唇形拢圆或展开元音的发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第一,看舌位的高低(开口度大小),舌位降低和抬高同口腔的开闭(开口度大小)有关,舌位越高,开口度越小,舌位越低,开口度越大。

根据舌位高低和开口度的大小,可以把元音分为:高元音:i u ü半高元音:e o半低元音:ê低元音:a第二,看舌位的前后。

前元音:i ü央元音:e 半低元音:u o第三,唇形的圆展(圆唇不圆唇)。

圆唇元音:üo不圆唇元音:i a1、舌面元音单韵母:ɑ[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o[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e[ɤ]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ê[ɛ]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u[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ü[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舌尖元音单韵母-i[ɿ]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四次-i[ʅ]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卷舌元音韵母er[ɚ]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复元音韵母(共13个)复元音韵母是由2或3个元音结合而成的,所以发音时,嘴唇和整个共鸣器的形状要发生变化。

什么是声调声调是指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是具有辨义功能的一种语音现象。

声调的性质声调的性质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是由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等各种音高变化形成的。

声调的作用具有区别意义的重要作用,是汉语音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吃(chī)、迟(chí)、齿(chǐ)、翅(chì、调值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读法。

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同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有几种基本调值就可归纳成几种调类。

普通话有四个基本调值,相应有四个基本调类。

调值55 35 214 51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例字花红柳绿普通话音节结构(一)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

如huai、zhuang。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每个音节总要有元音。

元音符号可以多至3个,并且必须连续出现。

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

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

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例外:哼hng、噷hm)4、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普通话音节结构的分析声母韵头(可有可无)音节韵母韵腹(必有)韵尾(可有可无)声调一个韵母最少有一个音素,最多有三个音素。

在由三个音素构成的韵母中,中间的发音最响亮的音素叫韵腹;韵腹前面的音素叫韵头,也叫介音;韵腹后面的音素叫韵尾。

(1)韵母中如果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一定是韵腹。

2)如果有两个音素,可能是韵头和韵腹,也可能是韵腹和韵尾。

(3)如果有三个音素,就一定是韵头、韵腹和韵尾。

分析韵母结构时一定要先找出韵腹,然后再找韵头和韵尾(如果有韵头和韵尾的话)。

(1)单韵母只有韵腹(2)二合前响复韵母(ɑi、ei、ɑo、ou)包含韵腹和韵尾(3)二合后响复韵母(iɑ、ie、uɑ、uo、ue)包含韵头和韵腹(4)三合中响复韵母(iɑo、iou、uɑi、uei )里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俱全。

(5)鼻韵母中一定有韵腹和韵尾(n或nɡ),有的有韵头(如iɑn、iɑnɡ),有的没有韵头(如ɑn、ɑnɡ)。

分析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时,iou、uei、uen 不用省写式iu、ui、un。

2、由y、w开头的音节的韵母,要用原式,不用改写式。

yī(衣)——i yū(迂)——üyān(烟)——iɑnyuān(冤——üɑn yānɡ(央)——iɑnɡwānɡ(汪)——uɑnɡwēnɡ(翁)——uenɡyōnɡ(雍)——ionɡü和ê在音节里一般都省略符号,但分析音节时必须加写符号以免与u、e相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