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简介

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简介
一、产业经济学由来及我们的定位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又称产业组织理论或产业组织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学科。

我国的学科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那时,产业的概念主要是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部门”,例如农业、工业、商业等,学科专业也相应设立了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门类,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

1996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研究生专业学科目录,产业经济学被列其中,标志着这一国际公认的经济学科正式被官方确认。

在本次公布的新研究生专业学科目录中,在经济学门类下,设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在应用经济学下面又设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共10个二级学科。

产业经济学硕士点中的“产业”不仅仅单指“工业”或“商业”或其他某个行业,而是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

调整后的现行学科专业目录规定:产业经济学专业应代替原来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信息经济等专业。

这就是说,产业经济学的“产业”是基本上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应用经济学专业。

我校产业经济学由原商业经济学、合作经济学等转化而来,是我校最早开设的本科(1959)和硕士研究生(1986)学科专业,也是我校最早的省级重点学科之一(2002)。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因此,我校产业经济学将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产业经济分析的工具及方法,着重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一般性问题,更侧重研究流通经济、农业经济、合作经济等领域的具体问题。

本专业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即:
1.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2.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3.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
4.农业经济与合作经济
二、产业经济学硕士点导师组成员简介
经过长期建设,本硕士点形成了一支具有研究水平高,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

本硕士点导师为:陈阿兴(教授)、石秀和(教授)、张庆亮(教授)、唐敏(教授)、邹彦林(外聘,研究员)、夏兴萍(外聘,研究员)、武云亮(副教授)、晏宗新(博士、副教授)、赵玻(博士、副教授)、刘纪荣(博士、副教授)。

陈阿兴:1964年生,教授,经济学博士,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联系电话:0552-3114471 E-mail:acchax@
石秀和:1949年生,教授,安徽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农业经济与合作经济。

张庆亮:1970年生,教授,经济学博士,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唐敏,1963年生,教授,安徽财经大学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农业经济与合作经济。

邹彦林,1962年生,研究员,安徽省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夏兴萍:1962年生,研究员,安徽省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武云亮:1964年生,副教授,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

晏宗新:1969年生,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贸易经济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赵玻:1975年生,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贸易经济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刘纪荣:1968年生,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安徽财经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合作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