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萃取操作可在普通漏斗中完成B.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盐酸冲洗C.闻未知液体或气体的气味时,应该将试剂瓶口距离口鼻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D.用容量瓶配制好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后,将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并贴上标签解析:选C。
萃取操作应在分液漏斗中完成,A错误;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硼酸溶液,盐酸有强腐蚀性,不能用稀盐酸冲洗,B错误;C选项中的做法能够防止中毒,正确;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浓度溶液,而不能用来保存溶液,D错误。
2.高一入学体检时,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
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A.溶解度B.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D.摩尔质量解析:选B。
从单位可以看出该物理量为物质的量浓度。
3.现有①MgSO4②Ba(NO3)2③NaOH④CuCl2四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即可鉴别出来,鉴别的先后顺序是()A.③④②①B.③④①②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解析:选D。
观察溶液颜色判断出CuCl2溶液,与其反应能产生蓝色沉淀的为Na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剩下的为Ba(NO3)2溶液,故D正确。
4.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解析:选B。
A项,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NaHCO3溶液,NaOH溶液为强碱,腐蚀皮肤;C项,收集氧气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D项,应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
5.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
则MXVN A表示的是() A.以g为单位时V L该气体的质量B.以g为单位时1 L该气体的质量C.1 L该气体所含的分子数D.以L为单位时1 mol该气体的体积解析:选B。
XN A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XN A与M相乘表示该气体的质量,质量除以体积表示密度其单位为g/L,即MXV·N A表示以g为单位时1 L该气体的质量。
6.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占体积最大的是()A.98 g H2SO4B.6.02×1023个CO2C.44.8 L HCl D.6 g H2解析:选D。
标准状况下,A中H2SO4为液态,体积较小;B中n(CO2)=1 mol,体积为22.4 L;D中n(H2)=3 mol,体积为3×22.4 L。
7.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
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100 mL;b.O2,200 mL;c.N2,400 mL;d.CH4,600 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 B.b>a>d>cC.c>d>b>a D.d>c>a>b解析:选C。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气体的质量可以由物质的量乘以摩尔质量求得。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O2)∶n(O2)∶n(N2)∶n(CH4)=V(CO2)∶V(O2)∶V(N2)∶V(CH4)=1∶2∶4∶6,又由m=n·M知,气体的质量之比为:m(CO2)∶m(O2)∶m(N2)∶m(CH4)=(1×44)∶(2×32)∶(4×28)∶(6×16)=11∶16∶28∶24。
8.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取V4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125a9Vmol·L-1 B.125a18Vmol·L-1C.125a36Vmol·L-1 D.125a54Vmol·L-1解析:选C。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即Al3+的物质的量为a g27 g·mol-1,SO2-4的物质的量为Al3+的物质的量的1.5倍,即SO2-4的物质的量为a g27 g·mol-1×32。
取V4mL溶液,则其中SO2-4的物质的量为a g27 g·mol-1×32×14,稀释到4V mL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g27 g·mol-1×32×14)÷(4V×10-3L)=125a36Vmol·L-1。
9.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稀盐酸的pHB.称量一定质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托盘上的纸上称量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解析:选D。
A项:pH试纸不能润湿;B项:NaOH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C项: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瓶壁上沾了少许溶液,不能再加水,否则浓度减小。
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除杂的原则是去除杂质,但不引进新的杂质,更不能使提纯物质减少。
题中①②③都符合这个原则,④中加入盐酸,引进了Cl-,不符合题意,所以选A项。
11.下列实验过程中对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没有依据的是()解析:选C。
萃取时,振荡溶液后,静置不分层,原因是萃取剂和原溶剂互溶。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烷比氖气所占有的体积小B.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64 g/molC.0.5 L 1 mol/L FeCl3溶液与0.2 L 1 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15∶2D.1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与50 mL 1 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解析:选C。
等质量的甲烷比氖气的体积大,A错;B项中摩尔质量为32 g/mol;D项中Cl -浓度分别为1 mol/L和3 mol/L。
13.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A.2 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 mol水的摩尔质量B.200 mL 1 mol/L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 mL 2 mol/L氯化钾溶液中c(Cl-)C.64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选C。
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mol,与物质的量无关,A错误;1 mol/L CaCl2溶液中c(Cl-)=2 mol/L,与2 mol/L KCl溶液中c(Cl-)相等,B错误;64 g SO2中含氧原子64 g64 g/mol2=2 mol,标准状况下22.4 L CO中含氧原子1 mol,C正确;20% NaOH溶液与10% NaOH溶液的密度不同,据c=1000ρwM可知,D错误。
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6.4 g S6与S8等物质的量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所含S原子数为0.1N AB.1 L 1 mol/L FeCl3溶液中Cl-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原子数为0.3N A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的分子数均为0.5N A解析:选D。
6.4 g的硫单质含S原子数为0.2N A;1 L 1 mol/L FeCl3溶液中Cl-数为3N A;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的,故2.24 L H2O的物质的量远大于0.1 mol。
15.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0.1 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mL,则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A.VρMV+2240mol/L B.1000VρMV+2240mol/LC.100VρMV+2240mol/L D.1000+VρMMV+2240mol/L解析:选B。
c=nV,n=V22.4mol,溶液质量为(V22.4·M+100) g,溶液体积为V22.4·M+100ρ×10-3 L,则c=V22.4÷(V22.4·M+100ρ×10-3)=1000VρVM+2240mol/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9分)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单质,根据其分子式完成下列各题:(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
(3)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H2SO4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浓H2SO4(密度为1.84 g·mL-1,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________mL。
解析:(1)等质量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32∶m48=3∶2,则所含分子个数之比为3∶2,原子个数之比为1∶1。
(2)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即O2和O3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1,则原子个数比为2∶3,质量比为2∶3。
(3)该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ρwM=1000×1.84×98%98mol/L=18.4 mol/L。
据稀释规律得:100 mL×1 mol/L=18.4 mol/L×V,解之得V=5.4 mL。
答案:(1)3∶21∶13∶2(2)1∶12∶32∶3(3)5.417.(10分)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___(填“f”或“g”);现需配制250 mL 0.2 mol/L NaCl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