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逻辑关系图正确的是A .AB .BC .CD .D2.已知氮氧化物、CO 都是大气污染物。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 、CO)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甲和丙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不相等C .丁一定是非金属单质D .配平后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②生石灰作干燥剂时发生化学变化③2NO 与2H O 反应生成3HNO 和NO ,故2NO 是酸性氧化物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⑤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⑥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A .①③⑥B .①②③④⑥C .②④⑤D .②④⑥ 4.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3222Cu OH CO 2CuO H O CO ∆++↑B .3222CaCO 2HCl=CaCl H O CO +++↑C .3222FeCl Cu=2FeCl CuCl ++D .()()22234Fe OH O 2H O=4Fe OH ++5.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均能发生离子反应,这种物质是A .NaOHB .24H SOC .2BaClD .23Na CO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Na 失电子能力强,所以其还原性强B .因为Al 失电子数目多,所以其还原性强C .2Ca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2Fe +只有氧化性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3Fe OH 胶体和3FeCl 溶液的外观相同,所以要用丁达尔效应进行区分B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C .用激光笔照射NaCl 溶液和()3Fe OH 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D .角放大镜无法观察到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也无法观察到胶体粒子8.某溶液中只含有Na +、3Al +、Cl -、24SO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3Al +和 24SO -的离子个数比为A .12∶B .14∶C .34∶D .32∶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22Cu Fe===Fe Cu ++++B .稀24H SO 与铁粉反应:322Fe 6H 2Fe 3H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24H SO 反应:2244B ==a SO SO =Ba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322CO 2H ===H O CO -+++↑10.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2++2--++--C .OH -、3HCO -、2Ba +、Na +D .2Mg +、2Ba +、OH -、3NO -1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3CaCO 和HCl ,23K CO 和HClB .2BaCl 和24H SO ,()2Ba OH 和24H SOC .HCl 和23Na CO ,HCl 和3NaHCOD .NaOH 和24H SO ,()2Ba OH 和3HNO12.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是否有电子的转移)B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C .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标准: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数)D .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13.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222324622Fe 2S O O OH ===Y S O 2H O a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223S O -是还原剂B .Y 的化学式为23Fe OC .4a =D .每有1个O 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 14.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 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 )A .AB .BC .CD .D15.2A ,2B ,2C 三种单质和它们的离子间能发生反应222A C 2C A --+=+,222C B 2B C --+=+,若X -能与2C 发生反应222X C 2C X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氧化性:222BC A >>B .还原性;XC B --->> C .2X 能与B -发生反应D .2X 不能与B -发生反应16.下列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 B.B C.C D.D17.如图所示为一“铁链”图案,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图案上分别写了2H、2CO、2Na O、NaCl、3FeCl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1)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①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____;②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_____;③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______;④两种物质都是盐____。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图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
②证明有胶体生成的实验原理是_____。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发生一系列变化:a.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
b .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18.已知反应:①3224SO H O===H SO + ②2233NO H O===2HNO NO ++ ③2222F 2H O===4HF O ++④222Na 2H O===2NaOH H ++↑ ⑤22Na O 2HCl===2NaCl H O ++ ⑥2322Al O 2NaOH===2NaAlO H O ++(1)上述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填序号,下同)。
2H O 被氧化的是____,2H O 被还原的是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2H O 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_____。
(2)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②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
(3)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③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19.有A 、B 、C 、D 、E 、F 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所示:①A+B→C+E ②C + NaOH→蓝色沉淀D + F③ D→A+E ④F + Ba(NO 3)2 → 白色沉淀 + NaNO 3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④_________。
20.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MgCl 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如图甲所示)。
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MgCl 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填字母)。
a. 天平b. 烧杯c. 漏斗d. 玻璃棒(2)OA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B 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已知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实现,其发生的反应为424222KMnO K MnO MnO O Δ++↑,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还原产物是____(填化学式)(2)查阅资料可知,铜和浓24H SO 共热,发生反应()24422ΔCu 2H SO CuSO SO 2H O ++↑+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____,其中24H SO 在反应中表现____。
(3)请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___227K Cr O +___ΔHCl ___KCl +___3CrCl +___2Cl ↑+___2H O ,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 个数为1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22.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溶液导电能力关系的装置如图所示。
首先在水槽中加入200 mL 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同时将一个表面光滑的小球(与稀硫酸不反应)放入溶液中,小球悬浮在溶液中央,闭合开关K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1)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密度相同的()2Ba OH 溶液(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两溶液的体积之和)至反应完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2)将()2Ba OH 溶液换成浓度相同(假设密度也相同)的以下三种溶液(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两溶液的体积之和):()32Ba NO 溶液、24Na SO 溶液、23Na CO 溶液。
Ba NO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①滴加()32_____。
Na SO溶液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置____,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_____。
②滴加24Na CO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③滴加23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气溶胶属于胶体,A 项错误;B .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 项错误;C .钾盐与钠盐是根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根据盐中的阴离子进行分类的,C 项错误;D .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D 项正确。
答案选D 。
2.B【解析】【分析】NO 、CO 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则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2 2NO +2CO 2CO +N 催化剂甲乙丙丁,据此解答。
【详解】 A .N 、C 化合价发生变化,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B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判断甲、丙中相同的元素为O 元素,O 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B 项错误;C .2N 是非金属单质,C 项正确;D .由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