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均匀内压作用的厚壁圆筒:
问题描述:
受均匀内压p=12.5N/mm 2作用的厚壁圆筒。
其几何参数为:内径R i =100mm ,
外径R e =200mm ,桶壁后h=100mm ,材料参数为:E=8666.67Mpa ,v=0.3,
s σ=17.32Mpa ,材料符合Mise 屈服条件。
(a)求理想塑性材料的解,给出应力r σ和θσ沿径向r 的分布曲线,并求完全卸载
后圆筒内的残余应力分布。
(b)求线性强化材料(E 1=0.6E 或E 1=0.6E)的解,即应力r σ和θσ沿径向r 的分布
曲线。
(c)求幂硬化材料的解并绘出当弹塑性比例系数为m=0,1/4,1/2,2/3和m=1.0时,
即应力r σ和θσ沿径向r 的分布曲线。
求解分析:
由于该厚壁筒模型是轴对称模型,所以在求解过程中,我们选取了1/4模型进行了进行建模分析,具体如下图:
建模时取了柱坐标系下厚壁筒从0。
~90。
范围内的部分,高度取为100mm ,模型完成后进行网格的划分,这里利用了Patran 的Mesh Seed 功能,通过在径向、周向,高度方向撒种生成Mesh 网格,网格划分如上图。
考虑到实体的变形情况,关于模型的边界条件,定义如下:
(1)模型的上、下表面为两个平面,在该两平面上限制z 方向的位移为0;
(2)对于模型的内外两圆弧面,为了方便定义边界条件,建立了柱坐标,该两平
是延径向变形的,所以ρ坐标是放开的,为了限制模型的刚体移动,这里限制角坐标θ为0。
(3)对于模型两个侧平面,是属于模型的对称面,所以该两平面的单元在垂直于平面的方向上位移为零,这里利用柱坐标,即沿周向的位移为零,所以同样要限制角坐标θ为0。
由于厚壁筒受到均匀内压,所以在施加载荷时选择均布载荷Pressure,大小为p=12.5N/mm2,作用在内圆弧表面上。
对于材料塑性的定义,首先定义样式模量和泊松比,然后在弹塑性对话框里定义屈服载荷和硬化系数或通过在Stress/Strain Curve栏中添加事先定义的材料属性场来表征弹塑性比例系数m。
对于求解分析,求解器选择Nastran进行计算分析,单元属性选择3D Solid 属性,分析类型定义为非线性并设置大变形和跟随力及载荷增量步等,以此来进行弹塑性的非线性求解。
结果分析:
(a)对于理性塑性材料,即硬化系数为0,求解结果如下:
该图为100%载荷作用下模型的应力云图及变形情况。
观察可知,筒内壁应力较高且首先达到屈服应力发生塑性变形,沿径向方向向外,各层应力逐渐递减,且外层部分属于弹性变形的范畴,模型某一层为弹塑性变形的分界面。
上图为径向方向应力分布图,其中横坐标为相应节点沿径向距圆心的距离,纵坐标为应力值,坐标范围为0~18Mpa,红色曲线中水平直线部分为应力达到屈服应力,在转折点即为弹塑性变形分界面,斜线部分为弹性变形区域,从曲线分析,结果与上图中的应力云图一致。
应力r σ和θσ沿径向r 的分布曲线分别如下:
r σ-r(纵坐标为负值)
θσ-r
(b) 对于线性强化材料,此处选择E 1=0.6E ,分析方法同上,结果如下: 应力云图及变形情况如下:
应力r σ和θσ沿径向r 的分布曲线分别如下:
上图为r σ-r ,下图为θσ-r
(c)对于幂硬化材料,此处选择幂硬化系数m=1/2,当m 取其他值时求解方法同理,由幂硬化材料的特性可知,当σ≤s σ
时,σ=E ε,当σ>s σ时,σ=A m ε,
A=E m 1s -ε,而s ε=s σ/E,当m=1/2时,可得
σ>s σ时,σ=E 2/1s ε1/2ε,所以材料的应
力应变关系属于分段函数,此处选用
Field 应用工具按钮下的材料特性场来定
义材料的幂硬化特性,选择自变量为
Strain(e),通过tobular 表格输入应力与
应变数据如右图所示,相关数据由以上公
式求得,通过各个个节点间的折线逼近应
力应变曲线,节点数越多精度越高,此处
选择10个节点,模拟出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
然后再定义材料的弹塑性时将该特性场定义到Stress/Strain Curve 中,最后进行分析即可。
此时的应力云图及变形情况如下:
应力r σ和θσ沿径向r 的分布曲线分别如下:
上图为r σ-r ,下图为θσ-r 总应力沿径向的分布图如下: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