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细胞的化学组成教
学设计教案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济南中学宋学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细胞的化学组成,重点在于突破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为深入研究细胞的结构以及细胞的各项功能提供必要的前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能够总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并根据探究的数据总结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设计实验,让学生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提高学生思考的缜密型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物质性,以及生物界并不是孤立的,它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利用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作为依据)。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抽提出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课时安排
2(上课1和实验1)
五、教学方法:
讲授和实验演示教学第一节课主要是学习细胞化学组成的理论知识,重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与讨论,老师总结;第二节课是实验课,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得出结论,没有条件的学校老师要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
六、教具准备
材料:质量浓度为0.01g/ml的葡萄糖溶液,食用植物油、蛋白质悬液、黄豆汁、马铃薯匀浆、苹果匀浆、鲜肝提取液、花生种子、蛋清。
试剂: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苏丹III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用具:试管、双面刀片、显微镜、吸管、酒精灯、烧杯、三角架、滴管、石棉网、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量筒、试管架、纱布、火柴、毛笔等。
七、教学过程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引入】在化学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化学组成,比如:干冰(由C和O组成)、石头(由C、O和Ca组成)等,那么生物体作为物质的另一种
存在形式它的化学组成又是怎样的呢?以此引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只要了解细胞的化学组成就能知道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资料分析】
1.初中我们学习过在农田中农民要使用氮磷钾各种肥料这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2.很多偏远地区出现了大脖子病,病因是人体中缺少了碘元素。
不仅如此,如果人类在幼年时期缺钾还容易导致呆小症,缺锌容易导致侏儒症。
3.黄金搭档现在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那么何谓搭档,就是其产品里面含有对人体有意的多种元素。
4.我们输液要用%的NaCl溶液,人们称之为生理盐水。
通过以上资料同学分组进行讨论,能得出什么结论?
各组进行总结答案,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出,生物体内需要很多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题1】以“探究活动”再次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通过探究中给出的数据让学生自己总结组成玉米和人类细胞的主要化学元素。
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学生不难得出,不管是玉米还是人类主要元素都包括C、H、O、N等元素。
【问题2】
1.对比课本给出的元素周期表,同学们探讨组成玉米与人类的元素在周期表中都能找到,这说明了什么?
由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回答,然后老师总结: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并不是全新的独立于自然界的,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这证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大体含量,通过对比组成玉米与人类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得出答案,虽然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是在含量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突破教学重点,通过化学元素的组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与差异性。
【问题3】通过上面的探究我们可以知道C、H、O、N等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再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有机物中碳的存在形式,总结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老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板书】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C、H、O、N、P、S、K、、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主要元素:C、H、O、N、S、P
最基本元素:C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引入】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对这两类化合物的严格区分,请参照化学教科书。
【设问】
1.大家知道,刚刚成熟的小麦果实是比较饱满的,可是经过晾晒为什么变的皱缩而坚硬了呢?
这是常识性知识,学生知道肯定是通过晾晒小麦果实失去了水分,有利于保存,这也恰巧说明了水就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化合物。
通过我们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水在生物体内可以充当介质的作用,当然水在体内还有很多作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给大家讲解。
2.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生物体内存在很多种化学元素,但是化学元素在体内存在的形式却是不尽相同的。
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同学们尝试列举生物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
通过小组讨论,以化学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可以得出,元素可以以离子形式存在,例如钙和钠等,也可以以元素单质存在,例如碳可以形成碳架作为有机物的骨架。
老师总结:在生物体内确实有很多元素是以无机盐离子的形式存在,它们主要是用来调节生命活动的。
通过设问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发现在细胞内的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等
【常识问答【
1.小麦是我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可以做成很多可口的食物,大家知道小麦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
2.花生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果实,现在市场上经常会看到花生油,那么花生中为什么会成为提取油脂的主要材料呢?
3.豆浆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营养物质,那么它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呢?
通过学生思考得出答案,并且加以总结。
通过常识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在细胞内的有机物主要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其实我们初中还学过DNA(核酸的一种),核酸本身也是细胞内有机物的一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详尽的介绍。
【板书】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主要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
三、实验
【实验】具体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具体讲解。
八、课堂总结略。
九、作业课后巩固提高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不但使学生体验直观真实,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周密性。
在课堂执行过程中,老师还是讲的过多,有些知识学生本来可以自己得出答案,老师没有必要再去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