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填运算符号
例1 在下面的○例天上不同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5○5○5=5 5○5○5=5
5○5○5=5 5○5○5=5
分析:在每道算式中,可以先尝试填写前面的运算符号,根据前面两个5的计算结果,考虑后面的运算符号。
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前面填“+”,5+5=10,10减5等于5,后面填“-”;⑵前面填“-”,5-5=0,0加5才等于5,后面填“+”;
⑶前面填“×”,5×5=25,25除以5才等于5,后面填“÷”;⑷前面填“÷”,5÷5=1,后面填“×”。
解:5○5○5=5 5○5○5=5
5○5○5=5 5○5○5=5
分析:可以倒过来想,先想最后面的○例可以填什么运算符号,再想前面的三个数通过运算应该得多少,然后填前面的两个运算符号。
⑴要使最终的运算结果为1,最后一个○里只能填“-”,再想()-4=1,前面三个数通过运算应该得5,只有1×2+3=5
⑵要使最终的运算结果为2,最后一个○里只能填“-”,前三个数的运算结果就为6,1+2+3=6,1×2×3=6
解:⑴1×2+3-4=1
⑵1+2+3-4=2或1×2×3-4=2
例3 把“+”“-”“×”“÷”四个运算符号填入下面的四个○里,每个符号只能用一次,并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两个等式成立。
⑴9○3○7=20
⑵14○2○5=□
分析:⑴9、3、7都比20小,它们的和也比20小,所以在两个○里要考虑填一个“×”。
9×3=27,27减7正好得20,所以9×3-7=20.
⑵由于第一个等式里已经填了“×”和“-”,只剩下“+”和“÷”,所以根据第二个算式里的数的情况,依次填上“÷”和“+”,再算出□里的数。
解:⑴9×3-7=20
⑵14÷2+5=12
练习
1.在○里填上“+”“-”或“×”。
2○3○2○4 8○2○3○3
6○5○8 6○6○6
30○13 36○12
1724
2.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6○4=8○3 14○5=4○5 45○9=35○7
2○5=42○6 12○3=3○3 32○4=4○2 3.在○里填上不同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8○8○8=8 8○8○8=8
8○8○8=8 8○8○8=8
4. 在○里填上不同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8○5○21=19 12○3○13=17
阅读材料
数学的“金箍棒”
说起孙悟空的金箍棒,此物真是神奇。
孙猴子一念咒:“大!大!大!”那棒就暴长起来;说声:“小!小!小!”它马上就要缩得几乎看不见,可以藏在孙猴子的耳朵里。
孙悟空不但能将自己的金箍棒运转如飞,甚至连猪八戒的钉耙与沙和尚的禅杖也挥的得心应手,任何兵器到他的手里都是“法宝”。
在数学里,运算符号也可以成为高人手中的“法宝“。
你看下面的算式,只要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就成为等式了。
2○2○2=2 2○2○2=2
2○2○2=2 2○2○2=2
“+”“-”“×”“÷”是不同的运算符号,其性质、意义与作用大有差别,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们居然可以互相代用。
有时,乘法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加法的替身。
请看:
2+2=2×2(“+”与“×”的互相代用)
1+2+3=1×2×3(连加变连乘)
在四则运算中,难度最高的除法看得眼红,也不甘寂寞,想试试自己的法力,亮出了它的招数,请看:
4-2=4÷2(“-”与“×”的互相代替)
这些并不是个别现象。
实际上,使得这些运算符号可以互相代用的数成千上万,无穷无尽……
数学中的运算符号真可称得上是数学的“金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