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5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5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课件共31张PPT
2021/3/18
3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已有知识
学生在初中已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知识,对定律又有着 丰富的生活经验,故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又较片面。这就迫切 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
(二)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强,有参与合作意 识。这是在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
弹簧秤A拉弹簧秤B变速时,观察弹簧秤示数。 (5)交流、总结探究结果: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6)归纳总结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2021/3/18
19
(三)总结归纳
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的特点的 总结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教师的总结: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9:15:35 A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2021/3/18
22
❖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点(重 点知识点)
一对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
一对 平衡力
大小 相
同
方向
相等 相反
相等 相反
是否共线
共线
共线
性质
一定相同
不一定相同
不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同 作用对象 点
不同(异体)
相同(同体)
作用效果 两个力在不同物体产 两个力在同一物体上使 生不同效果,不能抵消. 物体达到平衡的效果.
2021/3/18
23
(五)实例讲解 目的是巩固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绳
对
灯 对 绳 的
灯 的 拉 力
拉 力
平衡力
将一个电灯
悬挂在天花 板上
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
灯 的
重
引导学生思考:天花板对绳子的力与灯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力与力反作用力吗?
2021/3/18
24
鸡蛋碰石 头,鸡蛋 破,而石 头不破。
问:石头对鸡蛋的
作用力大于鸡蛋对
N N
石头的作用力吗?
N1 答案:不是,二力相等。
分析:N与N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鸡蛋破是因为鸡蛋不能承受N
的作用;石头不破是因为石头能承受Nˊ的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各自分别产生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车为什么能被拉动?(巩固牛顿第三定律)
2.既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那么为什么在拔河比 赛中最终又总能分出胜负?(加深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 理解,并与新课的导入遥相呼应)
2021/3/18
琼山中学 物理组
26
(七)课堂总结
知识网略图解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大小相等
定律内容表述
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对象
不同点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跟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
变化
两力的性质 作用效果
大小相等
相同点 方向相反
空间共线
2021/3/18
27
(八)作业布置
1、必做作业: 物理课本117页第2、4题。
第2题巩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第4题巩固牛顿第三定律
2、课外选作开放题: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
表达式:F=-Fˊ
2021/3/18
29
八、备课体会
本节课从新课程教学目标出发,力求达到 有效教学的目的。从“一讨论二演示三实验四 练习多实例”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 创设情景→提出疑问→实验探究→知识迁移的 教学模式,在循序渐进中,从激发兴趣→优化 兴趣→稳定兴趣→强化兴趣,让学生变“苦学” 为“乐学”,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学科情 感→人文教育,达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学 设计最优化。
教师引导:看来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2021/3/18
17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学法教法 教学程序
新课教学 情景设疑 课堂活动
两个人 一组, 一段细 直线, 两把弹 簧秤
实验探究 解释现象 归纳总结 知识2迁021移/3/18
课堂活动 实验探究
学生合作 探究作用 力和反作 用的大小、 方向
2021/3/18
30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请多多指教!
2021/3/18
琼山中学 物理组
31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学生 代表 总结 发言 交流
教 师 点 拨
教师 总结 得出 结论
解释引 课中提 出来的 问题
18
定量实验探究
如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呢?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点拨: (1)用弹簧秤沿同一直线对拉,观察弹簧秤示数。 (2)拉力大小改变时,观察弹簧秤示数。 (3)拉力方向改变时,观察弹簧秤示数。 (4)弹簧秤A拉弹簧秤B匀速时,观察弹簧秤示。
新课教学 情景设疑 实验探究 归纳总结 解释现象
2021/3/18
情景设疑 分组讨论
通过拔河比赛的 情景,引出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的 大小关系?
分组讨论
学生代表发言交 流
15
(二) 情景设疑
情景一:
难道说:“大人 的拉力大吗??
(1)播放拔河比赛录象。 (2)设问:拔河比赛的输赢取决于什么? (3)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牛 3.教学目标
顿 第
4.重点难点
三 定
5.学法教法 6.教学特色
(一)情景设置(大约5分钟) (二)实验探究(大约20分钟)
律
7.教学程序
(三)知识迁移(大约5分钟) (四)课堂总结(大约1分钟)
(五)作业布置(大约1分钟)
8.备课体会 (六)板书设计(大约1分钟)
2021/3/18
2
一、教材分析
学法教法
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
教学程序
情景设疑(大约5分钟)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知识迁移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备课体会
实验探究(大约15分钟) 归纳总结(大约2分钟) 承上启下(大约5分钟) 知识迁移(大约5分钟) 课堂小结(大约2分钟)
2021/3/18
布置作业(大约1分钟)
9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学法教法 教学程序
高一物理人教版第四章第五节说课课件
6.3牛顿第三定律
2021/3/18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学法教法 教学特色 教学程序 备课体会
课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从整个高中
程 物理还是本章来看,这节内容都不是重点,但是
简 介
很常用。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表达式:F=-Fˊ
2021/3/18
20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中的 “总是”(重点)
1 、不管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如何,相互作 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
2、 不管物体运动状态如何,相互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生同灭。
2021/3/18
21
(四)承上启下
问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有什么异同点?
弹簧秤、细线、磁铁、多媒体课件
2021/3/18
7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学法教法 教学特色
学法教法
六、教学特色
巧用身边东西,情景体验身临其境 设置认知冲突,引出难点突出重点 设计学生分组实验,突破重难点
2021/3/18
8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七、教学程序
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 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 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三)学生的接受能力
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较强,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 的学习兴趣。
2021/3/18
4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初步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有
关物理现象。进一步熟悉探究一般物理问题的各项技能。
(二).方法与过程 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所得到的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
为参加拔河比赛的人们提一些能帮助他们赢得 比赛的建议。(做在实验报告的反面)
2021/3/18
28
(九)板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
1、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2、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的关系。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 衡力的异同点。 (重点)
4、牛顿第三定律(重点)
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 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一条直线上。
关系,总结、归纳出牛顿第三定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领悟“探究”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通过合
作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0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