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崇明区2018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历 史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位于右图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唐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三省制度的盛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突火枪、火铳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

向外传播大约是在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4.1987年在广东海域发现的沉船经研究确认是南宋沉船,出水了数万件文物。

该沉船可以用
于研究南宋
①海上丝路的繁盛 ②商品经济的繁荣 ③文官体制的利弊 ④造船技术的先进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5.右图所示分封制,重要诸侯国封地的
记载应该出自于 A .《史记》
B .《文史通义》
C .《资治通鉴》
D .《新史学》 6.明末清初的西学传入,除了神学之外,最主要的是
A .经济模式
B .启蒙思想
C .科学技术
D .政治制度
7.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写道:“历史者,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

”其主要观点是
A .史学追求理论美观
B .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C .史学研究贵在傅古
D .历史研究具有永恒价值
8.《海国图志》记述“亚墨利加(即南、北美洲)一土,孤悬于内,亘古未通声息,英人
于前明万历年间探得之”。

据此可知 A .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宣告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 C .对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提出质疑
D .对美洲历史的认识了解尚存缺陷
9.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上述
观点主要说明鸦片战争

③ ②

A .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打破了闭关锁国局面
C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D .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10.右面知识结构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辛亥革命
12.下图是中国历史演进示意图,其中“D ”处的社会政治主题是
A .原始时代
B .“封建时代”
C .帝制时代
D .共和时代
13.1918年起,《新青年》完全使用白话文刊行。

五四运动后,大部分报刊开始使用白话文。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国政府倡导民主权利 B .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改良 C .文言晦涩难懂逐渐淘汰 D .西学东渐使民众崇尚西学 14.下列口号最早体现反帝反封建斗争目标的是
A .“扶清灭洋”
B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5.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建军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遵义会议
D .渡江战役
16.右图所示袖标配用的时间是
A .1931年
B .1941年
C .1932年
D .1942年
17.从全球史和经济史的角度来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主要影响
A .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
B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 .锤炼了敢于冒险精神
D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18.贵族代表们向路易十六呈交“陈情书”,废除旧制度中第三等级被迫服从的侮辱形式,例
如下跪。

这一事情发生在 A .英国
B .德国
C .俄国
D .法国
19.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
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材料中的“它”是指
11.左图中的“?”应填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A .珍妮纺纱机
B .万能蒸汽机
C .火车
D .汽轮
20.19世纪后期,“企业的合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灵魂。

”这一现象是指 A .垄断组织的产生
B .工厂制度的确立
C .跨国公司的萌芽
D .社会立法的出现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一)古代中国(15分)
图一:主流思想演变
图二:其它制度创新
图三:中枢机构演变
A
B C D
问题:
21.写出图一、图二序号所示内容。

(6分)
22.将图三四幅图片按朝代先后进行排序。

(1分)写出字母所示中枢机构名称或内容。

(8分)
(二)工业文明时代(20分)
问题:
23.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涉及的重大事件的名称是什么?(4分)
24.比较材料1、材料3所示事件对历史影响的异同。

(6分)
25.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10分)
(三)海洋之于国家(25分)
材料1: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明朝航海家郑和
材料2: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洋人入中国已三十余年,驻京已十余年,以兵胁我,殆无虚岁。

……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节选
材料三:1906年秋冬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一文中说“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辱、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刍与民变革。

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
由、平等、博爱。

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
问题:
26.举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例史实说明“危险亦来自海上”。

(3分)
27.《筹议海防折》大约作于何时?(1分)结合已有知识,用史实说明造成“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原因。

(6分)
28.依据材料,结合已有知识,谈谈你对《筹议海防折》(节选)的看法。

(15分)
崇明区2017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古代中国(15分)
21.(1)法家思想(2)黄老思想(3)儒家思想
(4)刺史(5)科举制(6)行省制(共6分)
22.排序:B A D C(1分)
A:三省六部制(2分)
B:三公九卿制(2分)
C: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2分)
D:中央设御史台、中书省、枢密院(2分)
(二)工业文明时代(20分)
23.文艺复兴、开辟新航路、启蒙运动、工业革命(4分)
24.同: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或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文化条件)(2分)
异:文艺复兴是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将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任两点,得2分)
启蒙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根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任两点,得2分)
25.19世纪中期以来,工业化迅速扩展。

(1分)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农奴制弊端暴露无遗。

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南北战争的结果,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邦国林立的现状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资本主义发展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培理叩关加剧了日本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的危机,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中国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击后,开展洋务运动,成为近代化的开端;(任选三个国家的史实,6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空前激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3分)
(三)海洋之于国家(25分)
26.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
(任选三个得3分)
27.19世纪70年代(1分)
原因:西方完成工业革命,科技领先,军事力量强大,急于扩大海外市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4分);
中国小农经济,闭关锁国,经济、技术落后。

(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8. 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法(15分)
评分要素: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