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戏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达到鼎盛时期。
雅典最早的戏剧传统起源于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活动。
这一起源经考证证实准确,因为雅典最早的戏剧表演便出现在一年一度的酒神节上。
至于这类乞求丰腴的祭神活动如何发展成为最早的悲剧和喜剧,学术界不得而知。
亚里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说:希腊悲剧的诞生要早于羊人剧(satyr play)和喜剧,而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中的酒神颂歌,悲叹酒神的不幸(悲剧的原意是“山羊之歌”。
)。
这些赞美诗都是人们在酣醉的时候即兴创作的。
西元前600年,诗人阿利翁将酒神赞美诗发展成了一种由歌队吟唱、具有敍事性特征的新的艺术样式。
在西元前534年,一个名叫泰斯庇斯的人成为最早在这种敍事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人物。
他通过背诵台词和切身表演,试图完全融入角色;同时他还使自己的表演和歌队结合。
在这种戏剧的雏形中,歌队扮演的是敍事者和评论者的角色。
泰斯庇斯被认为是古希腊最早的演员。
喜剧的原意是“狂欢游行之歌”,起源于酒神祭典中的狂欢歌舞和滑稽表演。
到西元前5世纪,戏剧已经正式成为雅典文化和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一度在酒神剧场的酒神节的重要内容便是盛大的戏剧比赛。
每个参赛的剧作家都要提交一个悲剧三联剧和一个内容相关的羊人剧作为参赛作品,后者的风格往往要比前者轻松和愉悦。
戏剧发展到这个时期,剧中的人物由一个增至两个,而歌队扮演的角色则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人物,而非一个简单的敍事者。
剧作的主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狄奥尼索斯的颂扬,而是开始在整个古希腊神话中取材。
古希腊剧院的庞大规模决定了演员们的表演必须要比较夸张。
他们要大声的背诵台词,大幅度的做出各种手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场的观众都能看到和听到他们的表演。
也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在戏剧表演中往往也不能使用尺寸比较小的道具,演员们要通过打手势来喻指某些物体。
古希腊戏剧通常只有两至三个演员,因此一个演员往往要同时饰演几个不同的角色。
而往往剧中的一个角色也可以同时被几个演员饰演。
古希腊戏剧多半包含音乐和舞蹈的元素。
歌队和角色朗诵、吟唱的韵文都附加伴奏。
由于演员和观众的距离非常之远,因此演员必须频繁更换服装和面具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演员们利用厚底的靴子以使自己显得高一些,有时还要带上颜色艳丽的手套以使观众能够辨认自己的手势。
面具是戏剧中最具古希腊特色的象征。
在一部戏剧中,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面具。
这些面具通常用亚麻或软木制成,所以没有一个能够保留到今天;但是从以古希腊演员为主题的绘划和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得知那些面具的形状样式。
悲剧中使用的面具往往是痛苦或哀悼的表情,而喜剧中使用的面具则通常是微笑的表情,或带有点邪恶的意味。
演员在表演的时候用面具遮住整个面孔,包括头发在内。
经证明这些面具的形状有利于演员声音的扩散,使他们的声音更有穿透力,更加容易让观众听清楚。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
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这就是西方戏剧的雏形。
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
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
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
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
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公元前487年,雅典正式确定在春季酒神节庆中增加喜剧竞赛项目。
古希腊喜剧大半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产生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的喜剧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尤其擅长讽刺当权人物。
这时的喜剧被称为“旧喜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
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这就是西方戏剧的雏形。
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
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
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
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的歌舞,它的诞生和繁荣是希腊人的原初生命意识和希腊神话结合的产物,希腊悲剧的重要特点就是它从诞生开始就是一种生命悲剧,这也是为什么希腊悲剧虽历经千年但在今天仍旧充满着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公认为,悲剧源自古希腊酒神祭仪当中礼赞酒神的酒神颂和献祭酒神的歌舞山羊之歌,最初的主题只是悲悼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尘世的受难、死亡和赞美他的再生。
罗念生先生把它解释为,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那是一种乡社歌舞。
歌队有五十个“羊人”组成,其中一个是歌队长,他回答歌队的问话,讲述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故事。
这种回答最初只是一种“临时口占”,后来相传由忒斯庇斯首先将一个演员安排到歌队中,这个演员可以轮流扮演几个人物,可以和歌队长谈话,这就是古希腊悲剧最初的原型。
这里所界定的悲剧是可以表演的一种戏剧样式,而人类最早的悲剧意识要更为久远。
在早期的原始初民那里,他们对“红色”产生了原始崇拜,因为红色是血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红色在想象中被赋予了人类所特有的象征符号的意义,他们穿戴用赤铁矿染过的装饰品,并将这些象征生命的“红粉”用在对死者的哀悼上,这一方面表达他原始初民对生命的眷念和热爱,同时也可以看到他们对死亡的重视,以及对自身生命的焦虑。
“死亡作为不可避免的命运,给原始人类带来了莫可名状的惶惑和恐惧。
他们既感到现世的欢乐,又因为能预知死亡而感到宿命的悲哀。
这种欢乐与悲哀的交融,实际上形成了人类最初的悲剧意识。
”[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来源之一,他们也同样诞生了自己民族的悲剧意识,在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弥达斯国王在树林里寻找酒神的养育者和老师,精灵西勒诺斯,最终他将精灵抓住了,他逼问这个精灵,对人来说什么都西是最好的?最初精灵以沉默来应答,到最后,它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嘲笑到:“可怜的浮生呵,无常与苦难之子,你为什么逼我说出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
不过对于你还有次好的东西——立刻就死。
”[2]这是在古希腊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苦,生命的价值遭到了彻底的否定,他们看到了生命的无常和苦痛,但是希腊人仍旧要找到生存的理由,坚强地活下去,尼采把它归结为日神精神产生的梦,也就是造型艺术的和谐与恬静,让希腊人的心通过这种和谐的安抚在生存中找到追逐的目标,而勇敢的活下去。
贫瘠的土地和温和的海风造就了希腊人特有的性格,他们不仅看清了这个生存者的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且看到了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可以去创造这么多美好的艺术,在一份独特的平静和安宁中让人们体会生活的美。
希腊悲剧的诞生也离不开希腊人的神话,荷马的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勾勒了整个希腊神话的体系,成为希腊文艺繁荣的基石,马克思对希腊神话的作用作过充分肯定,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3]对于怎样去理解希腊神话,他曾经说过:“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
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4]古希腊神话的魅力究竟在何处?这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清楚地,它是人类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原始初民凭借他们旺盛的想象力构建的话语体系。
正如维科在《新科学》中分析原始初民创造神话的过程时所说,“少数巨人在深山野林里初次碰到天上雷轰电闪,就感到恐惧。
他们不知道雷电的真正原因,惯于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了解自然现象,想到像迅雷急电这般情景是某个强大的人在盛怒中咆哮。
他们抬头望见天,就把天想象成为一种象人而比人强大的神,是他在咆哮,仿佛是在向人告诫什么。
这样,雷神就由巨人们在恐惧中凭想象创造出来了。
”[5]因此,神话也即人话,它讲述的是神的故事,但却是人的创造,反映着人的生活,显示的是人的力量、意志和愿望。
在神话里,原始初民将生命的冲动与对世界的朦胧的认识结合到了一起,创造出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而希腊人在构建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又不自觉地将他们内心深处所感受的悲剧意识融入其中,因此,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的产生既标志着古希腊神话体系的建构,它也预示着古希腊悲剧雏形的诞生。
也正因为如此,柏拉图虽然对文艺总体持否定态度,特别是把悲剧这一艺术样式拒绝在他的理想国门外,但他仍旧要称赞“荷马的确是悲剧诗人的领袖”。
[6]师承于古希腊神话的希腊悲剧至今仍就是人类高不可及的范本,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为之而心醉、赞叹、疯狂,在今天的观众那里它同样为人们所心仪,让人们振奋,如果仅用古希腊悲剧中所包含的“命运意识”来解释似乎已难圆其说,“命运”在希腊人看来是神秘的,因为最初的希腊人还没有足够的理性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也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发生自己身上的不幸,他们只好借助于“命运”,为人的际遇和苦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今天的人们不可能去相信奥林波斯山上住着十二位天神,他们统治者世界,掌管着人类的生死,命运意识已被人的理性思维所取代,但是今天的人们仍会为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喝彩,为不幸的俄狄浦斯王悲伤,这就证明了在古希腊悲剧中有着一种能够打动各个时代人的本质因素,这就是古希腊悲剧所蕴含的生命意识。
这种生命意识是对生命本身的肯定,是对自由的赞颂,更是对生命崇高感的追寻的一种英雄主义精神。
从原始初民使用象征生命的“红粉”,到古希腊人对生命思考的传说,到最终古希腊人的神话与这种悲剧意识相结合而带来的悲剧的诞生,古希腊悲剧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意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古希腊悲剧是一种生命悲剧,它凝聚了古希腊人对生命的崇拜,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阻碍生命发展的命运力量的抗争。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和古希腊人一样感受到悲剧的魅力,恰是我们仍有着旺盛的生命追求,也正如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所说:“悲剧比别的任何文学形式更能够表现杰出人物在生命最重要关头得最动人的生活,它也比别的任何文艺形式更能使我们感动,它唤起我们最大量的生命能量,并使之得到充分的宣泄。
”在对悲剧的欣赏中,人认识到了自我,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同样,希腊人也正是通过悲剧中生命的毁灭感受到了生命永恒的美。
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
根据亚里斯多德定义,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