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著作权的利用
7.1 复习笔记
一、著作权的转让
1.著作权转让的概念
(1)概念
著作权转让,是指著作权人通过转让合同将其著作财产权的一部分或全部让渡给对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著作权转让的客体是著作财产权,而不包括著作人身权。
(2)地域性
著作权具有地域性,即相同种类的权利在不同的法域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彼此独立的。
著作权人可以将它按不同法域进行分别转让,也可以向不同的人转让。
(3)关于著作权能否卖绝的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3款规定,著作权人可以将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
但不能将著作权之全部转让理解为著作权卖绝。
(4)关于未来著作权的转让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未予规定。
“未来著作权”是指由将来创作的作品所产生的著作权,或者现有作品在将来因某一事件的发生而可能产生的著作权。
《英国版权法》允许转让未来版权。
2.著作权转让合同
(1)著作权转让合同,是指著作权人与相对人就著作财产权之全部或部分的转让而订立的合同。
我国《著作权法》第25条第1款规定:“转让本法第10条第1款第5项至第17项规定的权利,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
因此,著作权转让合同是要式合同、有偿合同、双务合同,而且还需要到版权管理部门备案。
(2)著作权转让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作品的名称;②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③转让价金;④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⑤违约责任;⑥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二、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1.许可使用的概念
(1)概念
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通过许可使用合同授权他人在某个地域范围内以某种方式利用其作品的制度。
许可使用的标的是著作财产权中的一项或几项,不能是著作人身权。
(2)许可使用与著作权转让的关系
①著作权许可使用并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被许可人所获得的只是对作品的使用权。
②被许可人若获得了专有许可使用权,在一定的意义上,就相当于通过转让合同取得了该项权利,因为这种被许可人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独享该项权利,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得以与该被许可人相同的使用方式对该作品进行使用。
2.许可使用合同
(1)许可使用合同是著作权人与相对人订立的许可其在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按约定的方式使用其作品的合同。
我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1款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
”
因此,许可使用合同是要式合同、双务合同、有偿合同。
(2)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②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
③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
④付酬标准和办法。
⑤违约责任。
⑥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三、著作权的质押
1.质押
我国《担保法》第79条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其主管部门办理登记。
因此,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出质,著作权中的人身权不能作为质押标的。
2.著作权质押
我国著作权质权的设定应由双方当事人签订质押合同并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
(1)著作权质押合同
著作权质押合同,是指著作权人作为出质人,以其享有的著作财产权之全部或部分作为质物,与主合同债权人订立的担保合同。
(2)质权对著作权的限制
著作财产权出质后,非经质权人同意,作为出质人的著作财产权人不得许可他人以与出质之权利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更不得转让该权利。
(3)质权的实现
著作权人所担保的债权到期未得到清偿的,质权人就可以将作为质物的著作财产权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就其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4)质押关系的终止
①被担保的债权,在债权清偿期届满时已得到清偿的,质押关系终止。
②经质权人同意,出质人许可他人利用其作品,将该许可费用于提前清偿被担保债权,且能够全部清偿的,质押关系终止。
③经质权人同意,出质人或者第三人以其他质物替代,或者以其他担保形式替代的,原质押关系终止。
④其他形式的终止。
7.2 课后习题详解
1.著作财产权的全部转让与卖绝有何区别?
答:(1)概念
著作权转让,是指著作权人通过转让合同将其著作财产权的一部分或全部让渡给对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2)著作财产权的全部转让与卖绝的区别
关于著作权能否卖绝的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3款规定,著作权人可以将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
但不能将著作权之全部转让理解为著作权卖绝。
因为我国《著作权法》第27条规定:“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例如,在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是
修正后的《著作权法》新授予的权利,如果双方在《著作权法》修改之前订立了著作权转让合同,那么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第27条的规定,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在著作权转让之时不是转让标的。
此外,有的国家的版权法明确规定版权不能卖绝。
2.著作人身权能被转让吗?
答:著作人身权不能被转让,具体分析如下:
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3款规定:“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法》第10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指向的全部是著作财产权,不包括著作人身权。
因此根据此规定可知,著作权转让的客体是著作财产权,而不包括著作人身权。
3.著作权转让能否在本国内划分地域进行?
答:由于著作权具有地域性,所以相同种类的权利在不同的法域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彼此独立的。
所以著作权转让可以在本国内划分地域进行。
以改编权为例,著作权人可以将它按不同法域进行分别转让,也可以向不同的人转让。
如将作品的中文戏剧作品改编权在我国内地转让给一个人,在我国台湾地区转让给一个人,在我国香港转让给一个人。
各个受让人的权利在各自的地域范围内受保护。
与此同理,著作权人还可以将改编权按不同的国家来分别转让,受让人各自在自己的受让国家享有所受让的权利。
4.著作权转让与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有何区别?
答:(1)与著作权转让相比,著作权许可使用并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被许可人所获得
的只是对作品的使用权。
但被许可人若获得了专有许可使用权,在一定的意义上,就相当于通过转让合同取得了该项权利,因为这种被许可人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独享该项权利,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得以与该被许可人相同的使用方式对该作品进行使用。
(2)从法律上看,专有许可使用与转让存在着质的区别,即专有许可使用人只能自己在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按约定的方式使用,不能转让该权利;而受让人不仅自己能够使用,而且还能将其拥有的权利转让给他人。
5.专有使用许可与非专有使用许可有何区别?
答:版权许可使用的权利分为专有使用权和非专有使用权两种。
(1)概念
专有使用权是指著作权人授予合同另一方当事人享有的以某种特定方式专有使用其作品的权利,该使用人对作品享有独占和排他的使用权,著作权人不得再授权第三人使用。
非专有使用权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授权另一方当事人以某种特定使用方式,非专有的使用其作品。
(2)二者的区别
①两种许可形式下被许可人的权利不同。
专有使用许可中,被许可人对作品享有独占和排他的使用权,著作权人不得再授权第三人使用。
而非专有使用许可中,被许可人对作品只有某种特定的使用权利,著作权人还可以再授权第三人使用。
②两种许可的形式要件不同。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3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是报社、期刊社刊登作品除外。
”而非专有使用许可则无此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