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案例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案例

●课题编号:高中6号●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刘建英深圳市高级中学●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教材分析】《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包含乙酸和乙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第三节的内容。

乙酸和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碳的成键特点和烃的结构与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又可以通过本节两种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后面烃的衍生物和选修5打好方法论基础。

【教材处理】本节课安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乙醇》,第二课时《乙酸》。

第二课时乙酸●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教学模式: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以核心素养为本,结合“教、学、评”一体化,根据新学习科学中理解性教学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

学习方式设计:4-6人一组,小组合作学习,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运用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科学探究、微观分析或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细节学习。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含乙酸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结构的探究方法与过程第一课时乙醇的地方已经学习,本节乙酸的结构以给出的方式呈现,学生需要的是搭建模型,建立立体认知;性质的学习,需要科学的实验探究与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建构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用途的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恰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1、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和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乙酸的部分用途与性质。

2、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烃的部分衍生物乙醇、乙醛,了解了探究有机物结构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对“结构—性质—用途”学习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

(二)能力基础1、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眼、动手能力。

2、针对市重点学校学生的特点,在乙酸酯化反应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比较好的理解并结合实验得出反应的断键特点。

★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2)掌握乙酸的组成和结构,掌握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相结合的方法;(3)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结合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提取信息、总结乙酸的相关物理性质;(2)通过小组合作、模型制作、实验探究和微观探析,让学生认识乙酸的结构和相关化学性质;通过点评,诊断学生“结构—性质”的推理能力、定性实验探究水平、对比实验分析水平(宏观视角、微观视角);(3)乙酸的用途通过生活中应用学习归纳;通过生活中的运用与点评,培养并诊断学生学科价值观的发展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善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2)通过模型制作、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要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并培养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乙酸的酸性;2、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乙酸的立体结构模型;2、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具及仪器药品1、教具:投影仪、球棍模型材料;2、仪器:小试管5支、大试管两支、酒精灯、试管架、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3、药品:乙酸、乙醇、浓硫酸、酚酞、锌片、紫色石蕊试液、碳酸钠粉末、鸡蛋壳、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问题解决过程)【课前自测】(巩固上节所学内容,同时,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铺垫)1、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加成②氧化③燃烧④与钠反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等质量的Cu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A. 硝酸B. 无水乙醇C. 石灰水D. 盐酸3、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C.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4、只含C、H、O三元素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的CO2的体积比为1:2,这类有机物中()A、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分子式是CH2O2B、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分子式是CH2OC、含相同碳原子数的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18的整数倍D、含相同碳原子数的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16的整数倍【新课导入】你知道“醋”字有什么典故吗?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

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

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

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

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料叫“醋”。

【问题一的解决】乙酸物理性质有哪些?【问题引导】观察乙酸,从“色、味、态、水溶性”角度总结乙酸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讨论】(观察无水乙酸,组内讨论,展示)【投影】一、物理性质:乙酸是无色、强烈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熔点16.6℃,当气温低于熔点时,乙酸结成类似冰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冰乙酸、冰醋酸。

(物理性质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即可解决)【问题二的解决】乙酸分子组成和结构是什么?【过渡导入】“结构决定性质”,要想深入学习乙酸的性质,就要先了解乙酸的结构。

【问题分解与思考】1.实验测得乙酸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乙酸的立体结构是怎样的?试动手组建模型;【学生活动】动手组建模型、观察乙酸的空间立体结构。

(说明:结构的探究方法与过程第一课时乙醇的地方已经学习,所以,本节乙酸的结构以给出的方式呈现,学生需要的是搭建模型,建立立体认知;)【问题分解与思考】2.乙酸的官能团是什么?写出其:符号;名称;【学生活动】讨论,并能够正确的书写出官能团羧基的名称和符号;(说明:羧基的名称和符号是考点和易错点,需要学生书写练习加以巩固;)【问题分解与思考】3.根据结构,试预测乙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讨论】学生讨论,推出乙酸可能具有酸性和发生酯化反应等。

【问题三的解决】乙酸的酸性有哪些表现?【问题情境】乙酸的酸性有哪些表现?请根据所给试剂设计实验。

【学生活动2】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乙酸的酸性;【学生活动3】交流实验现象,根据实验总结出酸的通性。

【投影】酸的通性:1.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2.酸+活泼金属=盐+水;3.酸+盐=另一种盐+另一种酸;4.酸+碱=盐+水;5.酸+碱性氧化物=盐+水(说明:酸性是本节重点,却不是难点,学生之前的学习一直有接触到,所以,设置好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就可以完成酸性知识的学习;通过这一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问题四的解决】乙酸酯化反应的原理是什么?【生活情境导入】陈年老酒更香醇,为什么?【学生讨论】根据预习部分学生会联系到酯【学生活动1】请阅读课本P75实验3-4,完成下面问题?【学生活动2】【分组实验】对比实验探究,加热试管2min.后完成实验记录:试剂中加两滴酚酞,更便于观察分层现象;3.反应试管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问题分解与思考】分别对比实验1、2和2、3可知,实验中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给出资料卡)【学生活动3】讨论总结,得出结论【投影】由实验1、2可知,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由实验2、3可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①中和并除去乙酸;②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③冷凝酯蒸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投影】【问题引导】根据方程式,试猜测酯化反应的断键机理有几种可能?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猜测两种可能的的断键机理【投影】【问题引导】最终是哪一种断键机理呢?研究发现,用示踪原子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投影】【学生讨论】观察并确定断键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说明:学生自己写方程式和退反应机理是有困难的,要多一点明确的引导,甚至给出的方式,来实现由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认识反应的实质)【问题引导】1.观察反应条件,符号和其他有机反应有什么不同?2.结合反应产物,分析浓硫酸还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学生活动4】学生讨论分析,找到两个信息点:1.可逆反应,用可逆符号;2.反应生成水,浓硫酸有吸水性,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物产率。

(说明:通过学生自己讨论,一、可以与化学平衡的知识联系起来,建立更立体的认知;二、强化学生对反应条件和小分子水的认识,这恰恰是书写方程式时的易错点,可以更好的减少书写失误;三、完善了对浓硫酸作用的认识)【课堂练习】1.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种B.2种C.3 种D.4种(说明:通过练习,强化对反应机理的认识,并最终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问题五的解决】乙酸有哪些用途?【生活情境】醋都有哪些妙用呢?【投影】图片。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总结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投影】食醋可以除水垢、食醋可以洗饰品上的铁锈铜锈、擦皮鞋加几滴醋更加光亮、洗毛衣加几滴醋会焕然一新、用醋漱口可防感冒、黄豆泡醋可以降血压、做鱼等可以去腥、乙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说明: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价值、学科与社会的价值)【课堂归纳总结与抽象表征】(说明:在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对问题建构更深入的理解)【课堂练习】2、向酯化反应: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的平衡体系中加入H218O,过一段时间后18O原子存在于( A )A.只存在于乙酸和水的分子中B.只存在于乙醇和水的分子中C.只存在于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子中D.只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分子中【教师点拨】乙酸酯化反应的断键机理3、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D)①石蕊②乙醇③金属铝④氧化镁⑤碳酸钙⑥氢氧化铜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全部【教师点拨】乙酸的酸性4、关于酯化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酯化反应时羧酸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醇去掉羟基B.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使用浓硫酸可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脱水作用D.只有羧酸才能和醇发生酯化反应【教师点拨】酯化反应的机理及实验5、与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反应的是(D )A.CH3CH2OH B.CH3CHO C.CH3OH D.CH3COOH【教师点拨】官能团的考察【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不含双键结构的是()A.乙醇B.二氧化碳C.乙酸D.乙醛【答案】A2、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乙酸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不是一元酸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答案】B3、炒菜时,又加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味可口,原因是()A.有盐类物质生成B.有酸类物质生成C.有醇类物质生成D.有酯类物质生成【答案】D4、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答案】C5、从乙酸乙酯中除去少量乙酸的方法是( )A.加入乙醇使乙酸酯化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之与乙酸反应C.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后用分液漏斗分离D.加热使乙酸蒸发【答案】C6、下列物质不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CH3CH2COOHB.HOOCCOOHC.C17H35COOHD.CH2OHCH2OH【答案】D7、下列物质中,跟水混合后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且处在上层的是()A.乙醇B.四氯化碳C.乙酸乙酯D.醋酸【答案】C8、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乙酸钠溶液,这种试剂是()A.紫色石蕊试液B.浓硫酸C.金属钠D.溴水【答案】A9、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 CH2=CH—CH2OHB. CH3COOHC. CH2=CH—COOC2H5D. CH2=CH—COOH【答案】D10、某种有机物ag跟过量的金属钠发生反应,得到AL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