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整合模型_柴丽俊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整合模型_柴丽俊
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因素是企业基于竞争对手而对 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 * 影响因 素有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 ( 包 括技术创新的物质利益因素和 技术创新的精神利益因素 )* 技 术创新动力的外部环境因素有 技术发展的推动 # 市场竞争的 压力 # 政府的政策激励三个方 面 * 技术创新的资源主要是企 业内部环境 # 技术创新能力 # 外 部资源约束等 !
!"
难以全面地说明企业技术创新 动力机制的运行规律 ! 因此 "只 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 将影响 技术创新行为的主观因素与客 观因素 # 内在条件与外部因素 有机地结合起来 " 从一个系统 的整体上考虑 " 才能圆满地解 释技术创新的动力问题 !
求 " 即企业或者创新机构对经 济利益和精神利益最大化的追 求 * 但有了主观愿望和外部环 境影响 " 也不一定能形成技术 创新动力 " 企业还必须考虑资 源约束和企业内在环境 " 才可 能作出技术创新的最后决策 ! 此外 " 企业的外部环境 # 科 技进步 # 社会需要或市场需求 # 市场竞争和政府政策等因素通 过对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的作 用 " 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产生 影响 ! 同时我们又看到 " 在这个 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 企业是 基于竞争对手实施技术创新战 略的 " 与竞争对手所共同生存 的环境因素又直接对企业对技 术创新的利益预期产生影响! 所以 " 要深入研究企业技术创 新的动力机制问题 " 就必须考 虑到这些因素 " 把技术创新放 到系统和环境的互动角度上 看 " 也就是分别从技术创新主 体的内在需求 # 拥有资源和外 部环境这三个方面出发 " 分析 企业基于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 的收益预期 " 去探索技术创新 动力要素的构成和作用 ! 根据以上分析 " 可以将影 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要素整 合为如图 ! 所示的模型 !
根本问题是技术创新动力不 足 " 这制约着我国的技术进步 $ 国外也有研究表明 " 在许多情 况下 " 企业没有进行技术创新 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 ! 条件或 机会 " 而是与种种原因所造成 的动力不足有关 $
,&-
二 %有关企业技术创新 动力的研究
技术创新活动决不是一个 单个因素决定的偶然的过程" 而是涉及由科学技术 ! 经济 ! 法 律 ! 政策以及人作为创新主体
三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要素整合模型的提出
!"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 整合模型。 从企业层面研究技
术创新的收益是一个典型的微 观经济学问题 " 而且企业技术 创新的收益只能在市场竞争中 实现 "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 不外 乎是为了追求新的产品和新的 生产过程 " 也是为了发展和保 持其吸收和利用外部信息的能 力 " 从而保证其在市场上的强 者地位 " 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正如迈 克 尔$波 特 所 言 %& 技 术 创 新 的 根本动力是获得竞争优势 ’!#!!$ 首先 " 企业作为经济实体 " 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因素 在于技术创新经济上的获利性 (在 正 常 的 理 性 的 经 济 系 统 环 境 中 )! 企 业 是 否 进 行 技 术 创 新 " 取决于对技术创新的收益 预期 " 而企业技术创新的收益 只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 ! 因此 " 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问题 也就与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收 益分不开 ! 其次 " 企业有了技术创新 的内在需求 " 才会产生技术创 新的动力 ! 技术创新的内在需 求包括技术创新的物质利益需 求和技术创新的精神利益需
中国流通经济 !""! 年第 " 期
!企业管理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整合模型
柴 丽 俊! 张 璞
!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内蒙古 包头 #"$#"# #
摘 要:本文认为 " 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基于竞争对手而对技术创新的收益预期 $ 基本动力来
源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 $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有企业内部环境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外部资源约 束及外部环境等 $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技术发展的推动 % 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政府的政策激励等 & 文章提出了企 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整合模型 &
关键词:技术创新 $ 创新动力 $ 创新环境 $ 资源约束 $ 要素整合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一 %引言
技术创新是技术系统与社 会 ! 经济系统之间的一种沟通 方式 " 是一个通过投入各类技 术资源使之转化为经济增长和 社会进步的系统过程 # 因而技 术 创 新 是 一 个 综 合 了 技 术 !经 济 !社会三层含义的术语 $ 通过 技术创新 " 社会 % 经济系统把对 技术需求的变化传递给技术系 统 " 同时又将技术系统的增量 反作用于社会 ! 经济系统 $ 尽管到目前为止 " 对技术 创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是发达国家都早已认识到技 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 特别是随 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 竞争的加剧 " 各国政府纷纷通 过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和制定创 新政策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 动的开展 " 企业则将技术创新 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
措施 $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 心 " 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 产力的重要途径 " 是影响经济 增长的重要因素 $ 近年来 " 我国 总体上技术创新活动有所加 强 " 但是 " 我国技术创新的动力 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与 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 技术 创新仍然是我国技术进步实践 中最薄弱的环节 $ 大量资料表 明 " 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
%"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 整合模型的特点 ! 从技术创新
的最根本动力是对期望利润的 追求出发 " 企业基于竞争对手 的战略影响对技术创新进行利 益预期 " 进而形成技术创新决 策 "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 该模型有以下几个特点% (! ) 模型是把技术创新决策放 在企业 # 社会和市场这个大系 统中考察的 ! (%) 模型既考虑了 技术创新的外部影响因素 "也 考虑了技术创新的约束条件" 还考虑了企业在对技术创新进 行利益预期时与竞争对手的战 略互动影响 ! (&) 技术创新最根 本的动力要素是企业对技术创 新的利益预期 " 它是通过技术 创新的物质利益和技术创新的 精神利益来体现的 ! (’ )技术创 新动力的外部影响因素有技术 自身的推动 " 市场竞争程度和 政府的政策等 ! (() 技术创新动 力的资源因素有企业内部环 境 # 技术创新能力和外部资源 约束 !
!"#
的人格特质 " 对创新启动都有 重要意义 ! 五元论认为是技术 推 动 #需 求 拉 动 #政 府 行 为 #企 业家偏好和社会 # 技术 # 经济系 统的自组织作用 五种因素在
!@#
的动因 " 把技术创新看作一个 纯粹的工程问题 " 而忽视了市 场需求 " 忽视了社会经济环境 " 因而是片面的 ’ 纯粹的需求拉 动模式把科学技术看作一种对 市场的消极反应 " 因而也是片 面的 " 它无法解释某些产品创 新 I 如计算机 J " 也无法解释有些 市场需求并未引起技术创新’ 二元论也忽视了技术创新主体 自身的内在因素 " 仅仅注意到 了一些外部因素 " 也是不完全 的’技术推 力 #需 求 拉 力 #行 政 推力等都是来自于创新主体之 外的外部环境因素 " 但这些外 部因素只有在作用于创新主体 并与其内在创新需求结合时才 能成为影响创新行为产生的现 实力量 " 否则就无法圆满地解 释为什么处在同一环境中的不 同企业会对相同的外部信号产 生不同的反应 ’ 同时 " 肯定企业 家的创新偏好和企业家精神在 创新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 也无 法完满地解释为什么具有同样 价值取向和个人素质的企业家 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环境条 件下其作为却大不相同 ’ 技术 创新首先是一定的客观技术经 济环境之中的行为 " 然后才是 个人的能动过程 "<( = 关系作 用模式与市场拉引模式类似" 都是从社会需求入手 " 认为技 术创新是对社会需求的一种适 应 " 显然也不能对企业持续的 技术创新要求作出解释 !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有其特 殊的局限性 ! 以上模式只是从 技术创新源的角度简单提出了 诱导企业产生技术创新行为的 外在因素 " 而没有揭示企业产 生创新行为的内在动力 " 也就
3+;’5."<% =+2’*>’5- & 等 学 者
提出了技术创新综合作用模式 % 或称混合模式的二元论 & " 认
!?#
为技术创新是在科学技术研究 可能得到的成果和市场对其需 求的平衡基础上产生的 ! 三元 论在二元论的基础上加上了政 府行为 " 认为最为成功的技术 创新 " 往往是三者共同作用的 结果 ! 四元论加入了企业家的 创新偏好 " 如企业家所具有的 远见卓识 # 敢冒风险 # 积极进取
行作用论认为在同一时点上" 各种创新动力往往是平行作用 于同一创新过程的 !
H% 尚待研究的问题 ! 从 理
论研究角度来看 " 国内外学者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问题研 究的主要观点和模式 " 都从不 同角度反映了一定的科学技术 和经济状况 # 历史背景之下研 究者对技术创新动力问题的见 解 " 是很有益的 ! 然而 " 对于完 整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来说" 这些学说过多地强调引起创新 的外部因素 % 企业家创新偏好 论 例 外 &" 都 有 不 能 说 明 的 问 题 " 都不够完备 " 未能很好地解 释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主观因 素和客观因素 ! 纯粹的技术推进模式仅从 科学技术本身去寻找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