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尽管在技术、管理上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很多方面,我们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优势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我国企业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我国企业的成本有较强的优势,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这种趋势将使我国在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更大的国际比较优势。
2、市场优势
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中国企业具有熟悉中国国情,了解国内市场的消费心理,加上中国产品在自己本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使中国企业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
在国外市场中国产品同样有相当的优势。
从国外市场的需求档次来看,高档次商品有市场,而中低档商品的市场更广。
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高档电视、高级音响、数码相机等高档商品的需求市场很小,中低档商品比较受欢迎。
即使最发达的美国,大量财富也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普通人的产品也以物美价廉为主,从清晨的闹钟、磅秤、吹风器,到夜晚的桌灯、睡衣、拖鞋,几乎离不开中国货。
即使像家电这样的产品,美国人也并不都要价格昂贵的高档货。
中国家电协会组团对美国家电市场进行调研,普遍感觉家电产品在美国家庭中不是消费的热点和重点,也不是显示家庭富有的标志。
普通美国人对白色家电的消费观是实用、方便、便宜,而这恰恰是中国产品的特点。
另外,在中亚、南亚和非洲等国家,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运输的货物分散,运输量小,运距短,并且通路状况很差,非常欢迎中国的价格低廉、经济实用的产品。
因此,中国产品在国外的市场中也有很大的优势。
3、国际竞争力优势
一些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特别是在我国开放较早的一些竞争性行业及企
业,他们在长期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人才和资本优
势,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掌握相关产品的关键
制造技术,品牌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个别企业如海尔等企业,通过坚持走国际
化经营的思路,使企业发展成为世界级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凭其实力与魄
力,选准美国、德国等高度发达国家作为主攻目标,并在美国安营扎寨,建立
生产制造基地,打开美国、德国市场,随即趁势开拓一般国家的市场。
在福布
斯杂志的最新统计中,全球白色家电海尔集团综合实力排到了第6位。
目前,海尔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起12家海外工厂,56个贸易中心,15个设计中心,营销网点53000个,产品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0年,海尔的总销售额为406亿元,而出口创汇
2."8亿美元,按照目前的速度,海尔集团在2003年就能列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中兴通讯集团最近向南斯拉夫提供价值总额达
2."25亿美元的GSM移动通讯设备,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成套设备出口零
的突破。
天津药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在原料药地塞米松
市场上取得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90年代初,法国罗素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凭
借其强大实力,采用低价战略抢占中国市场,天津药业公司被迫停产。
但他们
没有泄气,而是总结经验、卧薪尝胆,经过几年奋斗,有计划地实施“高科技加规模经济”的发展战略,采用了120多项新工艺,取得了自己的技术专利,很多
项目得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重新夺回了质量和价格优势,不仅使罗素公司及
美国、意大利等国公司产品退出了中国市场,还占领了亚洲60%及全球40%的市场。
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产品已被
国际市场认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即使我们有些行业总体水平目前不如发达国家,但是国际市场的需求是有
档次差别的,任何国家在相关的产品上都有强有弱,有所为有所不为。
国际间
的产业结构是有分工的,分工的基础就是比较优势,即使经济最发达国家也不
能什么行业都先进,什么产品都有绝对的优势和竞争力,在某些领域内我们的
企业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只要我们选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就会有自己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