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考核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考核

1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考核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 (每题2分,共50分)
1、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2、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 )类抗
生素。
A 碳青霉烯类 B 氯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 D 氨基糖苷类
3、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
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 )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4、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A 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
折清创内固定术
5、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
A 青霉素 B 头孢拉啶 C 头孢哌酮 D 万古霉素
6、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 )
A 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 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C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D 以上都是
7、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
管理中属于( )
A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B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C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D以上都不是
8、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
A肝肾损害 B耳毒性 C二重感染 D过敏反应
2

9、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效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以上都是
10、抗菌药物疗程,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
A 24-48小时 B 48-72小时 C 72-96小时 D 5-7天
11、对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B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用于个别情况
C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D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可先经验用药,但不宜联合用药
12、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A普通感冒 B水痘 C休克 D昏迷 E以上都是
13、患者服用( )药期间大、小便、唾液、痰及泪液等可呈红色
A去甲万古霉素 B吡嗪酰胺 C利福平 D伊曲康唑
14、小儿应用抗菌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氨基甙类抗生素小儿患者尽量避免使用
B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使用
C 四环素类抗生素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D 喹诺酮类抗菌药避免应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15、妊娠期感染,避免使用的药物是( )
A 青霉素 B 头孢菌素 C万古霉素 D 磷霉素
16、下列关于青霉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全身大剂量使用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B 青霉素禁用于鞘内注射
C 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注
D 青霉素在酸性溶液中易失活
3

17、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抗生素,可用于下列哪种感染( )
A肺炎链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
D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18、肠球菌感染首选用药( )
A 氨苄西林 B 环丙沙星 C 庆大霉素 D 呋喃唑酮
19、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类药物适用于轻至重度感染,但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B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抗菌作用差
C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适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D肾功能不全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
20、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可以选用本类药物治疗
B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避免使用
C新生儿、婴幼儿、老年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明确指征时应根据血液浓度监测调
整给药方案
D本类药物不宜与强利尿剂合用
21、成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治疗,首选药物( )
A 氯霉素 B 喹诺酮 C 氨苄西林 D 万古霉素
22、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在术前( )小时给药
A 1-2 B 0.5-2 C 2-3h D 3-4
23、可引起脑性核黄疸的药物是( )
A四环素类 B氟喹诺酮类 C磺胺类 D氨基糖苷类
24、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
A青霉素 B多西环素 C红霉素 D氯霉素
25. 根据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8号文,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 )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A. 30% B. 40% C. 50% D. 75%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8号文主要内容有哪些?( )
4

A 控制Ⅰ类切口预防用药,加强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B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C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D 加强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建立预警机制
2.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抗
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医生开具“限制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时,应具有(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开具“特
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时,应具有(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A. 住院医师 B. 主治医师 C. 副主任医师 D. 主任医师
3. 根据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8号文,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
用于( ),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
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A. 肠道感染 B.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C. 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D. 以上都不对
4. 下列药物中,属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的是( )
A. 头孢菌素 B. 喹诺酮类 C. 克林霉素 D. 氨基糖苷类
5、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下列哪几个方面: ( )
A 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
误 D 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 疗程不合理
6、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 非细菌感染也可以选择抗菌药物
7、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
A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B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C 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
5

及方法。
D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E以上都不是
8、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根据
什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
A 病原菌 B 感染部位 C 感染严重程度 D 患者的体温 E患者的生理、病
理情况
9、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包括
( )
A 选用品种 B 剂量 C 给药次数 D 给药途径、疗程 E 联合用药
10、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
A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
深部真菌病。
E 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三、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是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
防用抗菌药物。( )
2、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有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物的指征。( )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 )
4、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
5、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用量不能超过3
天。( )
6、甲硝唑和替硝唑,妊娠早期患者应避免使用。( )
7、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红霉素( )
8、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在肝病患者中可正常应用。( )
6

9、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期间应禁止饮酒。( )
10、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出血,维生素K可以预防。(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