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有限公司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60万吨/年甲醇深加工装置DMTO单元开工加热炉衬里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甲醇装置DMTO工程项目部二零一六年十月二十二日目次1 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2)3 施工具备的条件、施工方法及总体施工程序 (3)4 主要施工工序 (3)5 施工质量控制点 (4)6 衬里施工工艺 (5)7 质量标准和保证措施 (8)8 主要资源需求计划 (11)9 安全、健康与环境防护措施 (13)10 质量记录 (17)11 工期 (17)1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本工程为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60万吨/年甲醇深加工装置DMTO单元开工加热炉衬里施工工程,施工主要内容为:架设搭建、金属表面除锈、锚固钉焊接、衬里施工、养护。
1.2工程量1.3衬里结构加热炉炉衬结构虽然不太复杂,但施工难度较大、要求高。
加热炉各部位采用不同的炉衬结构浇注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方法为手工涂抹施工。
开工加热炉炉墙使用双层衬里,隔热层为厚度180mm的0.6轻质料,耐火层为厚度100mm的0.9轻质料;炉顶使用双层衬里,隔热层为厚度180mm的0.6轻质料,耐火层为厚度100mm的0.9轻质料;炉底使用双层衬里结构,隔热层使用0.6轻质料,衬里厚度235mm,耐火层为65mm厚的1.0耐火砖一层。
2编制依据2.1《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1-2004 2.2《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9-2007 2.3《隔热耐磨混凝土衬里技术规范》 GB50474-2008 2.4《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SH/T3503-2007 2.5《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50484-2008 2.6开工加热炉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2.7衬里材料施工使用说明书3施工具备的条件、施工方法及总体施工程序3.1衬里施工需要具备的条件:3.1.1炉体钢结构的长、宽、高度及水平尺寸,各炉门及开孔位置及尺寸,炉内对角线尺寸,炉体钢板平整度等经双方检查合格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
3.1.2所有现场使用的施工机具以经过保养和维护,确保性能良好并能满足施工的需要。
3.1.3所有现场使用的耐火材料应有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同时经现场对其理化性能和外观尺寸检验合格。
3.2施工方法:3.2.1除锈:炉体金属表面处理采用机械结合手工除锈的施工方法。
3.2.2锚固钉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的施工方法。
3.2.3衬里施工:手工涂抹施工。
开工加热炉炉墙使用双层衬里,隔热层为厚度180mm的0.6轻质料,耐火层为厚度100mm的0.9轻质料;炉顶使用双层衬里,隔热层为厚度180mm的0.6轻质料,耐火层为厚度100mm的0.9轻质料;炉底使用双层衬里结构,隔热层使用0.6轻质料,衬里厚度235mm,耐火层为65mm厚的1.0耐火砖一层。
部分地方手工涂抹施工效率低,无法达到质量要求时采用支模分层浇注。
3.3总体施工程序:钢结构检查验收→测量定位放线→锚固件焊接→炉墙衬里分层施工→炉顶衬里分层施工→烟囱内衬施工→脚手架拆除→炉底耐热衬里和耐火砖干砌→封孔(脚手架应根据现场条件及施工情况提前搭设)4主要施工工序5施工质量控制点注: C类控制点为一般工序,由班组自检,施工员确认。
B类控制点为重要工序,施工员向质检员报检,监理、业主抽查。
A类控制点为关键工序,施工员报检,质检员检查确认后报业主/监理,由业主/监理组织共检确认。
6衬里施工工艺6.1施工前准备:6.1.1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操作人员应经培训上岗。
6.1.2施工前必须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关键工序及部位现场进行二次交底。
6.1.3所有的机械设备按指定位置摆放,施工前进行维修、保养、试运转合格并且经过机具报验,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搅拌机、卷扬机应搭设好防雨棚,用电设备接地、接零良好。
6.1.4锚固钉、电焊条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并按使用要求对其型号、尺寸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必要时进行光谱检验。
6.1.5按材料计划备好各种衬里材料,衬里材料皆需有材质合格证,并经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6.1.6材料的堆放、保管必须保证干燥清洁,要上盖下垫,防止淋雨受潮,并应分类分型号堆放整齐。
6.1.7劳动保护用品准备齐全。
6.1.8施工前施工用水、电必须接入现场,施工用水使用前进行水质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1.9衬里施工前必须对反应器进行检查验收。
经有关人员确认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
6.2架设:设备内部架设均采用钢管和钢跳板搭设脚手架,层高要求1.5m左右,离衬里表面宜为500mm;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3垂直运输:设备外部衬里材料采用卷扬机垂直提升,设备内部材料采用人工传递或者下料管下料。
6.4除锈:炉体内壁、烟囱内壁采用动力工具除锈,除锈后设备应尽快施工。
动力工具除锈等级应达《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相等级》GB/T8923中的St2级。
6.5锚固钉焊接:加热炉内侧面和端面部位,用件号4,Y型锚固钉,间距为250mm*250mm;加热炉顶及斜面部位,用件号4 Y型锚固钉和件号12 V型锚固钉交替排列,间距为200mm*200mm;加热炉烟囱、立柱等部位锚固钉垂直间距为200mm。
6.6衬里材料的搅拌:6.6.1衬里材料的搅拌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根据材料的容重和搅拌量选择适宜的型号;按配合比计量配料,按材料的特性控制搅拌时间。
6.6.2干料经充分拌合均匀后,再加入规定用水量的80-90%,剩余的水量视浇注料的稠度逐渐加入,搅拌好的浇注料必须颜色一致,稠度适中。
6.6.3浇注料要少搅勤搅,拌合好的料要及时运到施工现场使用,停留时间不应超过30min。
已硬化的衬料严禁二次加水使用。
6.7衬里材料的施工:6.7.1轻质隔热衬里采用用工涂抹的方法施工。
6.7.2衬里材料施工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其中PH值应在6.5-7.5范围内。
6.7.3衬里材料应严格按照材料生产厂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
材料的搅拌应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拌合应均匀,严禁混入杂物。
6.7.4每次搅拌量不宜过多,搅拌好的湿料应在30min内用完且禁止二次加水,被污染或超过凝结时间的湿料不得使用。
6.7.5须用模板时,模板应用木工板制造,必须接缝严密不漏浆,支设牢固,表面涂刷机油或者黄油。
6.7.6轻质耐热衬里施工用木锤或橡皮锤将衬料捣实,使之密实均匀,厚薄一致,按厚度要求压实找平,严禁表面刷水和撒干粉。
6.7.7衬里施工宜连续作业,间隔超过初凝时间的应按施工缝要求进行处理,施工缝膨胀缝留置位置以在两个锚固钉之间为宜。
衬里厚度不大于75mm施工缝接头可以设置成直缝,其余的接缝均应设置成台阶型,下次施工前将接缝凿毛,清除浮粒并淋水湿润。
6.7.8膨胀缝应按照设计图纸预留,设计图纸无要求时按照规范《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条件》SHT3115-2000执行。
6.7.9衬里初凝后,即可进行潮湿养护,潮湿养护24小时后再自然养护48小时。
6.8炉底耐火砖砌筑施工:6.8.1炉底应在炉墙和炉顶筑炉完毕、炉管安装和调整完成、炉内脚手架拆除后进行,先施工底部的轻质耐热衬里,待轻质耐热衬里表面干燥后再干铺耐火砖。
6.8.2砌筑炉底前,应进行预砌,确定加工位置和尺寸后再砌筑耐火层。
6.8.3每隔2米留10mm的膨胀缝间隙,膨胀缝内填塞满高铝纤维。
6.9膨胀缝的施工:6.9.1膨胀缝的留设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位置和结构进行。
6.9.2内外层的膨胀缝应错缝布置,不应有通缝,上下层宜互相错开。
6.9.3留设膨胀缝的位置除按设计规定外还应避开受力部位、炉体骨架和各种孔洞。
6.9.4留设的膨胀缝应均匀平直,膨胀缝内不得夹有碎砖及其它杂物,缝内保持清洁并按规定填充材料,材料应密实且有弹性。
6.10衬里施工缝留设方式:6.10.1当衬里施工不能连续进行时,需要留设施工缝;6.10.2施工缝应留设在两排锚固钉中间,接口形式如下图:6.10.3施工缝恢复施工时应将接合面处松动或残余的衬里清除,水硬性结合的衬里接合面应充分湿润,化学结合衬里接合面应均匀涂刷一层结合剂溶液。
7质量标准和保证措施7.1质量标准:7.1.1隔热衬里a)衬里养护到期后表面用手锤轻轻敲击检查,其声音应坚实,不允许有空鼓声。
b)烘炉后衬里表面裂缝宽度不应大于5mm,深度不大于衬里厚度的1/2,且不应有贯穿性网状裂纹。
c)衬里表面应平整密实,厚度均匀,不允许有麻面、扒缝和裂纹等缺陷。
7.1.2锚固钉焊接安装a)锚固钉应按设计图纸布置,焊缝应饱满,无咬肉现象。
b)焊接后,要及时对构件的位置和安装质量进行检查。
用0.5kg平锤对锚固件逐个敲击,应发出铿锵的金属声。
锚固钉每4m2抽检一个,锤击焊好的锚固钉顶部,打弯成90°应不断裂,并在旁边补焊一个,不合格立即返工c) 锚固钉允许偏差7.2质量保证措施:7.2.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考核奖罚办法,并使之有效运行。
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员,做到质量与收入相挂钩。
质保体系如下:7.2.2作好施工前综合性技术交底和工序交底,做到各施工部位、各种施工结构、各道工序、各种施工方法、各种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交底清。
关键工序、关键部位作现场二次交底,并作好记录。
7.2.3认真组织好工序交接,严格工序控制、交接制度,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不合格工序不交下道工序,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
7.2.4严格报检制度,详细划分质量控制点并明确性质和控制内容及负责人,严把质量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实行三检与专职检相结合。
班组和作业人员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报检。
7.2.5质检员、施工员加强现场巡回检查,及时指导施工人员施工,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格工艺纪律,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旁站”监督。
7.2.6每个施工岗点应设置负责人,并实行高级工负责制,做到各工序、各岗点分工明确,责任明确。
7.2.7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所从事的作业进行资格确认,作业人员不得从事资格范围以外的主要作业。
7.2.8计量器具必须经法定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计量器具精度应满足施工要求,配备齐全。
7.2.9严格材料发放制度,不合格品及过期未经复验合格的材料严禁发放使用。
7.2.10建立质量档案跟踪检查制度,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
7.2.11及时与甲方办理各种隐蔽记录。
7.2.12认真作好隔热耐磨、焊接、搅拌、养护的自检记录和有关施工记录。
7.2.13现场做好文明施工,衬里施工过程中做好防雨雪和成品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