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语文课件
最新人教版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语文课件
•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乡土情结”。从全文看,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乡土情结”,并说明“辽阔的 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会不会使之褪色,但并没有揭示 “乡土情结”的内涵。第二段主要写“童年的烙印”, 这是写“乡土情结”形成,已经触及其内涵;第三段写 少年离别家乡的情景,这是写“乡土情结”的发展。而 第四段写出前文所没有的崭新内容,这就是“民族向心 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这句话中,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大大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 的内涵;“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与首段“辽阔的 空间……”相照应,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永不褪色。 有了这两点,本文的主题便得到了深化。再联系最后一 段,这种“深化”会看得更清晰。
• 1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 经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超过10个 字)
• 答: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 答题分析: • 第二段极力赞扬玉簪花“生命力极强”,
第三段插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第四段 开头用“玉簪花却不同”一转,很明显, 第三段的作用是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 附:以“物”为线索,须答此“物”对情节发展 和思想感情发展的作用及物与人的关系。此“物”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 连接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环环 相扣,严密紧凑。
• 三、鉴赏表达技巧应坚持的原则
• 1.要结合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鉴赏
• 表达技巧属作品形式的范畴,总是为表达一定的 思想内容服务的。“作用”也好,“好处”也罢, 首先是指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和好处。如我 们在平常会听到有的高三同学这样说:“考试考 试,一天到晚考试。”问:这位同学连用三个 “考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 对这样的问题,应当结合当时说话的具体语境作 这样的回答:一句话中连用三个“考试”,强烈 地表达了部分高三学生对频繁的考试的一种厌烦 情绪。反复的手法,强调对考试的反感。
• 2.要结合对语言的揣摩鉴赏
• 在文学作品中,任何表达技巧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因此鉴赏表达技巧要同揣摩语言相结合。2004年全国卷 二选用孙犁的《老家》,其中第2题是这样的,“第九 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 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 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这里不妨把相关文字引出来:那 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 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巳不在。屋顶上长着 很高的草,破陋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 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 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 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 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五、课堂练习
•完成核按钮233页试题 精选例1例2.
•完成核按钮240页试题 精选《一片树叶》。
第29-31单元《报秋》
人教版现代文阅读鉴赏表 达技巧语文课件
•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
•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 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 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 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法。高考现 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有下列 三方面:
• 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 如顺叙、倒叙、插叙、平叙;②描写的技巧,如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工笔、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景物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 第一问是识别题,答案是“白描手法”。
• 第二问怎样回答?透过河流“已经干了”、炊烟“不见 了”、做饭的人“早已不在”、“破陋不堪”这些朴素 的词语,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萧条破败的情景,感受 到一种伤感的气氛,感受到作者抚今追昔的深沉悲凉。 如果不抓住这些词语,体味这些词语所透露出来的老屋 的作者的心境,怎么作答呢?
• 再如2004年湖北卷《怀表,很老很老了》第3题, “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三个层次,请分析 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
• 可以这样答:①作用:第一层写修表的经过,为 下文介绍表的来历作铺垫;第二层写表的来历, 凸现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传承,突出作者 对父亲精神的感悟。②好处:由表及人,层次分 明,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 揣摩语言,从操作方面来说,更多的应该从分析 语言的组合关系人手,深人体会。譬如1998年所 选的《报秋》第3题,“作者在第一段和最后一 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核按钮219、 233页)
• 像这样一道题就应该这样分析:“便”在句中是 副词,修饰限制动词“是”,而“是”后面带着 的是一个个节气,于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将 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领取”是动词,分析它的作用还要看宾语,其 宾语从具体的“春”、“秋”到“四季”到“生 活”,这就可以看出“层层铺开,逐步扩大”的 表达特点,而本文的主旨是“领取生活”,于是 可以看出“对点明本文的主旨起到强化的作用”。
3.要会简要阐释
• 鉴赏表达技巧,只说出结论或只举出例子, 都是不行的,需要的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作 阐释。如2004年辽宁卷所选小说《认识自 我》第3题是这样的:“文中成功地运用了 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 对这道题的评分,评分标准有这样的规定: “只答出寓庄于谐的基本内涵或只举出实 例却没有对寓庄于谐进行阐释的给2分,能 够联系文中实例对寓庄于谐作具体赏析的 给4分。”这样的评分规定对大家应该有所 启示。
• 四、典型试题分析
• 如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3题:本文 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 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 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 结,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核按钮 213页)
• 题干共有两句话。第1句话概括说明文章第 四段的内容;第2句话中,“请你结合乡土 情结”是答题方法的提示,“分析这样写 的作用和好处”是答案内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