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课堂观察报告

物理课堂观察报告

课堂观察报告
一、【背景】
(一)任课教师:严老师
(二)教学内容:物质的比热容
(三)观察维度:教师提问引导有效性、课堂学生实验、教学行为时间分配。

二、【前期准备】
(一)理论知识的学习
正式课堂观察之前,我对课堂观察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对究竟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意义是什么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日常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一教学现象,如: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努力追求其合理性,并实施在自己教学活动中,得以验证,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间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课时、课型的选择
按照正常的课程进度,我选择了物质的比热容这节课,1课时,标准课。

(三)研讨教材
本课时是第十三章热和能的第三节比热容,该课程是本章的核心课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必须予以重视。

(四)分析学情
本章内容趣味性比较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微观又抽象,这些因素对于中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应通过多媒体课件,建立具体的模型,对局部放大,变微观为直观等等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课上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思考、分析以及推理。

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三、【课中观察】
(一)观察工具
观察实验表格及课后实验分析报告
(二)观察目标
1、观察“教师提问引导有效性”
2、观察“课堂课堂学生实验”
3、观察“教学行为时间分配”
(三)观察过程
课前,我于上课前5分钟进入教室,未与学生做交流。

课中,根据观察目标仔细听课观察记录,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

三、【课后会议】
(一)关于提问有效性的观察分析和建议:
有待提高的地方:
1.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2.教师所提个别问题不到位,造成学生想回答但找不到思维的入口。

3.无法控制生成,教师点拨功力欠火候。

建议:
1.对于年轻教师,教师在备课时更要充分考虑学生,做到有备无患。

2.教师应融入学生,成为课堂一份子,提问语言应准确、明晰,指向性强。

(二)关于课堂文化的观察分析和建议:
优点:
1.课堂情景设置了两个,情景设置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的语言亲切、表情和蔼,师生互动较为和谐。

评价有针对性。

3.小组合作有分工、有目标,组织有效,课堂生成真实有效。

建议:
1.语速适中,但应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

2.教师的活动范围要不局限于讲台,关注每一个学生。

(三)关于教学行为时间分配的观察分析和建议:
教学行为时间分配非常合理,其中教师讲解占整节课的20%,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占整节课的72.5%,非教学时间只占7.5%。

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后续观察学习计划】
(一)跟进式调查
通过本次的课堂观察活动,我们诊断出严老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进一步的对严老师进行跟进式调查,看他的这些问题是否有所改善。

(二)发展式调查
基于此,我认为自己在教学方面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希望也能够通过课堂观察这种形式查找并解决各种问题。

可以说,课堂观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活动,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教学方面每个教师争取做到:
1.通读各个版本教材,了解每个知识点在不同教材中的位置和教材提供的学习
载体。

2.把教材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每位老师心中都有一棵知识树(或知识
链),以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做到既关注学生知识的起点,又关注知识的延伸,准确的把握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