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作状语ppt课件
名词作状语的几种常见类型
1. 表比喻; 2.表动作行为的处所; 3.表动作行为的趋向; 4.表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6.表对人的礼节或态度; 7.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自主学习 名词作状语的常见类型
1. 表比喻
它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 “像……一样”。一般由具有具体形态、形状的名 词充当。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名词一般由不确指的时间名词如日、月、年、岁 等充当,翻译时可在时间名词前加上“每一……, 每……”,或者时间名词本身的重叠即可。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③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9、予分当引决 分,按道理
10、道芷阳间行 间,抄小路,从小道
11、秋水时至
时,按时
12、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内,外:对内,对外
13、时矫首而遐观
遐,向远处
1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目,耳:亲眼,亲耳
臆:凭主观
15、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权,用权势,虏,把……作为奴
16、夜篝火,狐鸣呼曰 狐,像狐狸
二、翻译下列语句,并注意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入嵩山,复遇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2010山东卷《申甫传》)
(申甫)进入嵩山,又遇到了童年时见过的道人, (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 侍奉他。
2、翻译下文划线句,并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虚词。
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
6.表对人的礼节或态度。
这类作状语的名词一般是表示人物身份、称谓、礼 仪等方面的名词,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译 为“像对待……一样”或“当作……一样”。
①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②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③倡优蓄之,流俗之所轻也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4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嫂蛇行匍伏。 (3)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2.表动作行为的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或表示具体地点、场所的 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 (从)……”。
(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3)赵襄王郊迎甘罗。
荒草间,在露天下
7、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名作动,向东行进
8、直夜溃围南出
南,名作状,向南
应用学习
一、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风餐露宿 草行露宿 抱头鼠窜 斗折蛇行 风起云涌 狼吞虎咽 耳闻目睹 土崩瓦解 星罗棋布 颐指气使 日积月累 犬牙交错 龙腾虎跃 狼奔豕突
风流云散 南征北战 东奔西走 日理万机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 (cī)互,不可知其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 任何依靠。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的样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 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高三二轮复习学案
名词作状语
复习目标:
能准确判断文言语句中的名词作状语现象,并 作出准确翻译。
导入学习
概念解说:
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中最常 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语法现象。指的是 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 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 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 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 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
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
)居,冀乎免(
)
二者之(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Biblioteka (2014湖南卷《雪屋记》)
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三、指出下面语段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翻译。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 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 似与游者相乐。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 父,名作状,像对待
父亲一样
2、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
3、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作动,修墓
4、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意动,以宾客之礼相待
5、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 次:按次序
6、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草,露:名作状,在
3.表动作行为的趋向
由方位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左、 右、前、后等充当,译为“向(朝、往)……”。
①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项脊轩志》)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一般由具有某种功用的事物名称或材料名称的名词 充当;译为“用(按)……”、“乘坐……”。例如:
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这类名词一般是指一年中某个具体的季节、月份 或一天中某个具体的时段,如春、夏、秋、冬、旦、 夕、朝、暮等时间名词,可译为在“在……”。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③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合作学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翻译。
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亲手
2、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乘船
4、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向东;北,向北
5、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上
6、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里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8、雄州雾列,俊采星弛 雾,像云雾;星,像星星
17、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18、失期,法当斩。 法,按照法令
19、有狼当道,人立而泣。 人,像人一样
20、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岁,每年
二、辨析名词作状语与名词作动词的区别
符合“名+动”格式的为名词作状语, 反之,则为名词作动词;换言之:看一个名 词在句中是作状语还是作动词,只需看其后 面有无动词,有动词,则为名词作状语,无 动词则为名词作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