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类活用ppt

词类活用ppt


活用为意动词; 天下苦秦久矣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苦,对……感到 痛苦。) (奇,认为奇特。)
数词活用
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用作形容词 数词用作副词
1、数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 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 物。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数词用作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又郊败之。
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
①合流屈曲而南。
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 名词活用 用法。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 ˙ ⑷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 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
《吕氏春秋· 去宥》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 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 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 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 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 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 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 闻以妾与马。” ——节选自《国语· 鲁语上》
四、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 的人或物而怎么样。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 国可乎?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用作名词
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 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 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使动用法; 例: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争斗。)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屈 (负,使 承担)
三、动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意动用法,动词对它的 宾语含有“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 “以……为……”“把…… 作……”“对……感到……”。动词 的意动用法中的动词多数是表示心理 活动的动词。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 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 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 用法。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活用为使动词; 足以荣汝身
(荣,使荣耀。) (弱,使削弱。)
会盟而谋弱秦
四、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 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 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如:登泰山而小天下



⑴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翻 译:季文子在宣公、成公时期做国相,家中没有穿 丝绸的妾妇,马也不喂粮食。相:名词活用为动词, 做国相;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⑵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人们大概会认为您 是吝啬,而且使国家也显得不光彩。华:名次活用 使动词,使……光彩) ⑶无乃非相人者乎(这恐怕不是做国相的人应该做 的吧!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襟三江而带五湖
四、名词用作状语
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经常用做状语, 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如:将军身披坚执锐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直接带宾语 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 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活用为一般动词; (严,尊重。) 例: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明,表明。) 亦以明死生之大 (远,远离。)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骄,傲慢对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待。)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 其用法。 ⑹左右欲刃相如。 ˙ ⑺人皆得以隶使之。 ˙ 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⑼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⑽范增数目项王。 ˙
˙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 其用法。 ⑾吾师道也…… ˙ 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 ⒀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⒁吾从而师之。
˙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 ˙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 其用法。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⒄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 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⒆无乃尔是过与?
˙
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⑷ 、⑹、⑻ ⑽、⑾、⒅、⒆ 活用为状语:
⑵、⑶、 ⑺、⑼
⑿、⒀、⒂、 ⒃、 ⒄
活用为使动词: ⑸
活用为意动词: ⒁、
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意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
一、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 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 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二、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 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 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 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 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 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
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魏置相,相田文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具有
“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是 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带宾语具有“觉得宾语 怎么样”,在主观上认为宾语 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意动的名 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一般译 为“以……为”、“认为…… 是”、“把……当作”、 “对……感到……”。
一、指出下面语段中名词活用的现象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 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吕氏春秋· 察今》
二、翻译画线的句子,并找出名词活用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 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 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 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3、数词用作副词
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方法归纳
首先,辨析词类的活用,必须要 弄清该词原来的词性和基本义。如 “明”应为形容词,明白清楚的意 思。
其次,弄清该词在文句中位置、成 分和作用。如:“亦以明死生之大”中 的“明”应作谓语动词,为“表明,阐 明”之意。
迁移训练
3、副词+名词 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 词活用为动词。
如:范增数目项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沛公欲王关中。
5、名词+补语(介宾结构中的介词有时省略) 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6、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
例如:是以,令吏人完(修缮)客所馆。
• 7、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
(1)普通名词作状语 ①表状态。“象… 一样”
例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表态度。 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例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时间名词作状语。 例如: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 之下。 (3)方位名词作状语。 例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文言实词复习 之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状语
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用匣子装 ③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④范增数目项王。 名:命名 目:使眼色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名词,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 系。 例如: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2、名词+代词。 例如: 驴不胜怒,蹄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