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了解天火之谜的谜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4、通过学校网络,来了解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其奇妙。 教学重难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法学法:
1、运用多媒体PPT课件与音乐、自读与品读等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运用并掌握“读一读、划一划、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 3、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文本并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4、为学生创设情景,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网没有? 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网? 2
引导学生说出所见过的网(丝网 渔网 蜘蛛网 电网 水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网的课文,板书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2 、课题质疑 学生齐读课题对课题提出问题 1) 课文介绍了什么?(国际互联网) 2) 介绍了什么特点?(奇妙) 二、 初读感知 1、 同学们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懂词语。 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 2、 检查自学效果 1)齐读课文,在读书中把不正确的字音找出来正音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正音,指导把一些长句子读好。 3)小组交流课文都介绍了网的那些方面? 4)说说你认为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 大 快 多 3、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自由读课文) 三、 作业设计 课下找有关互联网的资料,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学生质疑:(学生读课文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2、预设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有哪些用途? 二、探究学习 (一)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3
1.这段虽然只有一句话,却连续出现了三个引号。(师板书“”)这个标点符号我们并不陌生,以往较多出现在什么场合?(人物的语言要加上引号)对,给人物的语言加上引号,这引号就表示直接引用。 出示: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直接引用; 2.引号的作用常见的还有下列这些(出示):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3.那么,这里所说的“网”指的是什么呢?(国际互联网) (二)导学第二自然段。 1.大家不是想知道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吗?请闭上你的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描述,想象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一张怎样的“网”? 师述: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 2.听了老师的描述,国际互联网给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 板书:大 3.请看课文是怎么描述其“大”的。 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1)自由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国际互联网的“大”? (2)交流。 要点:巨型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无数条亿万台 (3)指导朗读: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4.也许,细心的同学又有了新的发现——这里的“线”也用了引号,这里的引号表示什么呢? 出示: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1)指名读这句话,现在你明白这里的“线”指的是什么了吗? (2)其实,这里的“线”上的引号同样表示有特殊的意思(出示:表示特 4
殊含义需要强调),而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般的棉线丝线。 5.至此,我们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 填空:这里的“网”不是一般的网,而是指(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也不是指普通的棉线丝线,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6.那么,国际互联网又是怎样工作的呢?它又奇妙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1)自由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觉得国际互联网奇妙在什么地方。 (2)交流。 板书:快 (3)再读这句话,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传播信息的快捷呢?请在有关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 (4)交流,媒体映示关键词语。 7.为了使读者相信国际互联网传递信息之“快捷”,课文举了一个怎样的例子来说明? 学生交流后出示文字,媒体映示北京发一封信到悉尼的快捷。 8.指导朗读:利用国际互联网邮递信件,其速度之快,在过去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国际互联网真奇妙啊!谁能把这种奇妙通过朗读传达给听众? 过渡:国际互联网的奇妙还远不止这些呢。 9.出示: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1)自由读一读,从中你又能体会到国际互联网奇妙在什么地方? (2)把你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 (3)指名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4)出示: 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 电脑里不仅能显现他的形象,还能传来对方的声音。 A.能否作这样的改动?为什么? 5
提示:“传来对方的声音”和“显现他的形象”哪一个更能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 B.师:“不仅……还……”这个关联词,后者表达的意思比前者更进一层。 C.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递进的意思表达出来。 10.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师:很远很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远在天涯”,它有个反义词叫——“近在咫尺”。前后的意思不一样,所以用了“虽然……但是……”。强调前面的意思还是后面的呢?一起读这一句,把强调后面的意思读出来。 (2)想象一下,当你坐在电脑前,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对方虽然跟你远隔天涯,却让你感觉近在咫尺,那是多么奇妙的一种情形啊!因此,课文中说——。 11.出示: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1)地球表面积达5.1亿平方千米,但课文中却把它说成是“地球村”,你是怎么理解的? (2)国际互联网使我们地球人如同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这让人感到多么奇妙呀!过渡:既然国际互联网如此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它奇妙在哪里呢?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写在旁边2.交流:你的感受是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1)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选哪一句? 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齐读。师:这一句就是中心句。 (2)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你会选哪一个?(媒体映示“无所不有”) (3)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你会用哪个词? 板书:多 师:读书就要这样,把厚的书读薄,把长文章读短,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是一种本领。 6
3.国际互联网到底有哪些用途呢? (1)学生朗读,教师概述: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2)比较一下,你认为这几个“可以……”中,哪一个最为神奇?你是怎么知道的?(媒体映示“甚至”) (3)“甚至”,表示的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关系表达出 (4)朗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齐读,前四个“可以”分别由四个小组同学朗读,“甚至可以”全体同学一起朗读。 (5)国际互联网就这几方面的用途吗?课文中用什么告诉我们还有许多用途?(……) (6)你知道国际互联网还有哪些用途吗?请用“可以……”这样的句式写在省略号的旁边。 (7)指名交流。师小结:读书就要这样,要会联想会思考,会把短文章读长,把薄的书读厚。这又是一种本领。 (8)老师这里也为大家提供了互联网的几种功能。出示: 开发国际国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汇集世界各地的名医对疑难病症进行会诊 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果请你用“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这种句式来排列,该怎么说?小结:上述三个方面,哪一项功能最为神奇,同学们可能有各自的理解,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说话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9)也许,国际互联网还有许多功能还未被人们开发利用,你希望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什么服务呢? 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 (10)小结: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它的魅力,就在于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发展,无限的创造。也许,未来的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