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银匠讲评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 什么样的情感?(4分)
解析: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实为侯银匠。小 说中对于侯银匠这个形象的表现,直接表现 的有行动与对话的叙写,比如为女儿挑女婿, 喊女儿“拿点油来”,一个人喝酒,这些细 节描写丰富而生动。此外也有心理活动的叙 写。画线的两处,都着眼于人物的心理活动。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 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 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 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 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 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 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答案: 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 (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
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
点首饰。
(2)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 糊涂了!”
解析:这里通过独白揭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这需要联系上下 文情境,体察人物的内心情感。“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 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 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多年来父 女相依为命,侯菊已经是侯银匠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虽 然女儿已出嫁,但总觉得女儿还在身边,于是随口会喊出来。 “及至无人应声”,怔忡之后才醒悟,这种情景自然表达了对 女儿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这一切无可解脱,只能以 自嘲的方式来化解。这一处细节与小说结尾处相通相对,含蓄 隽永。
侯菊
1.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 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 具体说明。(4分)
审题:第一,小说第二段的主要信息有哪些?第二, 下文的故事情节有哪些? 解析一:第一,小说的第二段的主要信息有两点: 一是侯银匠父女的相依为命,一是侯菊的精明能干。 这一节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张本。 第二,从下文来看,作者写了选女婿、打陪嫁首饰、 女儿改装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逐渐成为陆家的 当家媳妇、最后父亲在女儿出嫁后很孤独等情节。
侯银匠
汪曾祺
文本阅读分析 环境 情节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侯菊出嫁 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女儿改装 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逐渐成 为陆家的当家媳妇、最后父亲在 女儿出嫁后很孤独
人物 侯银匠
是一位生活在中国上世纪 三四十年代的善良勤劳的、 精明能干的、具有朴实深 沉父爱的普通百姓中父亲 的形象。 是一位生活在中国三四十年 代的精明能干的、勤劳贤惠 的,有着大大超过其年龄的 成熟的生活智慧的普通百姓 中女儿的形象。
答案: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简要 分析。(6分)
解析:花轿在改装前“骨架都还是好的”;在改
装后“银铃碎响”,“很多人都来看”;在随侯菊 陪嫁过去后,“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 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几处的叙写, 都对刻画侯菊这一人物形象有很要的作用。可按出 嫁前、出嫁时、出嫁后来组织答案。
解析二:具体来说,选女婿、打陪嫁首饰、最后 父亲在女儿出嫁后很孤独等情节,显然是由第二 段“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 展开来的。而女儿改装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 逐渐成为陆家的当家媳妇等情节,显然是由第二 段“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事事都做得 精到”展开来的。
答案:① 该情节表现出父女相依为命地生活,为下 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 情节做铺垫。(2分) ② 该情节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 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做铺垫。(2 分)
4.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 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 安排的理由。(6分)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 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 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 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 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1)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解析:这里通过心理的叙写表现侯银匠在女儿出嫁前的复杂情 感。侯菊是侯银匠一生心血所系,现在女儿终于成人,那么懂 事,那么能干,并且找了个好人家,有个好归宿,他的一生的 大事即将完成,可以告慰妻子,自己的含辛茹苦也没有白费, 这是甜;自己的女儿嫁到陆家,陆家大儿媳二儿媳家境好,自 己不过是个手艺人,没有多少陪嫁,不能让女儿风风光光嫁过 去,委屈了女儿,这是苦;多少年与女儿相依为命,女儿是他 的希望,也是他的安慰,是他生命所系,可是女大当嫁,女儿 就要走了,今后要一个人过了,这也是苦。苦甜交织,构成此 时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答案 :①要花轿,早有打算 ②改装花轿, 心灵手巧 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 贴
4.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 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 安排的理由。(6分)
解析:正因为侯银匠勤劳、精细、能干,
才有中间大部分文字中女儿的勤劳、精细、能干。 小说的着眼点在于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更多, 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作品而有韵味的特点。把侯 银匠这一形象塑造得富有人情美人性美。如果题 目换成“侯银匠的女儿”,恐怕开头几段和最后 几段的叙事角度是要变一变的,但这显然不符合 作者的本意。作家汪曾祺师承其师沈从文,对人 物所处的更为本质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是非常重视 的,而女儿侯菊这枝叶正是侯银匠这棵大树生长 出来的,她的勤劳、精细、能干正是源于她父亲 同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