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2003西北师范大学一、解释1、系统性原则2、行为主义3、反映4、感受性5、知觉的理解性6、有意后注意7、反射弧8、表象9、个性倾向性 10、联觉11.高原现象 12、人际关系 13、定势 14、迁移 15、性格二、举例说明1、感觉与知觉2、意识与无意识3、需要与动机4、语言与言语5、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6、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7、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8、情绪与情感 9、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10、信度与效度三、简述1.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2.神经类型与气质关系3.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四、论述(任选一题)1.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试说明影响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998华中师范大学一、名词解释(5’×6,共30分)1、意识与自我意识2、视敏度与视角3、视觉后象与似动知觉4、互补律与间色律5、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6、比例智商与离差智商二、简答(8’×5,共40分)1、简述现代心理学关于颜色视觉的理论。
、2、为什么说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3、遗忘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遗忘理论)。
4、人的需要、认识评价及人的情绪的关系。
5、物质高低级形式的关系及其在心理学中的意义。
三、论述(15’×2,共30分)1、试说明心理活动(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性格)的相互关系。
2、概述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做出评价。
1999华中师范大学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1、自主神经系统2、布洛卡区3、j.n.d.4、后像5、三色论6、功能固着7、比例智商8、G因素与S因素9、自陈量表 10、自我效能二、简答(8’×5,共40分)1、选择性交配实验及其结果解释。
2、关于遗忘原因的心理学解释。
3、关于成绩动机的主要理论。
4、“测慌器”工作原理。
5、Yerkes-Dodson定律。
三、论述(15’×2,共30分)1、分析影响知觉的主客观原因并谈谈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2、你如何看待智力发展问题上的天赋与教养之争。
2000华中师范大学一、名词解释(3’×10,共30分)1、神经元2、诱因3、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4、j.n.d.5、三色论6、phi现象7、应激8、G因素与S因素9、功能固着 10、自我效能二、简答(8’×5,共40分)1、选择性繁殖实验及其结果解释。
2、双耳分听实验及其理论模型。
3、如何用重学法(节省法)来测量保持量?4、根据斯坦福-比纳量表,如何求智商(IQ)?5、Yerkes-Dodson定律(图示及文字说明)。
三、论述(10 + 20 = 30分)1、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理论及其评价。
(10分)2、以一个研究例证(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他人已做的)来说明心理学是如何进行的,以及你所理解的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20分)2001华中师范大学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1、感应性2、不应期3、诱因4、感觉的适应性5、定势6、知觉的恒常性7、近因效应 8、发散性思维 9、功能固着 10、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二、简要说明下列问题(7’×6,共42分)1、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果。
2、色光混合的主要规律。
3、几种主要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
4、如何用实验法来检验两种学习之间是否存在前摄抑制或后摄抑制?5、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理论。
6、Sternberg的智力三维理论。
三、论述题(14’×2,共28分)1、结合心理学的研究谈压力(应激)与健康的关系。
2、从影响性格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论人的性格形成。
1999华南师范大学一、名词解释(24分)条件反射、启动效应、感受性、深度知觉、表象、智力商数、表征、气质二、简答(30分)知觉恒常性遗忘曲线格式塔学派内隐记忆定势认知结构三、论述题述评韦伯---费希纳定律(15分)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5分)试分析比较性格向性说和特质论(16分)2000华南师范大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感应性、深度知觉、言语、动机、信息编码、定势、智商、表象、心境、迁移二、简答题(每题5分)知觉恒常性启动效应感受性人工概念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气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三、分析论述题述评韦伯---费希纳定律(15分)试分析讨论有关能力结构的几个主要理论假说(15分)2001华南师范大学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8分)1、动力定型2、消退抑制3、成就动机4、感受野5、主观轮廓6、结构级差7、系列位置效应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1分,共10分)1、心理学史上最早对人的记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1)詹姆斯;(2)冯特;(3)艾宾豪斯;(4)铁钦纳2、由于新异刺激物的出现使原来的条件反射受到暂时的抑制叫―――(1)延缓抑制;(2)消退抑制;(3)内抑制;(4)外抑制3、人类心理的产生是由于―――(1)劳动;(2)语言的出现;(3)人脑的发展;(4)文字的产生4、人对于电视机的需要属于―――(1)物质需要;(2)精神需要;(3)自然需要;(4)社会文化需要5、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主动加工理论的区别是―――(1)信息的选择或不选择;(2)选择发生的阶段;(3)信息的过滤或衰减6、在颜色纺锤体上,代表饱和度的是―――(1)纺锤体的垂直轴;(2)纺锤体的圆周;(3)纺锤体从圆周到中心的距离7、在人知觉深度的双眼线索中,最重要的双眼线索是―――(1)双眼视轴的辐合;(2)水晶体屈度的变化;(3)双眼视差8、当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1)动景运动;(2)诱发运动;(3)自主运动;(4)运动后效9、在能力测验中,代表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1)效度;(2)区分度;(3)信度;(4)难度10、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将人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其中稳定外倾型相当于―――(1)多血质;(2)胆汁质;(3)粘液质;(4)抑郁质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8分,共32分)1.人的意识有哪些特征?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2.简述鲁利亚的大脑功能的机能系统理论。
3.简述影响形象知觉的因素。
4.试说明人在识记时的信息编码方式。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述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2、试论述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2002华南师范大学一、名词解释(30分)幂定律、视觉感受野、概念驱动加工、知觉恒常性、图形识别、无意识、程序、性知识、人格、自我认知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功能有何重要作用?2、简要评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主要的内容。
3、简要叙述说明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的SPI理论的主要观点(S指串行、P指并行 I 独立)。
4、简述拉扎勒斯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任选两题)1、什么是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它与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简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3、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自对人格起什么作用?1999天津大学一、概念(每题3分,共15分)1、思维2、返回联系3、记忆恢复现象4、注意广度5、分取概念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技能与习惯的区别与联系2、论情绪与需要关系的观点3、短时记忆的特点4、神经特殊能学说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1、神经活动类型气质说2、评述图形识别的模板匹配说与特征侦察说3、如何有效地复习2000天津大学一、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反响回路2、情操3、注意转移4、能力5、语言的深层结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心理学的任务。
2、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3、情绪的丘脑说。
4、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评述三色理论。
2、论述性格的特征并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一个人的良好性格。
1998中科院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2.社会化3.图式(schemata)4.平行加工5.蒲金野(J.Pulkinje)现象6.系统脱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评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2. 简评乔姆斯基(N.Chomsky)的学说。
3. 概述注意的资源限制说。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试分述现代神经心理学(或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及当代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2. 试述传统的双重记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当代记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1999中科院一、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30分)1. 颜色视觉后象2. 帕帕兹环路3. 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4. 人文主义心理学5. 情节记忆6. 测验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
2. 简述专业知识对于问题求解(problem solving)的影响。
3. 简述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评述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注意研究较有影响的理论。
2. 评述乔治.凯利的人格认知理论。
2000中科院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层次网络模型(由科林斯和奎林提出)2. 边缘系统3. 智慧的结构理论(由吉尔福特提出)4. 主题统觉测验5. 行波说(由贝克西提出)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 简述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方法。
2. 简述柯勒的顿悟学习理论。
3. 简述言语活动的特性。
4. 什么是意识和内觉?它们的关系如何?5. 冯特(德国人,1823—1920)在心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什么是需要?需要可以根据哪些标准分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什么特色?有什么缺陷?2001中科院一、名词解释 20分1、言语运动中枢2、马赫带3、知觉学习4、自我心理学5、构造主义二、简答题 40分1、简述信号侦察论。
2、短时记忆有什么特点?3、简述有关儿童言语获得的理论。
4、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三、论述题 40分1、试述特征假设和“鬼蜮”模型,并加以评论。
2、介绍有关能力结构的理论,并加以评论。
2002中科院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静息电位 2.机能主义 3.精神分析 4.差别感受性 5.离差智商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神经细胞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3.什么是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者之fA]的关系怎样?4.简述长时记忆的语义层次网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