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1.政治多极化的内涵 2.当前政治多极化的主要表现 3.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1.政治多极化的内涵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 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多元格 局的一种趋势。
2.当前政治多极化的主要表现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 之瓦解。世界政治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大体 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目前世界总体上呈 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2)发展问题是指由于长期以来通行的不公正、不 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所造成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经 济形势恶化,世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 必须全面看待。
二、国际经济、政治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一,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第二,金融政策的开放化与自由化。 第三,金融信息传递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第四,金融相关性和传递机制增强。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对贸易的影响 (2)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3)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4)对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
(1)对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 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各国生产的产品越 来越多地部分需要通过世界贸易才能得以实 现,这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合 作和相互依赖,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同时也表明世界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 日益增强。
第二,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二战瓦解了殖民体系,亚非 拉上百个国家相继获得独立,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来缩小同发 达国家的差距以捍卫国家主权。
第三,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 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利用新技 术革命提供的良好契机来发展本国和本民族的经济。发展问 题既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更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要解决 的突出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 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 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一体化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 (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1)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生产 过程日益形成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链条。 生产全球化主要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 。 第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成为推动生产 活动全球化的主体力量。 第三,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2)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使全球市场加速形成,有利于资 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有效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球市场的形成, 使各国资源流动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 大幅度减少,使参与国获得经济发展 的多种机遇,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3)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政府间国 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实施者、全 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虽然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 体,国家主权仍然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一个 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的某些权力在越来越多地向政 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 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 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利。
(4)对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 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发挥 各自优势;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 可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后发优势”的 宝贵机遇;可望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 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是,由于经济 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 各国的处境和地位却是不同的。
第二,深受战争之苦的许多欧洲国家反对美苏争霸, 希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三,美苏两国虽然都加紧军备竞赛,有资格打世界 大战,但拥有大量核武器的两国都很清楚,一旦核 战争爆发,除了两败俱伤和毁灭人类外,没有其他 结局。因此,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2.追求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心愿
第一,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发展。二战结束后,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需要通过发展经济医治战争创伤;同时二战后资本主义度 过了大动乱的年代,进入了相对稳定和发展的时期。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 主题”论断的提出
1985年3月,邓小平对时代主题作了全面 阐释:“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 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 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 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3.对时代主题现实涵义的理解
(1)和平问题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全世界人民利 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防止战争以维护世界和 平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 时代背景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转换的 客观必然性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论断的提 出
(三)对时代主题现实涵义的理解
(一)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时代 主题转换的客观必然性
1.促进世界和平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 展的主流
第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占世界人口3/4的广大第三世界 国家反对战争,希望和平。
(2)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通过贸易总量和贸易金额 增长,贸易种类增加和贸易范围扩大以及贸 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表现出贸易领域不断扩 大,非关税壁垒逐步受到削弱。
(3)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 其实质是要求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形成全球统一的 金融市场和运行机制,保证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 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体现在:
“一超”是指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际 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
3.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