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9第二章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09第二章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①药液与孢子悬浮液混合后定量置于玻片上
水溶性药剂、乳油稀释液或稳定的悬浮液(胶悬剂的稀释液)可用此
法,而WP由于是悬浮性差,不宜采用。 优点:操作简单迅速,无需特殊设备
缺点:药剂和孢子始终充分接触,与病害防治的实际相差很大,测得
的毒力往往偏高。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针刺法测定农药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的活体试验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对照(3d)
40%多菌灵WP1500×(3d)
一种植物精油1000×
针刺法测定农药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的活体试验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盆栽法测定农药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3、孢子悬浮液的准备
菌种
无菌水,搅匀
菌种悬浮液
二层纱布过滤 除去菌丝体及破碎培养基
离心 无菌水洗
洗净的孢子
调至浓度5000个/mL(10×10倍,35个孢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3、孢子悬浮液的准备
菌种应是标准菌种,供试菌种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菌种纯粹,在一般培养基上易大量产生孢子; ②多代繁殖不易产生变异; ③孢子个体较大,易于在显微镜下观察萌发情况;
④在分类上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病原菌。
2、生长速率法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二)含毒介质培养法
3、最低抑制浓度法
基本原理:药剂按等比或等差数列配制成系列浓度,与培养基混合
后接入供试菌,培养一段时间,找出终点浓度(明显抑制供试菌生长
发育的稀释倍数,即最低浓度) ,即为最低抑制浓度。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4、高温、保湿培养
温度、湿度、pH、氧气
5、结果检查及表示
一定时间后检查孢子萌发率,一般在低倍镜下,随机检查200个孢子
标准:孢子芽管大于孢子的短半径时,即算萌发,否则不算萌芽
抑制孢子萌发率(%)= 对照孢子萌发率-处理孢子萌发率 对照萌发率 ×100
马铃薯茎线虫(C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
葱线虫(Ditylenchus allil (Beijerinck)) 菊线虫(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 (Schwartz))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四、 杀线虫剂的生物测定 (二)测定方法 1、非熏蒸的生物测定 2、熏蒸剂的毒力测定
优点:精确度高,操作简单,很快可得到结果。 缺点:测定结果受药剂溶解后和扩散能力影响很大,有一定局限性, 另外,对严格的寄生菌不适合。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二)含毒介质培养法 2、生长速率法 基本原理:将不同浓度的药液和培养基混合,用这种培养基培育病
(四)发病条件的创造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五)施药 1、测定药剂的保护效果,先喷药后接菌。
2、测定药剂治疗效果,先接菌后喷药(传染后1~2d)。
3、测定药剂的内吸效果:植株上,先喷药后接菌;土壤中,
前施药后接菌)。
4、测定药剂药效期:一次施药,1,2,4,6,8d后接菌。
菌,以病菌的生长进度快慢来判定药剂毒力的大小。
病菌生长速度表示方法
(1)药剂达到一定大小所需时间; (2)一定时间药剂直径的大小。
优点:操作比较简单;重现性好;病菌易于培养。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二)含毒介质培养法 2、生长速率法 步骤: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利用盆、钵培育幼嫩植物进行生测,是研究杀菌剂有效方法之一。 盆栽试验法克服了在离体条件下对病菌无效而在活体条件下有效的
化合物的漏筛。同时,也更接近大田实际,对实践有指导价值。另
外,材料易得、易控制。
因此,在当前的杀菌剂测定研究中,越来越重视盆栽试验法,有些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三、植物病毒防治剂药效测定方法
四、杀线虫剂的生物测定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是历史最悠久而被广泛利用的杀菌剂毒力测定方法。 基本原理:将供试药剂附着在载玻片上或其它平面上,然后将供试 病菌孢子悬浮液滴在上面(或将孢子悬浮液与药液混合后滴在玻片 上),在保温、保湿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镜检以孢子萌发力判断 杀菌剂毒力。 优点:快速、试验当天即可得结果
1、配制药液 2、制备带毒培养基 3、打制菌饼 4、移菌饼 5、培养(定时间或定半径) 6、结果检查
生长抑制率(%)= 对照的菌落直径-处理的菌落直径 对照菌落直径 ×100
2、生长速率法
2、生长速率法
2、生长速率法
2、生长速率法
2、生长速率法
2、生长速率法
2、生长速率法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二)含毒介质培养法 1、水平扩散法(又叫抑菌圈法或平面法)
基本原理:病菌先接于培养基表面,再使用多种方法使药剂和培养基 接触,定量培养一定时间,因药剂的渗透扩散作用,施药部位病菌被
杀死或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产生了抑菌圈。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1、萌发表面的处理
③使用凹玻片 适于:宜滴加孢子悬浮液和杀菌剂的混合液,后再加孢子悬浮液。 不适于:喷粉或喷雾,造成药剂在凹处较多的沉积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2、药剂在玻片上的附着
分类: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固体培养基稀释法。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三)叶碟法
简易,能在室内进行,较孢子萌发和含毒介质培养接近生产实际 可看做是盆栽试验的过渡阶段。
基本原理:
将易染病的植物叶片(蚕豆叶片)经不同浓度的药剂处理,放于培 养皿内;再将一块培养好的供试菌菌丝体(如纹枯病菌)放在叶片 上;保湿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查其病斑面积,以此测定药剂毒力。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例:小麦白粉病分级标准
0级:叶面无病斑。 1级:叶片上只有少量有限菌丝体,无孢子。 2级:叶面菌丝体量中等,有一些孢子,组织轻微坏死和褪绿。 3级:菌丝体量较多,孢子产生量有限,组织轻微坏死和褪绿。 4级:孢子堆很大,产生大量孢子,组织大面积坏死。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最高分级数) ×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指增长率-处理病指增长率)/对照病指增长率 ×100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1、萌发表面的处理
①普通的载玻片 蒸馏水洗 洗液10min 自来水冲洗干净 供试验用
防尘条件下干燥
缺点:供试菌的孢子悬浮液(或与药剂混合后)滴在载玻片上形成的 液滴展布面积很小,呈球状,作“悬滴”时易失落,此外,液滴间的
展布面积相差较大,试验误差也较大。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1、萌发表面的处理
②火棉胶薄膜法 5%火棉胶
无水乙醚
0.25%火棉胶
方法:用镊子夹取清洁干燥的玻片浸入火棉胶乙醚溶液后立即取出, 待多余的流去,无尘条件下室温干燥10h以上。 特点:处理过的玻片上覆盖一层透明均匀膜,滴上的孢子悬浮液滴在 玻板上展布较大的面积,而且面积大小比较均匀。
玉米线虫病病症
本章重点
杀菌剂生测的内容及应用范围 何谓之杀菌剂生物测定 试从杀菌剂毒杀作用方式及其使用方法,分析杀菌剂生物测 定技术基本类型 掌握杀菌剂生物测定中的一些技术:孢子萌发法、生长速率 法、杀菌剂盆栽药效试验法等
公司在进行活性筛选时,甚至只用盆栽法,而淘汰离体试验法。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一)供试植物
1、应是易栽培,生长迅速,且是国内主要农作物; 2、植物发病是盆栽试验的基础,应选感病品种。
(二)供试病菌 (三)接菌
据主要传播方式和侵染途径,确定接菌方式。低倍镜20~30个孢子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1、萌发表面的处理
萌发表面是孢子萌发的场所,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A.对孢子的萌发即无抑制作用又无促进作用; B.能使承受的液滴展布面积一致。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六)效果调查 1、调查发病普遍率 以病害发生普遍与否来表示药剂的防效。 2、计数法 适于叶斑类病害,调查每叶病斑数,以此比较计算防效。 3、分级计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