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商圈

武汉商圈

五大商圈畅想武汉商业新地图2009-5-26 点击数:454 中国商业地产网来源:亿房网武汉商业曾走过蓬勃之路:一只幼小“萌芽”,在计划经济时期催生出10大百货,再迎来外资百货加盟,竞争加剧,业态更新。

如今,经过市场洗礼,以各大商圈为根据地,各大型百货、销品茂已经在武汉描绘出一副新商业地图:汉口,解放大道商圈展现江城“领袖”风姿,古老的中山大道商圈尽显青春气息。

汉阳,钟家村商圈正脱胎换骨,王家湾商圈渐后来居上。

武昌,中南路商圈稳中求变,徐东商圈初现“航母”,街道口商圈着力高端。

眼下,国际经济危机日益深入,作为商圈龙头的百货、销品茂,将有哪些新思路、新动作、新改变,各商圈将走向何方?武汉商业地图一一为您揭晓。

解放大道:复合型主流商圈解放大道商圈是武汉最早成形的商业圈之一,也是目前本地最大、发展最成熟的商圈。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这里就建起了综合百货商场——武汉商场(原名友好商场)。

上世纪90年代,由武商集团投资,在老武商一侧先后建起武汉广场、世贸广场。

进入本世纪后,商圈发展加速,SOGO、新世界百货等高品质商场先后入驻,2007年,老武商变身武汉国际广场,银泰百货也已在此圈地。

今年,商圈各大主力店正在进行大规模调整、改造。

武汉广场将从中高档大众消费店,升级为个性消费的高档百货店。

外立面、内饰都将个性化重装,30%以上品牌将在年底前更新,引进全国性品牌,化妆品优势将更为突出。

武汉国际广场,持续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占领奢侈品高地。

SOGO一向受年轻时尚人群欢迎。

本周,这家卖场即将开始改造中庭,增加1000平方米商业面积,主攻女性消费品类。

新世界中心是一座集商场、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及高档住宅公寓为一体的城市建筑综合体,沿袭了新世界中高档定位,但在品牌的引进上更趋向于年轻化,体现“时尚、年轻、都会感”。

未来,解放大道商圈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中心地带摩尔城。

不久前,武商集团扩建“摩尔城”项目动工,将新增2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扩建部分含8层的购物中心,休闲游乐中心等,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16.02亿元,预计2011年投入运营。

它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生活空间融合在一起,加上周边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中山公园、协和医院等大型公共配套设施,形成一种多元、多功能的都市综合体,具有强大的复合效应。

新世界中心的步行街也将增加更多的时尚动感元素,推出“文化中心”、“动感剧场”、“极限地带”等众多活动场所,营造一个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新天地。

这个成熟商圈,吸引了湖北省周边地区市民驱车前来购物。

初步估计,周末期间,外地顾客为这个商圈贡献了30%-40%的销售额。

中山大道:最古老的年轻商圈从六渡桥到江汉路,中山大道沿线,是武汉市历史最悠久的商圈,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由于购物环境老化、经营特色弱化等原因,“百年商圈”一度沉寂10多年,最低谷时,商圈年成交额不到5亿元。

近年,随着步行街的改造,商圈逐渐聚集,共有一座摩尔万达商业广场,中心百货、大洋百货、王府井百货、新世界时尚广场等百货店,及沃尔玛、工贸等商家。

此外,还有武汉顶级的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商家密集度在武汉名列前茅。

眼下,这个古老商圈却是武汉时尚的年轻人聚集地。

大洋百货2004年12月进入这个商圈,定位于流行的中高档时尚百货。

近年,这家百货每年2次调整品牌结构,档次不断提升,客单价持续上涨。

目前,集中了武汉一流的鞋区,和苹果等流行概念店。

未来,店内业态将更多样化。

民众乐园、新佳丽广场等购物中心,集中近千家流行小铺,提供时下最潮流的时尚商品。

未来,随着和记黄埔等地产集团的新商业项目入驻,周边交通、绿化等配套设施的改善,这里将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

中南路:江南核心商圈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各种配套齐全、交通便利。

有40多条公交线路可到达武汉三镇,规划的地铁2、4号线在此交汇。

区域内拥有省人民政府和人行、建行、工行等,是武昌区的金融、商业和政治中心。

武昌区政府规划以中南、中北路为轴线建立经济总部区,并对中南路进行了刷黑和绿化建设,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区域内写字楼林立,商务中心形成规模。

中商集团的总部在此。

去年,中商广场、中南商业大楼联手整合,共同形成3万平方米女装卖场。

中商广场扩大珠宝经营面积,引进“周生生”形象店,中商商业大楼,也进一步提升档次。

对面的银泰百货世纪店开业1年多,更新大部分品牌,并以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客群。

据了解,多年来,这里的顾客群相当稳定,客单价一直稳中有升。

徐东:多功能综合商圈10多年前,徐东还只是老工业区与郊区的结合处,甚至找不出一条完整像样的道路。

1995年长江二桥通车,给徐东带来通往繁华的机遇。

1999年,中商平价入驻徐东,之后数年,麦德龙、欧亚达、好美家、国美电器、工贸家电等相继而来。

2005年,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销品茂”落户徐东,引来世界零售老大沃尔玛和商圈内首家百货店——中商百货,商圈渐有做大之势。

近年,销品茂通过举办各式选秀活动,聚集人气,渐入佳境。

五星级的武汉光明万丽酒店落户徐东路,苏宁电器在徐东开出旗舰店,新世界百货徐东店开业迎宾。

徐东已经成为一个成熟商圈,能满足市民的各种娱乐休闲需要,高中低档商品具备,多种零售业态聚合。

钟家村:复兴中的商圈钟家村其实是鹦鹉大道纵穿琴台大道、汉阳大道、拦江路而成的一个“丰”型结合体,被商家们喻为“黄金十字星”。

钟家村十字路口,这个规划中的市级商业中心,在历经了许多年的繁荣,以及随后不少年的沉寂之后,终于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汉商银座项目,是汉商集团的扛鼎之作。

该项目占地2.25公顷,总建设面积13.5万方,是集商业、办公、住宅、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

目前,这个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武汉新区的地标性建筑。

去年,新世界百货拿下“铜锣湾”,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进军汉阳。

企业重新装修商场,引进了300余家知名品牌,整体定位为中档——综合型流行百货。

同时,引入绿茵阁西餐厅、屈臣氏、莎西美甲、椰岛等配套设施,提供更加成熟、全面的休闲服务。

未来,新世界会不断引进知名潮流名品,将这里打造为集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型时尚都市百货。

一路之隔的闽东国际城是一个集住宅、写字楼、商务酒店、卖场、步行街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多样化的业态丰富了钟家村的商圈价值。

据调查数据显示,每天通过钟家村十字路口的人流量最多达30余万人次,车流量达10万多辆次,48条公交线路通往武汉三镇。

武汉商业地产发展全面分析:八大商圈2005-5-28 17:47:49 评 0 我要评论前言年初,国家公布国内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名,武汉以960亿元在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5,仅次于沪、京、穗、津。

武汉城市总人口排第7,目前经营面积 5000㎡以上的商业网点167个,10000万㎡以上37家;最大商业集团武商集团经营商品品种多达20万种,年销售接近100亿元。

人均拥有商业网点营业面积高达0.85㎡,直逼上海,接近国际发达城市一般水平。

加上近期湖北省将作为全国两个现代商业流通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之一,这必将对武汉消费品市场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此外,湖北省重点打造的中部9城市圈目前已渐成规模,以武汉为中心,覆盖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城市的武汉城市圈简称“8+1”城市圈。

来自武汉市商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8城市的商品净流入武汉市的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上升至20%,净流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接近100亿元。

在积极引入的同时,武汉市的百货、超市、餐饮行业纷纷走出,目前在8个城市开设了39家商业网点。

在进入武汉的外资零售企业中 , 有大型综合超市 ( 如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 ) 、仓储式会员店 ( 如德国麦德龙、荷兰万客隆 ) 、便利店 ( 如日本7-11) 、超大型购物中心 ( 如香港特区的新东安百货 ) 、商品批发集散中心 ( 如香港特区的利联仓行 ) 、标准化食品超市 ( 如日本的友谊西友超市 )。

MALL,成为武汉开发商的香饽饽2002年,随着上海正大广场、深圳铜罗湾广场、厦门SM城市广场、大连和平广场、宁波天一广场、福州元洪城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MALL 陆续建成开业,MALL逐渐为市民所接受。

2003年,武汉的MALL开发也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以湘隆时代商业中心、大连万达商业广场、武汉销品茂为代表的商业地产,通过MALL 的形式迅速强占武汉商圈,王家墩中央商务区、龙王庙商业中心、永清商务区、汉正街改造、铜罗湾广场也逐一浮出水面,未来3—5年内,带MALL概念的购物中心总供应面积将超过200万㎡,武汉商业地产进入准“摩尔”时代。

与一般购物中心不同的是,MALL 的特性不仅在于巨额资金的投入、投资周期长、极大的市场风险,在拿地开发之前必须“招商先于设计”,更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营销模式,MALL要求开发商具备广泛的商家联盟,每个MALL城至少具备3—4个旗舰商家,这显然增加了开发的风险及难度。

而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商显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对经营并不在行,因此大型Mall的收益情况并不理想,甚至沦落为小商品集散地。

专家预测,很多Mall一般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慢慢盈利,还清贷款一般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累计增加的还款额可能多达亿元左右。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MALL到城MALL概念在武汉仅仅盛行了一年,建设规模多在20万㎡以下,经营业态一购物、休闲、餐饮为主,且多为开发商的市场行为。

进入2005年后,武汉的MALL已被更为庞大的商业造城运动所取代,继王家墩中央商务区计划建设以商贸、会展、酒店为主的100万㎡MALL城后,香港瑞安计划在永清商务区建设80万㎡的商贸、会展及休闲MALL城,武汉南国商业发展公司在汉西建设建筑面积40万㎡的家居、建材MALL 城,青山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总面积超过200万㎡“三线四片”的商贸中心,硚口区政府在汉正街重点打造总面积超过150万㎡的十大专业市场、两大物流配送组团、若干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娱乐中心、旅游中心、会务展示中心。

这些MALL城,都几乎涵盖购物、休闲、娱乐、酒店、公寓、物流、运动、会展等全部商业业态,未来几年,世界商业MALL城中心将移居在武汉。

如此之多的商业MALL城的不断出现,加上未来总量超过100个单体1万㎡以上的购物中心,未来武汉的商业市场不容乐观。

特别是市场上大量“造城”运动的出现,已经或正在产生如下各种“病症”:“病症”之一,贪大求全。

在MALL 城的定位上,盲目发展,没有反复研究,提出了超越自身的发展能力、不切实际的大而全目标。

结果招商工作迟迟难以展开,造成资源浪费,土地撂荒。

由于MALL城几乎都在城市中心,城市近郊无人问津,大量郊区业主回归城市中心,导致市区过热、郊区过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