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十大商圈”的发展历程编者按:作为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武汉,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其商业发展也历经沧桑。
汉正街是具有530年历史的商业街区,呈现过“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繁荣景象,曾以云集天下商、广纳九州货的气魄,靠着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优势,在上个世纪末创造了辉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个个商圈闪现在世人面前:武广商圈,书写了中国商业的奇迹;中南商圈,已打造成为武昌商务、金融中心;徐东商圈,使乡土气息浓厚的郊区成为武汉商业形态最集中、最先进的商业核心地带;汉阳商圈,抢滩登陆,欲打造武汉“陆家嘴”……商圈见证了武汉飞速发展的历程;商圈使武汉成为国际化城市的梦想变得更近一步;商圈让武汉重振雄风,再现“东方芝加哥”的十足霸气;商圈开辟了中部崛起背景下武汉发展的新纪元!一、武汉商圈之“国家大规划”——光谷商圈光谷商圈的兴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国家确定的“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的重大规划方案,在2000 年3 月“光谷”正式启动时,鲁广购物中心当年开业,并实现年收入3 亿元。
随着“中国光谷”的深入建设和东湖高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光谷商圈得以大规模的发展,楚天庐、鲁关山超市、苏宁电器、工贸家电、光谷书城相继落户光谷,丰富了鲁巷商圈的业种业态。
光谷商圈周边的社区商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鲁巷商圈的业态。
同时正在修建的8 万平米小型“摩尔”将从百货业、零售业、休闲娱乐等方面,进一步的丰富光谷商圈的业种业态,作为全世界零售业的三大巨头之一的“家乐福”业已率先入驻。
光谷商圈正处于提升阶段。
目前,区域商业基础设施尚未成熟,旗舰店缺乏,业种业态极待丰富。
可立足光谷,借助区域开放而浓郁的文化氛围,鲁巷商业可引入中高层次消费的业态业种,提升号召力,促进商业发展。
随着世界上最长的商业街150万方的“光谷世界城”建设提上日程,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期待。
二、武汉商圈之“城市新名片”——江汉路步行街江汉路商圈是武汉规模较大的商圈之一,始名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之盛况被形容为“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夜未休”。
2000年这个历史形成的商业中心经过七个月的全面改造,将现代商业节奏与古朴沉静的建筑气派融为一体。
商圈内,共有一座摩尔万达商业广场,以及中心百货、大洋百货、王府井百货、新世界时尚广场等百货店,商家的密集度在武汉名列前茅。
2000年9月,武汉市政府投资9000余万元,将江汉路中的一段改造为步行街。
改造后的步行街分为三个区段:从江汉关至鄱阳街口的400米,形成以金融业、保险业为主体的商业区段;从鄱阳街至中山大道的300米,形成以国家级老字号及现代国内名牌商品为主体的商业区段;从中山大道至江汉四路的510米,形成以中心百货商店、新世界百货中心、俊华名品广场等现代大型商场为中心的综合性的商业区段。
步行街全长1210米,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天津和平路、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一起,被称为中国大都市的“五朵金花”。
但是交通不方便仍然成为江汉路步行街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江汉路一旦进入想出来就有些麻烦,这给消费者和商家都会有影响。
江汉路所在的江汉区是武汉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地区,使得江汉路不乏消费者,但不少武昌居民可能一年去不了几次,因为去汉口不少人会选择开车去,但江汉路上停车位太少,影响江汉路的辐射面和客源的结构。
同时交通不便利也会影响商家运输货物的成本,制约发展。
三、武汉商圈之“屹立不倒的”----武商商圈屹立武汉市中心达40年的武广商圈,是武汉最早成形、也是最大、最繁华的商业区,这一商圈聚集着汉口地区中高档写字楼和商业广场,其中以泰合广场、世界贸易大厦和武汉广场为代表。
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武汉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中心商业区。
区域内汇聚了万松园国际精品商业街及武广、世贸、SOGO等众多高品质商业广场,产生了极强的聚合效应,此商圈蕴涵的价值不可估量。
以武广为中心、万松园、航空路为两翼的大武广商圈已成为武汉商业的主战场。
城市中心商圈持续扩张的辐射功能,正吸引着大量资本不断涌入,除了商圈内的商业网点增长速度迅速提升,以酒店式公寓、商务公寓为代表的地产投资也开始热起来,已经在建的多家大型物业打破原有格局,形成群雄并起的局势,使得该区域的商业形态结构更趋于完善、合理,也由此奠定了区域持续的发展空间,并使武广商圈升级为武广都市圈。
随着酒店式公寓、商务公寓、写字楼等新品的入市,武广商圈已摆脱了那种单纯的“就商业论商业”的初级商圈模式,它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生活空间融合在一起,加上周边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中山公园、协和医院等大型公共配套设施,形成一种多元、多功能的都市综合体,具有强大的复合效应四、武汉商圈之“商务巨头”----中南商圈中南路是武昌几个重要商圈之一,2005年年初,政府提出打造武昌经济总部区规划,以中南路和中北路为主轴的沿线3平方公里地域内,重点发展产业:金融商贸、信息中介、高新科技、旅游休闲等四大核心产业和管理服务,教科文化、房地产开发等三大配套产业。
其中把中南路建成一个商务、金融中心。
中南板块位置优越、各种配套齐全、交通便利。
有40多条公交线路可到达武汉三镇,规划的地铁2、4号线在此交汇。
区域内拥有省人们政府和人民银行区行、建行、工行等,是武昌区的金融、商业和政治中心。
政府的规划推动了区域的发展。
武昌区政府规划以中南、中北路为轴线建立经济总部区,并对中南路进行了刷黑和绿化建设,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区域内写字楼林立,商务中心形成规模。
甲级写字楼的进入提升了品质。
新时代、保利文化广场,、工行广场等几个甲级写字楼的进入提升了区域内写字楼的品质,工行、新时代的建设使中南路慢慢形成真正的商务中心,也必然带动周边配套的发展。
短时间内难以成为真正的商务中心。
中南路地处中心位置,出于内环线以内,拥有武珞路、中南路和2、4地铁线等交通干道,周边有省政府、建行和人民银行等众多金融网点,是武昌区的政治、商业、金融中心。
在政府规划下,写字楼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并拟建成武昌经济总部区。
但是,武昌区一直以来以文化教育为主,拥有众多的高校,商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虽然有政府的大力规划,但短期内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商务中心,远远落后于汉口建设大道。
现中南路上已有的写字楼主要是中商广场、世纪中商和鹏程时代,加上在售和未售项目,中南路的写字楼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经过慢慢的商业积累、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商务中心。
五、武汉商圈之“银幕上的故事”----汉正街商圈汉正街是具有530年历史的商业街区,呈现过“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繁荣景象,曾以云集天下商、广纳九州货的气魄,靠着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优势,在上个世纪末创造了辉煌。
从汉正街市场形成之初至1997年底,汉正街发展个体经营商户1.3万户,累计实现销售额385亿元,一直居全国十大市场之首,是武汉甚至全国难得的商业、文化品牌。
但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柯桥轻纺市场等异军突起,汉正街逐步没落,市场份额一度落到了全国第8位。
主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商居混杂,房屋密度大,市政交通、环卫设施缺乏。
在这个背景下,武汉市政府提出“汉正街二次创业”,汉正街所处的桥口区政府提出进一步促进汉正街市场的提档升级,兴建“汉正街商贸旅游区”。
在保留汉正街的文化底蕴和经营风格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二次创业,完成汉正街由小门小点到大场大店、由布局混杂到布局明晰、由前店后厂到店厂分离的历史性跨越。
1999年末,“汉正街市场跨世纪论坛”开幕,来自全国的60多位专家为汉正街会诊,研讨如何“二次创业”;2005年5月,汉正街再度举办“复兴论坛”,探讨如何再造辉煌。
六、武汉商圈之“十年沧海变桑田”----徐东商圈10年前,徐东的确是个乡土气息浓厚的郊区,或者说是城乡结合部,几乎没有一条完整像样的道路,四处还能闻到农田、菜地的清香。
徐东公寓一期以及徐东路一带的其他楼盘价格不到800元/平方米。
然而随着长江二桥的通车,徐东一下子畅通繁华起来。
从徐东可以不假思索地过汉口、去青山,就是去光谷还能一路领略东湖的美景。
在武汉,没有哪个区域像徐东这么便利。
通畅的交通也使这里人流聚集,人气旺盛,一些商家也纷纷入驻,先是有火爆的徐东平价超市,后有凯旋门广场、销品茂、好美家、麦德龙、欧亚达等纷纷扎营,各大银行也相继在此设点。
徐东几乎成了武汉商业形态最集中、最先进的商业核心地带。
十年来,徐东的房地产业也完成了从最先的经济适用房到中高档商品房的演变,房价一路攀升。
据了解,长江二桥建成后的6年里,徐东路的房价从600多元/平方米,上涨到了2500元/平方米;土地更是从建桥前的5万元/亩,上涨到现在的200万元/亩。
徐东的发展要进入第二个高峰,需要整体居住价值的提升,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徐东要有自己的文化定位,例如湖光美景、人文教育等。
七、武汉商圈之“武汉中关村”----街道口商圈街道口,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十字路口,连高一点的建筑物都没有。
街道口往东马路两边,原来是商校、武测、华师、722所等几个单位的一些门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国兴起电脑热的时候,很多经营电脑、耗材、配件的小企业来此扎堆经营,加上宏观政策的倾斜,才有了街道口广埠屯科技一条街的说法。
现在街道口广埠屯一带是IT行业的集散地,相关行业较多,对周边地区和城市的幅射力也比较大,影响力也逐渐大起来。
特别是在靠近街道口的广埠屯两侧的单位,看到未来发展的预期越来越好,纷纷拆除原有低矮的老式建筑,准备兴建摩天高楼,准备以一个崭新的姿态矗立在武汉市的东部。
华师大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未来街道口的发展则会接过中南的商业形态,形成以百货零售业和IT产品销售为中心的新兴商业中心,成为江南片区和中南互为补充的一个商业中心,中等档次的写字楼和卖场将会成为主流。
目前看来,街道口商业可能在层次上会超越中南,高档百货在街道口扎堆的趋势大于中南,街道口-广埠屯商圈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个诸如深圳华强北一样的商圈,电子+中高档百货。
八、武汉商圈之“未来的华中CBD ”----王家墩商圈王家墩CBD定位是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是武汉立足华中、辐射全国的金融保险中心,以企业地区总部办公为特色,服务中部现代制造业,建设周期约15年。
交通:3条地铁“干”字交汇按照规划,王家墩CBD交通将按照适度超前的现代体系来规划,以轨道交通、公交快线等公共交通为主,构建“南北贯通、东西顺畅”主骨架,“两纵三横骨干路网”,将CBD融入三镇交通。
其中,外围交通以轨道2号、3号和7号3条地铁,在CBD内部形成“干”字交汇;7个地铁站点通过地下交通换乘枢纽中心,与区内新增的近30个公交站点衔接,畅达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