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 第三章 DNA的复制

03 第三章 DNA的复制

SV40病毒染色体有一个约400bp的无核小体区,其 中64bp为复制核心起点。
(1) 不完全回文序列(15bp); 核心起点按5’-3’方向依次为 (2) 4个GAGGC反向重复序列; (3) 富A/T序列。
3) 复制起点基本特征: 1. 它们都是由多个独特的短重复序列组成的。 2. 这些短重复序列被多亚基的复制起点结合蛋 白识别。 复制起点附近一般有一个富AT序列。
dCTP
腺病毒的DNA复制
(五)复制的几种方式 1.线性DNA的复制 • 单一起点单向(腺病毒)、单一起点双向(T7 噬菌体)、多起点双向。 2.环状DNA的复制 • θ型 • 滚环型 • D-环型
θ型复制
滚环型复制
线粒体DNA的复制 (D-环复制)
(六)参与DNA复制的酶 1.解旋酶 2.单链结合蛋白 3.引发酶 4. DNA聚合酶 5. DNA拓扑异构酶 6.连接酶
第三章 DNA的复制 的复制 DNA replication
本章内容安排
第一节、DNA复制的概况 第二节、原核生物的DNA复制 第三节、真核生物的DNA复制 第四节、复制的忠实性 第五节、 DNA复制原理的应用
第一节、DNA复制的概况 第一节、DNA复制的概况
一、核酸生物合成的一般规则 1. 绝大多数DNA或RNA生物合成,均按照 Watson-Crick碱基互补 碱基互补原则,以拷贝预先存在 碱基互补 的DNA链(模板链)的方式进行。 2.核酸链合成的方向只有一个:5’→3’。 3.特异的聚合酶 特异的聚合酶催化合成DNA或RNA。 特异的聚合酶
是利用ATP的化学能,使亲本DNA双链在复制叉分离 成单链的酶。 Dna B 蛋白是E.coli主要负责在复制叉解旋的酶。 DnaB蛋白在E.coli复制起点具有双重功能: 5’→3’解旋酶功能; 结合引物酶,并激活引物合成。
DNA解旋酶分离双螺旋的两条链
(二)单链DNA结合蛋白 (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s,SSBs) SSB蛋白的作用:
1. DNA聚合酶I(Pol I): 是一个102kD的多肽链。具有三种酶活性: DNA聚合酶活性 3’→5’核酸外切酶活性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 DNA聚合酶活性: 延伸能力不强,每次结合仅能添加20-100个核苷酸。
3’ → 5’核酸外切酶活性:
• 切除DNA复制过程中 的错配碱基: Pol I 利用3’-5’核酸外 切酶活性将DNA复制 过程中的错配碱基切 掉,同时将正确的碱 基加上去。
1. 主要起稳定作用,防止单链DNA重新退火形成双螺旋 2. 防止单链DNA 降解 3. 对它们的同源DNA聚合酶具有激活作用
• SSB蛋白以正协同相互作用的方式结合于DNA单链区, 在E.coli DNA复制的不同阶段均起重要作用。
SSB与DNA的结合
(三)引物酶(primerase):
在DNA复制中,催化RNA引物合成的特殊的RNA聚合 酶叫引物酶。
5’ → 3’核酸外切酶活性:
1) 切除受损伤部位DNA:
Pol I的5’ → 3’核酸外切酶 活性从损伤部位5’端切口处 切除受损伤DNA 并填补所 形成 的缺口。
2) 切除RNA引物:
在生理条件下, Pol I的5’ → 3’核酸外切酶活性会切 除新合成DNA 5’端的RNA 引物和填补所形成 的缺口。
腺病毒的DNA复制
(2)一个起点,一个复制叉,单向复制。 两条链的复制起点在同一位置,复制叉向一个方 向运动,两条DNA链均被拷贝。如E.coli的colE1 质粒的复制。
E.coli的ColE1质粒的单向复制
EcoRI
(3)一个起点,两个复制叉,双向复制。 复制起始于一个位点,形成两个复制叉,向相反方 向运动。在每个复制叉,两条DNA链均被拷贝。
二、DNA复制的基本特征(多数生物)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 1.半保留复制定义: 就是说,DNA复制必须 以一条母链为模板以碱基互 补的原则合成新的DNA链, 即新合成的DNA双螺旋由一 条母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 构成。
2. DNA半保留复制假说的提出及证实: 1) DNA的双螺旋结构
2) 三种DNA复制假说:
3.复制子(replicon): 一般把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即从一 个DNA复制起点起始的DNA复制区域。它是 一个独立复制单位,包括复制起点和终点。每 个复制子有一个复制起点。
原核DNA为单复制子,而真核生物的染 色体为多复制子。
根据染色体DNA的长度、复制所需要的时间和复制子 的数目,可以计算出DNA复制的速度:
免疫学信息网
3) 实验证据:
Meselson and Stahl
They experimentally proved Watson and Crick’s model of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Meselson和Stahl的实验: 和 的实验: 的实验
1972年,Fareed等发现, 正在复制的SV40 DNA 经过EcoRI水解后,在 电镜下发现若干大小不 等的复制泡,其中心到 两端的距离恒定,提示 SV40 DNA复制为一个 起点,两个复制叉反方 向运动进行复制
在生物界,复制叉移动的方向和速度虽是多 种多样的,但以双向等速方式为主。
(三) 半不连续复制
3.
对一个生物体基因组而言,复制起点是固定的。
2. 复制叉
1)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在DNA分子中正在复制的部位结构呈Y型或叉型, 故称之为复制叉。
2) 复制眼(replication eye): DNA的正在复制的部分在电镜下观察起来犹如 一只眼睛,称为复制眼。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human DNA from a hela cell, illustration the replication bubble that characterizes DNA replication within a single replicon. (Dr. Copal multiscience photo library/photo researchs, Inc)
引物 OH
引物的主要形式是RNA。少量病毒DNA复制以DNA或核甘 酸为引物。 • 1.RNA引物 引发(priming) :所有细胞和很多病毒的DNA复制,必 须首先在模板上合成一小段RNA引物,这一过程就引发。
• 2.DNA引物: 如噬菌体DNA的滚环复制。
• 3.核苷酸引物: 如腺病毒的复制。病毒DNA的5’端磷酸基团和一个特殊的 蛋白分子Ser侧链共价结合(末端蛋白)。该蛋白与 dCTP结合作为DNA合成起始的引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coli染色体长4.4×106bp 完成复制一般需要约42分钟 有一个复制起点两复制叉 DNA的合成速度(或每个复制 叉的运动速度)约为1000bp/s。
4. 复制方向
• 在DNA半保留复制过程中,DNA链的合成 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两个起点,两个生长端,相向复制。 这种方式最为简单,某些线性DNA病毒(如 腺病毒)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复制。不能 形成典型的复制叉。
Three replication hypotheses
(二)复制的起点、方向和速度 1.复制起点:
1) 定义: 指DNA复制起始所必需的一段特殊的DNA序列。 2) 几种生物复制起点的组成:
E.coli 的oriC组成:
3个同向重复的13bp序列 两种类型的重复序列 4个反向重复的9bp序列 富含A-T
引物酶不需要特殊DNA序列来起始合成,只有与DNA解 旋酶等结合时才被激活。E.coli的引物酶是DnaG蛋白。
DNA复制是随模板上RNA引物的合成开始的。RNA引 物长度一般为11-12个碱基。
(四)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s) • E.coli中至少有5种DNA聚合酶。DNA聚合酶I 和III都与DNA复制有关,另外3种酶特别用于 DNA修复。
酵母的自主性复制序列(autonomous replication sequence,ARS):
共有序列(A/T)TTTAT(A/G)TTT(A/T) 功能域A 是ARS的核心,可能是起始蛋白结合位点 两个功能域 富含AT,延伸到核心序列3’端50-100bp 处 可能是DNA熔解的区域
功能域B
SV40病毒:
切口位移(nick translation): 切口位移 细胞中存在多种DNA修复系统, 它们的核酸外切酶活性会在 DNA受损伤部位的5’端进行切 割产生切口,后者就激活Pol I 的5’ → 3’核酸外切酶活性,从 而切除DNA的受损伤部位, Pol I的聚合酶活性使DNA链向 3’端延伸,这称为切口平移。
三、DNA复制的一般模型
1. 双螺旋DNA分子解旋 2. RNA引物合成 3. 前导链和滞后链的合成
4. RNA引物降解及缺口补齐 5. 新合成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
第二节、 原核生物的DNA复制(E.coli) DNA复制 第二节、 原核生物的DNA复制(E.coli)
一、DNA复制的酶
(一)解旋酶(Helicase)
因为DNA聚合酶只能从5’→ 3’的方向合成DNA,所以, 新合成的DNA链只能有一条是连续合成的(前导链,the leading strand),而另一条则是不连续合成的,即由多个 新合成的DNA片段连接而成(后随链,the lagging strand)。
• 前导链(leading strand):在DNA复制时,一条链的合 成方向和复制叉的前进方向相同,可以连续合成,其合 成总是比另一条链超前一步,称为前导链。
• 后随链(lagging strand):DNA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 方向和复制叉前进方向正好相反,不能连续合成,且总 是比另一条链滞后一步,称为后随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