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第一课时平面向量的概念【重要知识】知识点一: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注意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知识点二:向量的表示法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a、b(黑体,印刷用)等表示;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AB;④向量AB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AB|.知识点三:有向线段(1)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就叫做有向线段,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2)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①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②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知识点四:两个特殊的向量(1)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0的方向是任意的.注意0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2)单位向量: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知识点五:平行向量、共线向量(1)定义: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
(2)规定: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3)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说明:①综合(1)、(2)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a b c平行,记作a∥b∥c②向量,,③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④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六:相等向量(1) 定义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2)向量a 与b 相等,记作a b =;(3)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4)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典型例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向量AB 与BA 是两平行向量B .若b a 、都是单位向量,则a b =C .若AB =DC ,则A 、B 、C 、D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D .两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始点、终点相同2.若b a 、都是单位向量,则||b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B .(0,2)C .[1,2] D .[0,2]3.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O 为其中心,则2FA AB BO ED +++等于( )A .FE B.AC C DC D FC 4. 如图,在△ABC 中,AB = a , BC = b ,AD 为边BC 的中线,G 为△ABC 的重心,求:向量AG .5.已知△ABC 及一点O ,求证:O 为△ABC 的重心的充要条件是.O OC OB OA =++D A B C ab G·6.设平面内有四边形ABCD 和O 点,,,,OA a OB b OC c OD d ====,若a c b d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为 。
【同步练习】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2b ,BC =-4a -b ,CD =-5a -3b ,其中a 、b 不共线,则四边形ABCD 为(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梯形D.菱形2.已知菱形ABCD ,点P 在对角线AC 上(不包括端点A 、C ),则AP 等于( )A.λ(AB +AD ),λ∈(0,1)B.λ(AB +BC ),λ∈(0,22)C.λ(AB -AD ),λ∈(0,1)D.λ(BC AB -),λ∈(0,22) 3.已知两点()3,2M ,()5,5N --12MP MN =,则P 点坐标是 ( ) 4.已知△ABC 中,c AB b CA a BC ===,,,若a c c b b a ⋅=⋅=⋅,求证:△ABC 为正三角形.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与BD 交于E ,O 是任意一点,求证OE OD OC OB OA 4=+++.第二课时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重要知识】知识点一:向量的加法(1)定义已知非零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B =a ,BC =b ,则向量AC 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a b +,即a b +=AB +BC =AC .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叫向量的加法.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说明:①运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时,要特别注意“首尾相接”,即第二个向量要以第一个向量的终点为起点,则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终点 的向量即为和向量. ②两个向量的和仍然是一个向量,其大小、方向可以由三角形法则确定. ③位移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三角形法则的物理模型. (2)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以点O 为起点作向量a OA =,OB b =,以OA,OB 为邻边作OACB ,则以O 为起点的对角线所在向量OC 就是,a b 的和,记作a b +=OC 。
说明:①三角形法则适合于首尾相接的两向量求和,而平行四边形法则适合于同起点的两向量求和,但两共线向量求和时,则三角形法则较为合适.②力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模型.③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00a a a a +=+=,(3)特殊位置关系的两向量的和①当向量a 与b 不共线时,a +b 的方向不同向,且|a +b |<|a |+|b |;②当a 与b 同向时,则a +b 、a 、b 同向,且|a +b |=|a |+|b |,③当a 与b 反向时,若|a |>|b |,则a +b 的方向与a 相同,且|a +b |=|a |-|b |;若|a |<|b |,则a +b 的方向与b 相同,且|a +b|=|b |-|a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①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 +b =b +a②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 +b ) +c =a + (b +c )知识点二:向量的减法(1)相反向量:与a 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作-a 。
(2)①向量a 和-a 互为相反向量,即 –(-a ).②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③任一向量与其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即 a +(-a )=(-a )+a =0.④如果向量,a b 互为相反向量,那么a =-b ,b =-a ,a +b =0.(3)向量减法的定义:向量a 加上的b 相反向量,叫做a 与b 的差.即:a -b = a + (-b )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4)向量减法的几何作法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BA a b =-.即a b -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这就是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说明:①AB 表示a b -.强调:差向量“箭头”指向被减数②用“相反向量”定义法作差向量,a -b = a + (-b ), 显然,此法作图较繁,但最后作图可统一.知识点三:向量数乘的定义(1)定义:一般地,我们规定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λa ,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⑴|λa |=|λ||a |⑵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 当0λ=时,λa =0(2) 向量数乘的运算律根据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我们可以验证下面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那么 (λμ)a ;(λ+μ)a =λa a ;λ(a +b )=λa b .知识点四:向量共线的条件向量a (a ≠0)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b =λa .【典型例题】1.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若a ,b 同向,则|a +b |=|a |+|b |B .a b +与|a |+|b |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C .若a ,b 不共线,则|a +b |>|a |+|b |D .a a b <+永远成立2.AO OB OC CA BO ++++等于( )A .B . 0C .D .3.下列命题①如果a ,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那么a b +的方向必与a ,b 之一的方向相同。
②△ABC 中,必有0 ③若0,则A 、B 、C 为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④若a ,b 均为非零向量,则|a +b |与|a |+|b |一定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4.已知一点O 到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向量分别为a ,b ,c ,则向量等于(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5.在四边形ABCD 中,设,,AB a AD b BC c ===,则等于( )A . a b c -+B .()b a c -+C .a b c ++D .b a c -+6.设b 是a 的相反向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与b 的长度必相等B .a ∥bC .a 与b 一定不相等D .a 是b 的相反向量7.AC 可以写成: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8.如图所示,在 ABCD 中,已知,AB a DB b ==,用a 与b 表示向量AD 、。
【同步练习】1.在以下各命题中,不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 ①|a |=|b |是a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任一非零向量的方向都是惟一的;③|a -b |<|a |+|b | ④若|a -b |=|a |+|b |,则0b =;⑤已知A 、B 、C 是平面上的任意三点,则0。
A .1B .2C .3D .42.某人先位移向量a :“向东走3km”,接着再位移向量b :“向北走3km”,则a b +( )A.向东南走km B.向东北走km C.向东南走km D.向东北走km3.若,则BC的取值范围是()A.B.(3,8)C.D.(3,13)4.设ABCDEF为一正六边形,,AB m AE n==,则5.化简:第三课时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重要知识】知识点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⑴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λλ使a =1122e e λλ+。
我们把不共线向量1e ,2e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2)运用定理时需注意:①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
②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都可用1e ,2e 线性表示,且这种表示是唯一的。
③基底不唯一,只要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都可作为基底。
知识点二:两向量的夹角与垂直(1) 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作,OA a OB b ==,则∠AOB=θ叫做向量a b 与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