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2)1.1项目概述 (2)1.2可行性研究依据 (2)1.3可行性研究范围 (2)1.4可行性研究概括及成果 (2)第二章项目背景 (4)2.1项目由来 (4)2.2项目实施必要性 (4)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7)3.1施工工艺流程 (7)3.2施工方法 (7)3.3道路工程 (7)3.4 项目建设设计、造价及工程项目组建 (11)第四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12)4.1环境影响分析 (12)4.2劳动安全与卫生 (17)第五章实施进度、投资及资金筹措 (19)5.1项目实施进度 (19)5.2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19)5.3投资估算 (19)5.4资金来源 (19)5.5资金安排 (19)第六章项目评价与建议 (21)6.1项目评价 (21)6.2结论与建议 (21)附件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XX乡XX村民间大道修建工程1.1.2项目承办单位:XX县XX乡XX村民委员会1.1.3项目负责人:1.1.4 项目建设地址:XX乡XX村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温州振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1.2 可行性研究依据1.2.1 浙移领办[2007]23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2.2苍移办[2011]7号《关于下达XX县大中型水库库区与移民安置区结余资金项目预算额度的通知》;1.2.3苍财社[2010]42号《关于下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急补助资金的通知》;1.2.4XX县XX乡XX村民委员会提供的有关资料。

1.3 可行性研究范围本项目在XX县XX乡总体规划指导下,分析、研究项目的建设背景和必要性;落实项目建设的设计方案;分析、研究XX乡XX村民间大道修建工程的可行性;落实项目建设的设计方案;分析、研究项目安全管理措施;估算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实施意见和实施进度安排;明确项目评价和结论,为下阶段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4可行性研究概括及成果经济体制下,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看作“非生产性”领域或消费性事业,投资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太多,设施建设起步水平低下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制约,也给城镇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投资总量及建设水平仍然不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XX村村民出行日益增多,由于村内落后的道路环境,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大大制约了村经济发展。

为此,迫切需要改善村内的道路交通情况。

该项目的实施,将打打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2.2.2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所在的建设地段其中一段是村民进行捕鱼作业的必经之路,目前落后的道路环境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起到保护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作用,还能提高村经济建设的作用。

,随着县农村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及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村民对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能体现县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及改善目前落后现状的迫切,还能满足村民出行的迫切需要。

其中一段由村环海路口起至村卫生室,便利了村民的看病需要,让村民能享受到便利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XX乡XX村民间大道修建工程也属于亮丽工程,要想富先修路,科学发展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改变村庄面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1施工工艺流程3.2施工流程3.2.1 施工准备(1)、施工图纸会审(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3)、规范、标准、图集等收集施工之前,应将本工程所需的规范、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收集齐全。

(4)、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5)、现场准备①临时供水、供电②临时设施③各种资源准备a、劳动力准备b、施工进度计划按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共3个月计90个日历天。

详细工期安排另见。

c 、施工总平面布置3.2.2道路施工测量本工程分项工程全长200米。

整个施工路段基本上为直线段,但施工线路较长,测量放样工作量比较大。

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1)、测量设备设置:设置测量组一组,配备水准仪1台,经纬仪1台。

(2)、设置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

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

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

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3.3道路工程3.3.1设计概况灵溪镇江滨路五街至玉龙居道路工程,位于灵溪镇江滨路五街至玉龙居之间,(起始桩号0+000.00,本标段全长200米,路幅宽度4米,双向单车道道宽为2×2。

该工程位于XX县灵溪镇,是一条连接灵溪镇江滨路五街至玉龙居新建干道。

道路线型为一直线。

道路全长约200米,标准路幅宽4米,双向单车道。

本标段起始桩号为0+000.00——0+200。

①. 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二级城市支路设计时速:20km/h道路设计荷载:100KN路面结构:砼刚性路面道路横坡:车行道1.5%;设计年限:20年②. 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总宽为4m,其道路横断面组成为:双向单车道道宽为2m×2m。

车行道横坡为了1.5%,采用直线型路拱。

③. 路面结构设计机动车道:20cm厚 C25水泥混凝土 25cm 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0cm 厚连砂石底基层结构总厚度95cm路基填方边坡采用1:1.5;挖方边坡采用1:1.0。

3. 3.2施工要求应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按图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院联系。

填方路基应先清除地表上的树根、草皮或腐植土,土方应分层碾压,分层厚约为30cm,每层均应有密实度试验报告,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土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机动车道:填方0-80cm,路基密实度不低于95%;大于80cm必须有达到93%。

挖方0-30cm,不低于95%。

施工时应注意与现有的道路顺接。

3.3.3施工方法①. 路基土方工程a. 施工准备b.土方路堑开挖c.填方路基施工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本工程路面结构层:机动车道采用25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在路床达到设计要求的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要求值以上后方可进行路面工程的施工。

施工顺序根据管、井施工进度及路基成型情况,采用平行交叉作业。

路面水泥稳定石屑结构层的施工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施工,施工规范为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JTJ034-85。

- 10 - 温州振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施工要点如下:a. 准备工作b. 施工要点c. 操作方法③. 混凝土路面a.施工准备工作:b. 钢筋设置c. 混凝土的制备d. 混凝土料的运输e.混凝土的摊铺f.混凝土的振捣g.表面修整h.切缝i.养生与填缝④. 沿线设施施工本标段沿线设施路沿石均为成品,运至现场后进行安装施工。

3.4 项目建设设计、造价及工程项目组建1、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正式施工图设计;2、委托有资质的造价单位进行造价预算;3、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中介机构招标组建项目施工。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4.1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最低限度减少施工带来的影响,整个建设过程将采取小群多路、分段施工、连续作业、全面推进措施,涉及少量土建工程,对沿线的相关生产、生活环境会产生微量的影响,可能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短暂的不便。

4.1.1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工区布置应尽量远离敏感目标,并在上述路段设置隔声屏障以减小施工噪声对其影响。

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尽量减少18:00~次日6:00的运输量。

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养护。

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期不必要的人为噪声。

4.1.1.1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声环境昼间施工机械距施工场地50m以外,夜间在300m以外可满足GB12530-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

施工过程施工单位应科学管理,合理组织和安排工程作业,保证施工机械的噪声符合标准限值,尽量避免高噪声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同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将噪声扰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环境空气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运输车辆行驶扬尘、堆场扬尘以及沥青烟的影响。

通过采取对路面和堆场勤洒水,沥青铺浇时应避免风向针对村庄的时段,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水环境施工期水污染物主要来施工机械和施工营地,施工机械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生产,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多数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生态环境拟建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较好。

拟建项目的修建对区域植被、野生动物、农业生态和沿线景观产生一定影响,通过采取一定的生态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护措施以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社会环境拟建项目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4.1.1.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社会影响防治措施1)施工前应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工程涉及的内容如:道路、供电、通信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

2)为使工程施工对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车辆走行线路应进行统一分流规划,以防造成交通堵塞;必要时需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配合,以确保城市交通的畅通和正常运行,并应提前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出安民告示。

3)在施工现场安置告示牌,说明工程主要内容、施工时间,敬请公众谅解由于施工带来的不便,并在告示牌上注明联系人、投诉热线等。

4)施工期间用电量和用水量均较大,为此施工单位应提前与有关部门联系,确定管线接引方案,并做好临时管线的接引准备工作,对局部容量不足地段,应事先进行水电管线的改造,防止发生临时停水、停电,影响沿线居民及工矿企业、机关单位的正常供电供水。

5)在有学生宿舍、集中居民楼等敏感点附近禁止夜间施工;其它路段非夜间施工不可,悬挂施工照明灯的高度和方向要考虑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为防止施工噪声,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和地方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根据GB12523-90《建筑噪声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第2.2条,为减小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规范施工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