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5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54张PPT)

特别提醒 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 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 应该采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可 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 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发挥它的作 用,应采取哪些措施?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增加空气的流通 提高氧气的含量
火——善用之为福 不善用之则为祸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以下。
满足其一
吸滤瓶
浓盐酸
碳酸钠 浓溶液
切勿让侧管对着别人或自己!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水基型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 灭火器
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灭火时,能喷出大量二氧 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 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 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 的
交流与讨论
现象
分析

蜡烛熄灭
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与 氧气(空气)隔离,蜡烛熄灭。

蜡烛燃烧情况不变 蜡烛始终与氧气接触,继续燃烧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

蜡烛熄灭
化碳使蜡烛与空气隔离,蜡
烛熄灭
归纳与小结
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缺一不可
我的RMB啊
知识拓展
家用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为防止燃气泄漏,可以在厨房安装漏气报警器。 (1)报警器应安在厨房上方还是下方?为什么? (2)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显黄色还有黑烟,这时可以调整气灶中空气或燃气 的进入量,怎么调整? (1)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如果某家庭用的是天然气,报警器的位置应安在 厨房上方; (2)燃烧不充分是因为氧气不足,燃气过量,所以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显黄 色或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空气进入量或调小气灶燃气进入量。
现象:

中的白磷燃烧, 发
黄光,放热,产生大
量白烟。
可燃物
铜片上的红磷 铜片上的白磷 开水中的白磷
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


物质是否燃烧
×

×
[讨论与交流]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
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天津塘沽大爆炸
台湾高雄燃气爆炸
青岛化工厂爆炸
目标导学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鞭炮
鞭炮中的火药装在一个纸筒中, 纸筒的两端都用泥封了口,当 点燃鞭炮时,火药在密闭的空 间中发生急速的燃烧,产生大 量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对纸筒产生强大的压力,胀破 纸筒而发生爆炸。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 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打铁花
与此同时,火也会给人类生活带来过巨大的损 失和灾难。了解燃烧的性质,合理利用火,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概念以及燃烧的条件,学会通过实验 探究燃烧的条件。(重点)
5 、防火安全常识
检测目标
1、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 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
正确的是( C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或别人 B、炼铁厂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 空气中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夜间厨房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查看并打开 门窗通风
堆放杂物的木箱起火用 水扑灭。
想一想,它们分别是利用什么原理灭火的?
着火情况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炒菜时油锅中 的油不慎着火
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用水扑灭
温度降低到 着火点以下
森林火灾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 设置隔离带,截 的一片树木砍掉 断可燃物的来源
试验探究:灭火的原理 试验操作: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 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 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2.认识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重点) 3.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 问题
认知与了解
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回忆一下白 磷燃烧有什 么现象呢?
目标导学一:燃烧的条件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信息:白磷在较低温度下(40℃)即可燃烧,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
隔绝氧气
移走可燃物
成语中的化学
釜底抽薪 缺少了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因此不再燃烧。
杯水车薪
水太少,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因 此火不能熄灭 钻木取火 升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能燃烧。 煽风点火 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大氧气的浓度,因此能燃烧。
可燃物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能急剧地燃烧, 在空间有限时就可能会发生爆炸,给我们的生命 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的物质等。如硫、白磷、红磷、酒精、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
气、钠等物质。
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氯
酸钾、硝酸铵等。
一切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 油气)、可燃性蒸汽、可燃性粉尘与空气 的混合物遇明火或者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 炸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地方都标有“严禁烟 火”的字样或标识,你们能举例说说吗?
饭店厨房 钢铁厂
大兴安岭火灾 衡阳火灾
目标导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知道了燃烧必 须满足三个条件,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如何灭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又是什么。
结论: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讨论:
你能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实例吗?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 着火用锅盖扑灭即可。
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到 烟火有爆炸的危险。
你认识这些图标吗?
禁止吸烟
禁止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禁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烟火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家庭灭火
• 油锅起火怎么办? • 电器着火怎么办 • 如何正确使用灭火装置? • 如何正确拨打火警电话? • 遭遇火灾怎么办?
检测目标
2、为避免矿井中发生瓦斯(含甲烷和一氧化
碳)爆炸,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A、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B、严禁烟火 C、检查电路是否损坏 D、提高通风能力
检测目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物质燃烧一定要同时满足物质具有可 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 关
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 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注意: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如锅炉爆炸等没 有新物质生产的爆炸属物理性爆炸;煤气泄漏遇明火爆炸, 面粉,粉尘燃烧等有新物质生成的爆炸属化学性爆炸。
实验目的 探究粉尘爆炸
实验操作 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 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 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从橡 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金属罐,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听到“砰”的一声响,面粉发生爆炸,金属罐的塑 料盖被高高掀起。
实验分析 干燥的面粉与空气混合后,被燃烧的蜡烛点燃,发 生急剧燃烧,因为在一密闭的有限空间的容器内燃 烧,所以发生爆炸 。
实验结论 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发生爆炸。
交流与讨论 易燃物与易爆物
易燃物是指那些容易燃烧、自燃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
爆炸的成因:
可燃性气体或可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 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在有限 空间里,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急 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思考】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 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 标,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 性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 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检测目标 4、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A )
检测目标
5、下列灭火方法中,利用“移走可燃物”这
一原理的是( D )
A、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检测目标
6、发生下列情况,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 理由。
红磷在较高温度下(200℃以上)才能燃烧。 根据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7-1]在500mL烧杯中注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 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 一端放白磷,另一端放红磷,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 空气或氧气 上述烧杯中
的白磷,通 入少量氧气, 观察现象
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②红磷不燃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1)做实验时,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 起来。
湿抹布或沙子盖灭,隔绝空气.
(2)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 用水,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 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不导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