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七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中的记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七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中的记录
请使用
他经常选择 我看到过他 我听到她说… 她说 几乎每天他… 每月有一两次 每次 她持续地 我们观察到一种模式
四、记录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在记录过程中主观意识的参与应该说是无法避
免,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观察记录中也需
要主观的参与。 分析主观和客观词汇:他的嘴角微笑;他的穿 着华丽;他的拳头握起;他满脸埋怨;他面带 杀气;他沉默着;他无可奈何;他注视着远方;
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
二、记录方法的类型
文字记录的方法 也称作质的观察记录,连续记录法属于此类。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记录的,大多是针对被观察者个别的、 特殊的行为。 运用于日记法、实况详录法、轶事记录法等。 运用表格符号记录的方法 也称作质的观察记录。 大多是针对人数比较多的被观察者共同的、一般的行为 来进行。 频数记录法、等级记录法、符号记录法等。 现代观察记录手段
行为定义,列成表格式清单,预先制定好记 录的表格,在观察现场根据儿童的行为当即 作出判断,以符号形式对某项行为出现的次 数进行记录。
记录行为有无发生
记录行为发生的次数
(一)记录行为有无发生
这种方法可以用在现场观察,边观察边记录,也可以用在非 现场观察,即根据平时对幼儿观察的结果事后进行记录。 幼儿行为检核表 是 自己按时起床 自己穿衣 自己盥洗如厕 自己吃早餐 到园后主动招呼老师 主动和家人说再见 否
第七章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中的记录
记录方法的类型及意义 连续记录法 表格符号记录法 现代观察记录手段的应用
第一节 记录方法的类型及意义
一、记录的意义
通过记录保存下来的资料,为观察者日后分 析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文本和数据。 记录可以使观察者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事情更
熟悉。
记录本身就是一个澄清事实、组织思路的过
三、符号记录法
现场进行观察记录时,会遇到两种情况:在现 场要观察的行为有多样;一次不止观察一个人。 此时可以运用预先规定好的代码来进行记录。
“中断活动的行为记录”,目的:记录参与活 动的儿童中断活动的行为,代码C=私语;V= 发呆;D=干扰;W=等待;Z=打瞌睡
优点:迅速方便、一目了然。
事后处理
三、摄像 准备摄像器材,熟悉摄像技术
开始摄像
整理摄像结果
开始记录 结束记 时间 录时间 9:53 10:53
次数划记 总计 正 正 10次
…… 08年12月 30日 9:50 10:50 正 5次
二、等级记录法
等级记录法也是量的记录方法,是根据一定的 等级标准,对观察到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的一 种方法。
用数字“1、2、3、4”,字母“A、B、C、D” 或“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等表示等级。 记录的不是被观察者偶尔一次的行为,而应该 是平时行为表现的总体印象。
表 儿童对教师提问的反应符号系统
符号 行为或反应类型 儿童举手 符号 行为或反应类型 未举手被叫起时作适宜反应
儿童举手后被教师叫起
未举手而被教师叫起 儿童提问 儿童讲话未被教师注意 举手并被叫起时作不适宜反 应
举手被叫时作良好反应
未举手被叫起时作良好反应 举手被叫起时作极好反应 未举手被叫起时作极好反应 举手被叫起时未作反应
三、记录的语言
应该使用具体的语言,不要用抽象性、概括
性的或者是总结性的词语来进行描述。
清晰、易懂
实在、平实
准确
避免使用
该幼儿爱 该幼儿喜欢 该幼儿喜爱 她在…上花很多时间 似乎 看上去,显得 我认为 我觉得 我想 他做…做得非常好 他不擅长于 对…是很困难的
未举手被叫起时作不适宜反 应
举手并被叫起时作适宜反应
未举手被叫起时未作反应
注意的问题:
制定符号系统 事先熟记符号,反复练习。但仍应准备好符号 说明表。
第四节 现代观察记录手段的应用
一、摄影(照相) 准备摄影器具,熟练摄影技术 开始摄影
处理照片
二、录音 准备录音器材,熟悉录音技术 开始录音
表1 观察记录格式
观察记录 序号:7 姓名:范秋菊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9年5月6日 班级:大1班 家中排行:独生子女 观察目的:在自由活动时的表现 观察目标:在自由活动中,是否能与其他儿童互动,以及互动的能力 观察地点:活动室内外 观察情景:自然情景 观察日期:2004年11月5日(周五) 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 观察者:黄老师 记录: 9:20-9:22 想法: 秋菊大约迟到了35分钟,她将外套挂在 秋菊看起来很害羞 衣橱后,就站在活动室门口四处张望。 几近退缩。
一、记录的格式
记录格式不像等级记录法统一和固定,往往 根据观察的对象、目的而进行调整。 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记录的格式要清楚、 有条理,便于观察者在事后进行查找。
在记录纸的左边或右边留下大量空白,以便 今后补充记录、评论、分类和编码。
编号 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观察日期 观察时间 观察环境 观察目的 观察目标 观察者 观察记录内容
二、开始进行记录
• • 尽可能快速记录 需要记录有关儿童行为所有的情况,注意不要有遗漏 要按照事件、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记录 应根据行为的层次进行描述记录 第一个层次:描述事件的主要动作或活动 第二个层次:在大的动作中指出较小的动作 第三个层次:描述如何进行主要动作的 “晟晟和小强一起在桌上玩拼图” “小强玩了三次医院拼图,而晟晟拼完了一幅,又换 别的拼图” • “小强一边很仔细地拼图,一边嘴里唱着…”
他动作轻巧。
第三节 表格符号记录法
表格符号记录是以已经设计好的观察工具来 记录行为出现的次数频率、强弱程度、行为 归类等,以作为了解多数被观察者的行为、 比较个别差异、团体与团体差异等的方法。 频数记录法 等级记录法 符号记录法
一、频数记录法
将观察内容按照规定的行为分类系统及各种
1.要求喝水 2.要求上厕所
3.慢慢走进寝室 4.与同伴玩耍 5.哭闹 6.跑出寝室 7.在床边乱跑 8.在小床上滚来 滚去
(二)记录行为发生的次数
这种方法必须在现场记录行为发生的次数
吸吮手指动作记录表
吸吮手指动作记录 日期 08年10月 24日 …… 被观察者:王章 记录者:林老师 备注
第二节 连续记录法
连续记录法在实际运用中有两种情况
观察当时的、在现场进行的记录,一般用于 实况详录法、事件取样法中; 对已经发生的行为事件进行描述性追记,一 般用于日记法、轶事记录法等。
连续性记录的优缺点
优点 连续性 描述性 缺点 可能掺杂观察者个人的主观想法 快速完整详尽记录可能会有困难
幼儿剪纸行为检核表
姓名 项目 能按照老师画好 的直线剪纸条 能将纸条剪成小 段 无法拿好剪刀并 且剪不开纸 林晨 华 2.5 王珊 李征 李和 张扬 张华 平 2.1 3.1 3.4 2.4 3.2 施艳 3.3 秦丽 华 3.6
√ √
√
√
√
√
√
√
幼儿午睡前行为检核表
行为表现 一 二 三 四 五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