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部作业指导书WD/HM—ZY05—2011 一、目的为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工程质量,按阶段、按工序、工步实施质量控制,不断增强顾客满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及质量控制。
三、岗位技能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相关知识,3年以上工作经验,责任心强,身体健康,有吃苦精神。
四、职责1、负责公司施工项目工程质量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
2、负责贯彻国家、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本公司的有关规定。
3、负责对因不合格而返工、返修工程的信真复检。
4、负责对检验项目真实记录,并保存原始记录。
五、作业程序1、综合布线1.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房屋预埋线槽、暗管、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及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4.引入管道与其他设施如电气、水、煤气、下水道等的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引入缆线采用的敷设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6.管线入口部位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采取排水及防止气、水、虫等进入的措施。
7.进线间的位置、面积、高度、照明、电源、接地、防火、防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8.有关设施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抗震要求。
9.工程所用缆线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元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11.备品、备件及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
12.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等表面涂覆或镀层应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
13.室内管材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14.室外管道应按通信管道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15.工程使用的电缆和光缆型式、规格及缆线的防火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16.缆线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外包装应注明型号和规格。
17.缆线外包装和外护套需完整无损,当外包装损坏严重时,应测试合格后再在工程中使用。
18.电缆应附有本批量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施工前应进行链路或信道的电气性能及缆线长度的抽验,并做测试记录。
19.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光缆外包装或光缆护套如有损伤,应对该盘光缆进行光纤性能指标测试,如有断纤,应进行处理,待检查合格才允许使用。
光纤检测完毕,光缆端头应密封固定,恢复外包装。
20.两端的光纤连接器件端面应装配合适的保护盖帽。
光纤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明显的标记。
21.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仪表应能测试相应类别工程的各种电气性能及传输特性,其精度符合相应要求。
测试仪表的精度应按相应的鉴定规程和校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经过相应计量部门校验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有效期内使用。
22.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
23.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不应有脱落及划痕,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24.机柜、机架、配线设备箱体、电缆桥架及线槽等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应按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25.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26.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27.信息插座模块、多用户信息插座、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8.安装在活动地板内或地面上时,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具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
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29.信息插座底盒同时安装信息插座模块和电源插座时,间距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30.信息插座模块明装底盒的固定方法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而定。
31.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32.各种插座面板应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业务类型。
33.工作区内终接光缆的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安装底盒应具有足够的空间,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2、视频工程2.1 一般规定2.1.1设备安装的位置、高度、工艺应按深化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当需要调整和变更时,应填写本规范附录C中的表C.0.2-2工程变更、洽商记录,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2.1.2 施工前应对吊装设备的预埋吊件进行严格检查,悬吊装置应进行过载负荷试验,其安全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2.1.3 吊装设备及其附件应有防坠落措施。
2.1.4 墙装支架结构刚性和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安装牢固、平整,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2.1.5 设备安装有特殊工艺要求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执行。
2.1.6 设备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备之间连接缆线均应按接线图要求编制标识。
2 所有连接配件应符合现有国家标准。
3 缆线与连接配件间应采用端点焊接或采用专用工具压接,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不应有虚接、错接和短路现象。
2.1.7 灯光系统的设备安装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的有关规定。
2.2 缆线敷设2.2.1 敷设缆线的规格、路由和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设计。
缆线敷设的施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的有关规定。
2.2.2 线槽缆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缆线敷设前应清除槽内的异物。
2 缆线敷设前应将缆线两端贴有标识,表明始端与终端位置,标识应清晰、正确。
3 缆线敷设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4 数据信号电缆、音频电缆、视频电缆和光缆等不同类型缆线应分别绑扎成捆、标识用途。
5 缆线敷设时应有冗余。
6 缆线在线槽首端、尾端、转弯处距中心点300~500㎜处应固定绑扎。
当缆线垂直布放时,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绑扎;当缆线水平布放时,每间隔距离3~5m处固定绑扎。
绑扎后的电缆应相互紧密靠拢、外观平直、绑扎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2.2.3 管道缆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缆线敷设前,应将管道内的异物清除干净。
2 单条或少量缆线穿管敷设时,应注意拽拉缆线的涨力不宜过大,如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加以解决,避免隐患。
3 敷设缆线两端应该留有适当余量,并做永久性标识;4 缆线敷设管道前,在管道入出口处,应装护线套;布放缆线后,宜将管道口作密封处理。
2.2.4 采用桥架、明管等方式敷设缆线,并应符合上述有关条款的规定。
2.3 摄像机2.3.1 摄像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前应检查摄像机的成像方向,避免反成像安装。
2 摄像机及云台墙装时,应有固定支架;吊装时,应有吊杆、吊架。
支架或吊件安装应牢固可靠,电动云台转动时应无晃动。
3 摄像机的供电应由同相电源提供,安装时应核查摄像机的工作电压。
4 摄像机镜头前应避免存在遮挡吊件。
5 摄像机的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镜头的保护,防止灰尘侵入。
6 摄像机连接缆线应留有余量,不应影响摄像机及镜头的转动,连接缆线应固定,避免连线插头承受缆线的拉力。
2.4 显示屏幕系统2.2.1 显示屏和投影幕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显示屏应安装在牢固、稳定、平整的专用底座或支架上。
吊挂支架和悬挂装置在安装前,应进行过载负荷试验;底座应安装在坚固的地面上,应用地脚螺栓固定;墙面支架安装时,应与墙面基础牢固连接,不应安装在墙面装饰板表面。
2 背投影幕安装前应检查预留洞口尺寸,洞、槽应边缘整齐、无毛刺,符合设计要求。
3 投影幕安装应牢固、平整,并应采取防止热胀冷缩造成变形的措施。
4 墙挂式显示屏、投影幕的安装水平和垂直偏差不应大于5㎜。
5 镶嵌在桌子内的显示屏宜设置活门,平时关闭,开会时打开露出显示屏。
6 落地流动安装的显示屏,其安装位置应满足最佳观看视距的要求,其流动支架可调整垂直角度。
2.2.2 投影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前投影方式的投影机宜采用吊装形式安装,其安装高度应使投影机的镜头与投影幕光域上沿等高,并使投影镜头垂直正对投影幕的中心线,投射距离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2 采用电动升降装置的吊架,其升降行程、载重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过载负荷试验和采取防坠落措施。
3 采用背投影方式的投影间或投影箱体,应良好密闭,避免光线进入。
并应采取黑色亚光涂料进行表面处理,消除光反射现象。
4 投影机安装支架及附件应结构牢固、稳定,并可使投影机能够上、下、左、右微调,调整后整个支架应可锁定位置,保持不变。
5 应注意防止湿气和灰尘污染。
6 设备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2.5 扬声器系统2.5.1 扬声器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扬声器系统安装时应注意单元的指向性,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高度和角度施工。
2 吊装或墙装时,扬声器和安装部件应牢固可靠,必须确保能长期承受扬声器的重量及维修时施加的外力。
3 顶棚内悬挂安装时,扬声器和悬挂件及悬挂点应牢固可靠,并应加装保险吊链。
箱体周边可采用安装毛毡垫圈等方式,减少与装饰面的间隙,避免与周围装修装饰件连接,防止强功率下周边物件产生振动。
4 暗装时,盒体正面应保持声音辐射畅通,周围应用吸音材料围住,底部应放置防振橡胶。
5 支架放置时,支架应牢固、可靠,重心稳定,应使用金属焊接或使用坚硬木料制成,不宜使用腔体状的物品作为扬声器支架。
6 天花吸顶安装时,扬声器周边应采取一定的稳固措施。
2.5.2 扬声器系统的连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扬声器电缆两端应做标识和相位标记。
2 扬声器系统正极、负极接线正确、可靠,系统同相位工作。
2.6 传声器2.6.1 传声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传声器的座席附近,应预留接线盒。
2 传声器线缆应采用平衡方式连接,长距离连接的传声器线缆,应采用4芯音频屏蔽电缆,对角线并接处理。
3 缆线与插接头之间应采取端点焊锡,并应对出线口采取防断保护措施。
4 应做与控制室输入通道相对应缆线标识。
2.7 灯光灯具2.7.1 灯光灯具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前应检查预留孔、槽、洞尺寸,其边缘应整齐、无毛刺,符合设计要求。
2 安装前应对灯具吊装设备的预埋吊件进行严格检查,悬吊装置应进行过载负荷试验,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9。
3 检查灯具的线管布放情况,并检测电缆的绝缘指标合格后,方可安装。
4 主席台面光灯的安装角度应使指向主席台距台面1.40m高水平面的夹角为45°~50°之间。
5 吊装的灯具及其附件应有防坠落措施。
6 灯具的外壳应可靠接地。
2.8 控制室和机房2.8.1 控制台、机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台、机柜的安装位置和朝向应符合实际测定后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