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合并报表总结

企业合并报表总结


3)母公司通过章程、合同、协议等具 有获取特殊目的主体大部分利益的 权力。 4)母公司通过章程、合同、协议等承 担了特殊目的主体的大部分风险。
3)关于合营企业的问题:同受两方 或多方控制的合营企业不完全符合 控制的定义,取消了原来合并比例 法适用。
2.母公司和子公司: 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 的企业(或主体);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或 主体)。
高级会计学 Advanced Accounting
主讲人:戴月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合并会计报表概述
、合并会计报表的意义 、合并会计报表的特点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
由若干法人 组成的会计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意义 主体,并非 (一)合并会计报表定义 法律意义上 的主体
(二)主要报告论
认为合并财务报表是主要依据母公司观点 编制的信息系统,只有合并财务报表才能全 面地、综合地反映母公司股东所关注的会计 信息,母、子公司提供的个别财务报表是对 合并财务报表的有效补充。
(三)难分主次论
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过于极端,合 并财务报表与母、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 表的关系也是如此,它们都是反映有关 利益主体群和其各组成部分的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
30 %
40% H公司(30% 少数股权)
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关系图
(2)母公司控制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情形
1)根据协议,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半 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协议,母公司有权控制子公 司的财务、经营政策; 3)母公司有权任命董事会等权力机 构的多数成员; 4)母公司在董事会等类似机构中有 半数以上的投票权。
进一步说明:
(1)控制不同于影响:一般来说, 影响的力度要小于控制; (2)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 营政策是控制的主要标志; (3)获取经济利益是控制的主 要目的;
进一步说明:
(4)控制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而 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5)控制是一种权利:判断控制的 标准,在于是否有控制的权利,而不在 于是否实施了控制; (6)从控制中获取的利益不一定以 金额表示,比如避免竞争等。
(三)合并会计报表与合并方式的关系 (简)
(一)吸收合并
只编制股权取得日的合并会计报 表
(二)创立合并
只编制股权取得日的合并会计报 表
(三)控股合并
既编制股权取得日的合并会计报表, 也编制股权取得日后各期的合并会计报表
二、合并会计报表的特点(略讲 )
与个别会计报表进行比较 个别财务报表,是反映单个企业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 报表。 1、反映的对象不同 2、编制主体不同 3、编制基础不同 4、编制方法不同
控制的形式
(1)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 权资本的被投资单位。包括直接 拥有、间接拥有、直接和间接合 计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 权资本。
A公司
100 % B公司(无少 数股权) 45% G 公司 55% D公司(45% 少数股权) 60% C公司(40% 少数股权) 70% E公司(30% 少数股权)
3.少数股权和少数股东损益 少数股权:指非全资子公司中所有者权 益中不属于母公司拥有的份额; 少数股东损益:指非全资子公司在一定 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损益中不属于母公 司的份额。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性质
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1、补充报告论 2、主要报告论 3、难分主次论
(一)补充报告论
认为合并财务报表不过是对母、子公司 提供的个别财务报表的一种有效补充,把合 并财务报表置于辅助地位,简略地对外披露 有关信息,
也称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 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 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的财务报表。 由企业集团母公司根据纳入合并 范围的成员企业的个别会计报表进行 编制的。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 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 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
(二)作用(略) 1.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反映由母、子 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的会计信息。 2.有利于避免企业集团利用内部控 股关系,人为粉饰会计报表的情 况。
进一步说明其特点
与个别会计报表比较,合并会计报表具有如下特 点: 1.合并会计报表反映的对象是由若干个法人组 成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而不 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 2.合并会计报表是由母公司编制的,也就是说, 并不是企业集团中所有企业都必须编制合并会计 报表,更不是社会上的所有企业都需要编制合并 会计报表。 3.合并会计报表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 4.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有其独特的方法。
潜在表决权标准
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
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 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
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需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是否所有能够控制的企业都纳入 合并范围的问题。 关于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可 以概括为“投资+控制”
进一步说明其特点
与汇总会计报表比较,合并会计报 表具有如下特点(略) 编制目的、编制主体、确定编报范 围的依据、编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 较。
三、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控制: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 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 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 新准则中进一步强调了以控制为基础 确定合并范围的基本理念。 除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 单位以外,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 纳入合并范围。
2)关于小规模子公司和特殊行 业子公司的问题:一律纳入合并 范围。
进一步说明:特殊目的主体的合并问 题
判断母公司能否控制特殊目的主体应当 考虑如下主要因素: 1)母公司为融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 特定经营业务的需要直接或间接设立特 殊目的主体。 2)母公司具有控制或获得控制特殊目的主 体或其资产的决策权。比如,母公司拥 有单方面终止特殊目的主体的权力、变 更特殊目的主体章程的权力、对变更特 殊目的主体章程的否决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