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戏曲艺术欣赏优秀课件

中国戏曲艺术欣赏优秀课件

中国戏曲艺术欣赏优秀课件
教学目的
本课旨在通过了解中国戏剧发展 简史,了解归纳中国戏曲的表演特点, 帮助学生提高文学艺术素养。
学习方法
热爱戏剧的兴趣为第一要素 旁学杂收 古代诗词 经典戏剧原作 戏曲频道的曲目 远离肤浅的市场庸俗作品 善于观摩分析相关声像资料
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在经历漫漫千年 的积淀过程中,所凝聚的纷繁瑰丽的美学品质和艺术手段, 更是直接揭示了中国人所崇尚的审美原则和兴趣,在很大程 度上是中国传统精神在艺术舞台上的体现。戏曲在综合了多 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传统各门艺术美学思想的 影响。
元杂剧 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四)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南戏成熟化与规范 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 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剧本曲词典雅,体制庞 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的绝盛 时段。表演日趋成熟,演唱声腔竞相迭现。
明传奇演出
(五)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html长生殿
遵循一个原则美。
(一)中国戏曲起源与形成 西汉百戏陶俑
起源于原始歌舞。 “拊石击石” “致舞百兽” (吕氏春秋 古乐) 汉代 “角抵戏”(颜师古“角 其伎也,相抵触” ) 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有 更浓郁的表演成份。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
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 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 点的“参军戏”。 “唐之参军、苍鹘至 宋而为副净、副末二 色”。(王国维《宋 元戏曲考》)
昆剧《宦门子弟错立身》
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一批 古代戏曲剧本之一。
竞报:谁救了600岁老昆曲?
昆曲名剧:
浣纱记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最 有名的折子是游园、惊梦。 长生殿 十五贯 琵琶记 绣襦记 玉簪记 西楼记 南西厢记 凤凰山 红梨记 艳云亭 金雀记 桃花扇
传世名剧昆曲全本《长生殿》
视频:昆曲长生殿欣赏
视频:昆曲《十五贯》欣赏
周恩来说 :“一出戏 救活了一个剧种。 《十五贯》有丰富的 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 术性。”
昆曲是“活化石” 有极高的技巧
韩世昌、梅兰芳、白云生(从左至右) 演出《牡丹亭》后与周总理在后台会面
于丹点评 《牡丹亭》
从昆曲中我们看到昆 曲内在至情至性、外 在又是载歌载舞的品 性,究竟是我们比古 人更富足,还是古人 比我们更豪奢呢?希 望大家看了昆曲之后 内心能变得从容和柔 软。”
宋杂剧 眠药酸 故宫博物院藏 在民间歌舞、说唱、滑 稽戏有了综合发展的趋 势下,宋代的 “瓦舍” 和“勾栏”里出现了 “宋杂剧”;在宋杂剧 基础上,金代北方出现 了“金院本”,南方出 现了“南戏”。
(二)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形成于南北宋之交温州一带的民间,号永 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 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
体制庞大、曲词通俗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 的基本艺术特征。
( 三)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杂剧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 其右者。关、王、白、马等杂剧作家,使北杂 剧成为一代之文学。
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 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元代,北方形成 “北杂剧”,南 方南戏进一步发 展成熟,戏曲由 此宣告形成。
清代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 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 地方戏的兴起。 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 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 间的竞争者。
昆剧
越剧
京剧
黄梅戏
部分剧种演出统计
二、中国戏曲艺术的欣赏
1、综合性--唱、念、做、打 2、虚拟性 3、行当和程序性
“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昆曲
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 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 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 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 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相距甚远。2001年5月18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 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 质遗产代表作”,共19项, 包括昆曲。
版 吴新雷著《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网络教学环节
/ /wmzh/ 文明中华 /index.asp中国昆曲 /v_show/id_XNTMwMzk1NDg=.
276种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是世界文化宝库 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且许多剧种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6月 10日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在近日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入选数量名列榜首……
一、中国戏曲艺术及其鉴赏
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 “以歌舞演故事”,综合诗、乐、舞演故事的舞 台艺术样式(舞台美术、服装、化妆) 远离生活,超越时空,虚拟手法。
京剧部分脸谱
史依弘(史敏)《百花公主》剧照
一级演员 工青衣 刀马旦 中国戏剧
“梅花奖” 获得者。
参考书目
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王起主编《中国戏曲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周贻白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张庚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