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基础知识业态:一、百货类:零售商场;一般分为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其区别如下:1、传统百货:经营理念:经营商品;经营面积:不大(一般在2万平米以下)经营范围:购物范例商场:中南商业大楼2、购物中心经营理念:经营品牌,提供服务;经营面积:很大(一般在2万平米以上)经营范围:购物餐饮娱乐物业管理范例商场:武汉广场二、量贩店:经营目标:商品与百货的区别:1、百货:一般而言一定有仓库,柜台上只存放少数商品以零售为主面向家庭用户2、量贩量:以仓为店(开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地价比较便宜,交通比较方便)以批量销售为主面向小商贩、企业(一般会引进会员价来进行经营)定价上面会考虑批量的问题(价随量变)范例商场:武商百盛量贩店三、小超市(便民店)范例商场:汉商赵家条店四、连锁店:连锁店的优点:大量进货以争取供应商的最低进价;连锁店可分为连锁零售商场和连锁量贩店,其主要区别如下:1、连锁零售商场:经营方式:以零售为主面向对象:家庭用户定价方面:零售价经营品种:齐全;生鲜熟食很少核算体制:在零售商场没有上电脑系统均为售价核算,上了电脑系统的有一些转为进价核算;配送:各单店独立采购,独立核算(缺陷:不利于集中进货、监控;由于进货批量不足而造成进价无法压制;且在进货环节有漏洞);配送中心只对骨干商品进行配送,其它商品由各单店独立进货;配送中心和单店均设有仓库;范例商场:中百百货连锁公司(中心百货大楼、车站路商场、青山商场)2、连锁量贩店:经营方式:以批量为主面向对象:以会员为主定价方面:零售价、会员价、批量价、组包价管理方面:全条码管理、组包销售经营品种:以食品、小百货为主;很多生鲜、熟食(采用电子秤收银)核算体制:一般而言都会采用进价核算配送:配送中心有仓库,而各分店无仓库;各分店无采购权(要进货全都由配送中心统一进货),统一核算,对卖场封锁进价;(生鲜食品与一般食品的区别为:一般食品没有加工过程,但生鲜、熟食一般均有加工过程;目前我们的系统中没有考虑加工过程,只管总进价金额及总售价金额,以此来计算利润是多少;但以后我们要考虑这个过程)范例商场:中百仓储(唐家墩购物中心、二七购物中心、珞师路购物中心等)商业企业的管理方法:一、传统管理:(一般不用电脑进行管理)三级管理、二级核算(即承包制)例如:商场开业一般分为十几个部门,这些部门由于在传统的商业中缺乏计算机系统的介入,对于有五、六万品种的商场来说,最高领导层不可能对所有的商品进行决策和管如上图所示:三级管理是指管理到柜组;二级核算是指核算到商场蔽病:1、出现部门间的利益冲突;2、利润完成得很好时,部门容易贪污;3、利润完成不好时,部门容易做假帐;目前提倡:一级核算、进销分离(即各商品部不负责利润只负责销售,利润由商场集 中把握)下面将一级核算和二级核算进行一个比较:1、一级核算(引进计算机管理是为了让计算机对单品进行有效的管理,然后提供一个 有效的分析功能) (1)、堵塞漏洞 (2)、员工积极性下降 (3)、决策失误率上升2、二级核算(引进计算机管理作用微小) (1)、有很多漏洞(2)、员工积极性高 (3)、决策比较准确在采用电脑管理以前,两种管理模式下效益的对比图:二级核算、三级管理 一级核算、统购统销在采用电脑管理以后,两种管理模式下效益的对比图:二级核算、三级管理 一级核算、统购统销计算机管理的目的: 1、减少决策失误:提供有效的单品的分析来支持采购管理,销售管理 对库存结构进行分析 2、减少流转失误规范流程提高流转效率3、减少人为损失对采购行为进行监控(对进价、售价的控制及业级方面的考核)、对销售行为进行监控(堵塞收银过程中的漏洞)4、调动人员极积性业绩考核二、连锁百货管理:有两种形式:(1)、第一种方式如下图所示在此方式下,配送中心独立核算,各单店也独立核算;对于集团而言也是二级核算(集团是一个利润中心、各单店也均是利润中心)各单店不独立核算,无采购权,所有商品在配送中心下属子公司进行核算;配送中心为两级核算商业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1、财务核算1)、两种核算体制:售价核算、进价核算;(1)、售价核算:特点:库存与差价根据售价改变而改变;毛利=总销售收入-总折扣手工管理:用综合毛利率算电脑管理:用真正的毛利率算(2)、进价核算:(一般用于电脑管理)特点:库存根据进价改变而改变;管理:用真正的成本核心算(比售价核算更直观)经营方式:一般分为四种:经销、代销、联营、租赁1、 款到发货2、货到付款 3、 帐期 4、 承兑 5、 分期付款 6、 预付款特点:货品在到达商场后,货品的所有权即属于商场,一般而言,供应商不接收退货;进价比较固定;1、部分预付,以后据实结算(按销售结)特点:1、价格可随市场行情改变;2、货品可随时退厂;3、货品所有权属于厂家,库存委托商场管理4、成本代销(即厂家会给出一个成本价,商场定价时在这个成本价上加点,结算时按成本价结算);定价权在商场;二、联营:1、据实结算特点:1、以专柜形式出现;2、从管理角度来讲,厂聘营业员,货品由厂聘营业员管理;3、倒扣代销(即厂家定出售价,商场进行监控,结算时按一定扣率提成),定价权在厂家;三、租赁:1、付固定租金2、商家对其没有任何监控的权利(一般为了形象问题,商场代为收银;结算时将销售额减去租金)特殊情况:对于经、代销的某些商品要进行金额管理(如:针、线类小商品);即入库、销售、盘点等均只进行金额管理,不进行单品管理;联营也可能实行单品管理:(1)不管库存:和一般联营的处理方法一样,唯一的好处 是可以进行单品分析; (2)、管库存:与代销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代销以成 本计算,而联营以倒扣计算;单 品 管 理专 柜 管 理税:进项税:供应商可能是一般纳税人:税率(价外税):17%、13%、10%,0%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一般是6%营业税:税率各种各样的都有(价内税)销项税:商场是一般纳税人交增值税;特殊的是黄金类除交增值税外,还要交5%的营业税;商品编码的分类:商品编码一般分为如下几类:1、单品码:适用经营方式:经、代销财务核算:数量+金额特点:管理库存、一码一价(价格由后台定,前台收银员无权更改其价格)2、统销码:适用经营方式:联营、租赁特点:商场不管理其库存;对于价格则分为两种形式:(1)柜台形式:不定价,允许一码多价,由营业员开票,收银员手工输入其价格;(2)超市形式:定价,一码一价,收银员无权改价(一般用于超市)注意事项:对于联营商品定扣率,对于租赁则扣率为03、金额码:适用经营方式:经、代销财务核算:金额特点:管理金额库存;一码多价(定一个综合手利率;销售后由零售金额反算成本去减库存)-----主要用于小商品或经、代销的散装品4、销售码:销售码是依附于单品码而存在的一种编码,它主要为了解决如下三种问题:一品多原印码:一品多原印码主要指同一柜组且进价、售价均相同的一组单品;如:康师傅方便面,有各种口味,每种口味包装袋上的商品编码均不一样,如果都按单品进行管理分开进货、出售,容易将商品弄混,最后造成库存不准、为解决此问题而采用一品多原印码;方法为:选定一个作为核算码(用于进货、记帐等),在商品资料中录入,然后将其它码作为一品多原印码录入;则后台只需按核算码入库,而前台无论用何种编码销售均可(电脑系统会自动减核算码的库存);优点:管理库存方便、准确性高缺点:无法区分哪种口种销售好如果采用单品管理由优缺点和上面相反一品多包装码:主要用于商品有多种包装的情况;例如可口可乐可以一听出售,也可以一箱(24听)出售,但箱装码和听码不一样且卖出一箱要减去24听的库存;此时可以采用一品多包装码;可由商场定价,但差价部分由商场承担组装码:主要用于商场的促销,即将不同的单品码捆在一起用另一个商品编码出售,但销售金额核算至各个单品上;可由商家定价;但差价部分由商场承担商品的属性:(一)、进行商品编码的重要概念1经营方式:商品经营方式定义规则表如下2最小销售单位:商品零售的最小单位及与之对应的最零售价、进价。
如:卫生卷纸,在商场中最小的销售单位为“提”,因此以单位定义时使用“提”作为商品单位,按“提”进行商品进价与零售价的定价。
在进货时供应商可能习惯用“箱”计算进货数量和进价,但由于它的最小销售单位是提,商品进价、售价均要换算成以“提”为单位的最小销售单位。
3商品属性说明(1)商品编码:商品的唯一性定义。
有原印条码的商品使用原印条码作为商品编码无原印条码的商品使用采用自编码,自编码按照商品部由系统生成流水码。
超市单品类商品采用12+1位的长码作为商品自编码;金额控制码商品采用5位码作为商品自编码。
联营租赁柜商品采用6~13位的自编码(一般采用短码),但必须保证专柜商品全部短码编码长度一致。
(2)商品编码类别:编码类别有三种,单品码、金额控制码、和统销码。
经代销商品:单品类经代销商品的商品编码类别使用单品码。
经代销商品:无标准含量,采用电子称销售的商品其商品编码类别使用金额控制码,商品自编码长度5位代售商品:使用单品码。
联营单品:使用单品码联营专柜和租赁柜商品:其商品编码类别使用统销。
(3)品名与规格:每个商品的名称不允许有重名,它由“品名+规格”组成。
商品命名规范如下:商品品名规范制度(1) 品名=品牌+主属性+特性+规格/型号+(产地)且不超过10个汉字例:漂柔洗发水油性200ml其中:品牌=漂柔主属性=洗发水特性=油性规格=200ml当以上四种属性还不足以区分商品时,可加上产地,例:长沙辣花萝卜和北京辣花萝卜(2)品名可由柜长在验货后负责填写;(3)老商品无须重新命名,新商品按规范命名;(4)要求所有地方的商品品名必须和电脑清单上的品名一致。
(5)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只相当于半个汉字的长度。
(4)单位:它指最小销售单位,即最小销售单位的单价对应某种含量与单位。
如:卫生卷纸,在商场中最小的销售单位为“提”,因此以单位定义时使用“提”作为商品单位。
在进货时供应商可能习惯用“箱”计算进货数量和进价,但由于它的最小销售单位是提,商品进价、售价均要换算成以“提”为单位的最小销售单位。
(5)进价:在最小销售单位原则下的进价,该信息记录的是商品的最后进价。
(6)零售价;在最小销售单位原则下的零售价。
(7)商品类别:商品的自然属性。
(8)供应商:该商品的供货商,经代销商品允许一品多供应商,当一品多渠道供货时,商品编码不变。
(9)会员价:在最小销售单位原则下的会员价。
(10)批发价:在最小销售单位原则下的批发价(11)经营方式:经营方式从商品定价、商品管理细节和库存管理三方面区分,包括经销、代销、代售、联营单品、联营专柜.租赁六种。
经销:零售价通过进价顺加定价、商品实行单品管理、要求进行库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