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试题地球运动(有答案)

高中地理试题地球运动(有答案)

右图中的外圆圈表示30°纬线圈,O为海洋,∠AOD=75°。

1.若劣弧AD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当地地方时)是()A.21时30分B.20时30分C.19时00分D.18时30分2.若劣弧AD表示2007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2007年2月28日,则北京时间为()A.2月28日13点B.2月29日13点C.3月1日1点D.2月28日1点3.当图中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B.影响我国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寒潮C.成都必定处于下半夜D.B地一定处于白昼4、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A、29日12点05B、30日11时55分C、30日12点05分D、31日12点05分5、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1100E,400N)比乙地(1150E,300N)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A、日出早28分钟B、日出早56分钟C、日落迟20分钟D、日落迟48分钟图1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为昼弧,=α等于20°6.此时,太平洋标准时间为A.13时40分 B.22时20分 C.10时 D.9时40分7.此时,过地心与M相对应的点的昼长为A.9小时20分 B.10小时40分 C.13小时20分 D.14小时40分当整个东半球正好进入夜半球时,某科学考察船上直立的桅杆的影子不见了。

8.其地理位置可能是………………()A.0°,110°W B.0°,70°E C.23°26′N,20°W D.23°26′N,160°E9.此时的日期可能是………………()A.6月22日左右B.12月22日左右C.春分日D.夏至日10.此日以后,有人看到太阳总在南方,自己的影子也总在南方,一直持续近半年。

此人的位置在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右图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中心点为北极点ANB为正三角形。

11、若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阴影部分为1月8日,则北京时间为……A.7日0时B.7日16时C.8日16时D.8日8时12、此时,一艘由伦敦驶往上海的海轮正途经北印度洋海区,船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天,正午桅杆影子朝正南方向B.这一天,船员经历的昼长于夜C.这一天,船在行驶过程中顺风顺水D.这一天,日出时间堪培拉比上海早13、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下列问题。

(16分)(3)如果有一架飞机沿着晨昏线从A飞到C,其飞行方向是(5)此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是(6)此日过后,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7)此时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

16.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17.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项选择)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 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 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D 各地都无四季变化E 无大气环流现象F 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18.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七)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7分)19.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20.此时,900E的区时是月日时,北京时间是时。

21.此时,赤道下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22.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23.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多项选择)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E.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F.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两分日6:40 18:40 50°夏至日5:10 20:10 73°26′冬至日X Y 26°34′24)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25.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100°E、50°N B.110°E、40°N C.125°E、40°N D.130°E、50°N26.该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洪涝B.荒漠化C.酸雨D.地震27.下图甲图中曲线ABC的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1)此时日期为,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2)此时北京时间为时;(3)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的分界线是、此时新的一天在地球上占。

(4)乙图中虚线小圆为极圈,在乙图中,画出此时的晨昏线,并标出夜半球。

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读图判断28.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朝向A分别朝北、朝东B.分别朝南、朝西C.分别朝西、朝南 D.均朝北29.在一月,该地区各朝向墙面上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以A.东南向最高 B.南向最高 C.西北向最高 D.西向最高30.在七月,该地区昼长夜短,基本上符合图2示意的A.① B.② C.③ D.④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31、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7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 2007年3月1日19时B. 2007年3月12日8时C. 2007年2月28日21时D. 2007年2月28日19时32、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

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 8~9时B. 14~15时C. 15~16时D. 20~21时33、总部领导在北京盛夏时节乘飞机直航至某海外分机构考察,到达时当地正值冬季。

此海外分机构位于A. 底特律B. 利雅得C. 东京D. 悉尼我国甲地中学生与南半球乙地中学生相约在同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分别绘制成图(右),并且甲地学生发现此日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小。

据此回答34.判断观测的这一天最有可能的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35.乙地位于甲地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地理学上的所谓“对趾点”,是指地球上过地心的一条直线与地面相交的两个点。

已知P地(67°W)和Q地(24°N)是对趾点36.P、Q两地始终相同的是()A.地方时B.正午太阳高度C.昼夜长短D.自转线速度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

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37.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B.甲、乙两地的地方时相同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的D.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38.该地图的比例尺为()A.1:24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C.六十万分之一D.1/600000039.下图“4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随影部分为黑夜),表示乙地的是()双项图9中ab、df线段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某日晨昏线,读图回答。

40、该季节可能发生的情况有: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B.澳大利亚西南沿海炎热干燥C.华北平原小麦在田间生长D.南亚地区正遭受洪涝灾害41、关于图9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①③②④B.①地在④地的东南方,②地在③地的西北方C.①地位于西半球,②地位于东半球D.此时②地的日期比③地晚一天右图为某节气晨昏线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4.此时北京时间为:( )A.星期六5时B.星期日5时C.星期六23时D.星期日23时5.正常年份,此日前后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B.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伏旱C.夏季风南撒至长江以南D.华南地区雨季结束如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6-7题。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A. 70°E,0°B. 90°W,0°C.90°N,0°D. 180°E,0°7.若该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3月5日,则P点时间为()A.3月5日6时B.3月6日6时C.3月5日12时D.3月6日12时下图中心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1日。

8.SA的经度是()A.600E B600W C.1800 D.009.此时下列地区的时间是()A.SA的地方时是3月22日24时B.SB的地方时是3月21日24时C.北京时间为3月22日12时D.伦敦时间为3月21日6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