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8财政与税收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8财政与税收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规范练8 财政与税收一、选择题1.(2021·北京模拟)下表是2021年1—5月我国财政收支部分数据。

注:2021年一季度,我国GDP为249 310亿元,按同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

2021年,我国减税政策充分保证制度性减税政策的持续性。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①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②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③只有保持财政赤字才能持续促进经济的发展④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1·广西岑溪模拟)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3年,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原则上均实现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

对尚未实现“一卡通”方式发放的省份,鼓励其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补贴资金。

这一做法有利于( )A.增加财政补贴资金筹措渠道,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B.促进财政在惠民惠农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C.改变财政补贴资金投入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D.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补贴资金落实到位3.(2021·浙江舟山模拟)国家财政关乎“国家账本”,涉及国民日常。

2021年国家实施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减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对非刚性和非重点的会议费培训费等财政支出压缩、增加教育养老医保支出等措施。

如果对上述举措撰写一份采访稿,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标题的是( )A.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B.优化财政收支,促发展惠民生C.紧缩财政支出,促进国内循环D.运用金融杠杆,优化结构裕民4.(2021·云南昆明三模)2021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从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规范预算支出管理、增强财政预算完整性、增强预算约束力、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24条具体的改革措施。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①是基于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②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更加高效的财政预算管理③有助于政府拓展职能,自觉接受监督,防范风险④促使政府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保证节用裕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1年12月8—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下列能体现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路径的是( )①发行国债→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②降低利率→减少财政收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促进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创新④降低税收起征点→减少财政收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模拟)在发展民生中赢得民心、在凝聚民心中求得更大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强调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下列有利于直接改善民生的措施是( )①继续推行结构性减税,推动小微企业发展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④增强财政支出力度,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21·广东湛江二模)广东省财政厅表示,2021年预算编制确保教育、科技、“三农”等重点领域支出“只增不减”,民生支出1.25万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党政机关将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腾出资金全部统筹用于保障基层运转和民生领域等重点支出。

这一财政支出安排旨在( )①盘活各类资金资产,拓宽财政收入来源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③织牢民生保障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④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弥补市场调节缺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1·湖北学业考试)近五年来,我国财政赤字基本情况见表。

注:财政赤字通行的国际警戒线为3%,2020年全球平均赤字率为9.9%。

由表我们作出的推断可以是( )①经济规模扩大,财政赤字也会逐步增加②特定时期财政赤字超警戒线的风险可控③财政赤字率高低不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④财政赤字规模影响财政支出方向和比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21·浙江金华模拟)2021年4月,国家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出台“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开发机构、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进口中国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这体现了( )①我国推动投资便利化②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③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④通过税收政策助推科教兴国战略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0.2021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指出,以环保税、资源税“多税共治”,以系统性税收优惠政策“多策组合”的绿色税收体系框架构建形成。

其中,环保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正向激励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机制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正视环保工作,加大税收激励②促进绿色发展,提高发展质量③改变缴税预期,推动环保技改④推进绿色生产,实现节能减排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11.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征税对象发生改变的是( )A.某高科技产品进口税由10%降低为3%B.由向企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征收增加考虑家庭赡养、抚养因素D.同一货物多次进口,由按次征税改为汇总征税12.(2021·辽宁大连模拟)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不仅提高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了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而且采用综合征收方式。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更加人性化,真正实现了“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这有利于( )①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更加关注社会公平②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③避免重复征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④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3.(2021·山东德州期中)“不敢放”“贷不到”“信息不对称、手续多”等问题曾是某省企业的融资痛点。

近年来,该省税务部门积极打造政府主导、部门与金融机构多方参与合作的银税互动新格局,依托全省银税互动平台,共享企业涉税信息和各类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为税、企、银三方铺路搭桥,让企业纳税信用“金名片”顺利兑现“真金白银”。

税务部门对于诚信纳税的企业给予了多方面的优惠待遇,对于不诚信的纳税人则实行联合惩戒机制,依据纳税人日常纳税记录,从优良信用到不良信用,将企业纳税信用级别分为A、B、M、C、D级,实施分类服务和动态管理。

这一举措让纳税级别低的企业处处受限。

结合材料,运用“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税务部门的做法对国家财政影响的传导过程。

14.(2021·河南郑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二与2020年特殊时期的国家财政政策相比,2021年更倾向于常态化,但与2019年相比,2021年的国家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2021年财政赤字率安排3.2%,专项债额度达3.65万亿元,同时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财政的主要表现即扩大赤字和减税。

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主要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

与此同时,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大力盘活存量资金,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支持地方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家财政相比以前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项要求:一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二要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大预算公开力度,精简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办理流程和手续。

三要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8财政与税收1.D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未体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②符合题意,结合题干图表中2021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国税收收入的数据,可知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③错误,“只有保持财政赤字才能持续促进经济的发展”说法绝对;④符合题意,“2021年一季度,我国GDP为249310亿元,按同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

2021年,我国减税政策充分保证制度性减税政策的持续性”,全国税收收入增长,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2.D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与增加财政补贴资金筹措渠道无关;B项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C项错误,材料所述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并没有改变财政补贴资金投入机制;D项正确,依据题意,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对尚未实现“一卡通”方式发放的省份,鼓励其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补贴资金,这一做法有利于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补贴资金落实到位。

3.B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B项符合题意,2021年国家实施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减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对非刚性和非重点的会议费培训费等财政支出压缩、增加教育养老医保支出等措施,这些措施涉及财政收支、关注民生,因此最合适的标题是优化财政收支,促发展惠民生;C项不符合题意,题中政策并没有紧缩财政支出;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财政政策,而不是运用金融杠杆。

4.A 解析①②正确,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基于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更加高效的财政预算管理;③错误,政府职能法定,“政府拓展职能”说法错误;④错误,材料所述与“政府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无关,“保证节用裕民”说法绝对。

5.B 解析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发展,①传导正确;降低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与题意不符,②不选;通过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创新,③传导正确;降低税收起征点,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减少财政收入,且降低税收起征点不属于积极财政政策,④错误。

6.D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继续推行结构性减税,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并不能直接改善民生;②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减少人民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当前消费,因此可以直接改善民生;③不符合题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不能直接改善民生;④符合题意,“增强财政支出力度,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可以减少人民的支出成本,因此可以直接改善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