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知识点专项《音序查字法》通用版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知识点专项《音序查字法》通用版优秀教学设计

《查字典的方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专题选自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拼音查找知道读音但不知道字形的生字。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拼音,并且也接触过了音序字母,在此基础上学习拼音查字法。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或集中时间短,所以需要将教学重点进行整合与集中,清晰地显示方法步骤的脉络。

三、教学目标分析熟练掌握拼音查字法,利用音序查找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拼音查字法这种查字典的方法。

难点:熟练应用拼音查字法查找生字。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板书“赢”字,出示未学过的复杂生字,提问学生:“这个字读什么?”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会写的字该怎么办呢?——查字典!(二)学习查字典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知道这个字的读音,但是不知道它的写法,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我们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小伙伴——字典了。

知道读音但是不知道这个字的字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拼音查字法。

拼音查字法就是通过汉字拼音来在字典中进行查找的方法。

以餐厅的餐为例,方法步骤如下:1、翻到字典中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确定餐的音序——C2、找到音序C列表下的can音节,确定页码——423、翻到对应页码,找到对应生字(三)、步骤小结:(1)·确定所查字音序(2)·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3)·查找该字拼音音节(4)·根据音节确定页码(四)、作业练习(1)·用拼音查字法查找“输yíng”的“yíng”字在字典上的页码和写法。

(2)·用部首查字法查找“蓟”字在字典上的页码和读音。

六、教学反思:本课专题主要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教学时间短,需要更加集中教学内容。

本教学欠缺之处在于,对字典查找方法的步骤阐述不够清晰,逻辑稍显混乱。

此外,作业设计不合理,作业练习应该设定在每一种方法讲解完毕后,即拼音查字法讲解完毕后立即安排练习查找某字拼音,这样作业安排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看懂图意,知道图所表达的意思。

2、能够合理展开想象,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讲述图画的内容,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

3、能够把看到的内容写下来,格式正确,标点使用正确。

教学重点:1、能够看懂图意,知道图所表达的意思。

2、能够合理展开想象,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讲述图画的内容,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

3、教学难点:能够把看到的内容写下来,格式正确,标点使用正确。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看图写话。

二、复习句式:(课件)1、①小牛吃草。

问:谁在干什么?②小牛在草地上吃草。

问:和上一句比,多了什么?谁在哪干什么?③牛在()吃着()的草。

问:谁会填空?这是什么句子形式?2、①晚上,全家人都在看电视。

问:什么时间?说的是谁?在干什么?这是什么句子形式?②(),()在()问:谁会填空,说一说。

说说句式。

3、我们说话时,要说完整的话,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

三、新授:1、出示图片:你看到什么了?2、我们观察图片应该要注意什么?(按顺序观察,抓重点、看全图)3、先看看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花草树木、河水、小鸟4、自己按顺序试着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5、大家再看图,图上主要画的是什么?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6、谁来说一说,他俩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互相说一说把。

四、你能连起来说一说整幅图的意思?提示:先说季节、景物描写;再说谁和谁在哪干什么;最后说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要求:合理展开想象,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讲述图画的内容。

五、写一写:1、先讲格式要求:开头空两格,下一行顶格写。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动笔写一写。

3、指名读一读,评一评哪些的好?六、总结与反思:小结:看图写话要注意:能够看懂图意,知道图所表达的意思。

展开合理的想象,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讲述图画的内容,说完整话。

能够把看到的内容写下来,格式正确,标点使用正确。

微课《改拟人句》教学设计语文新课标中对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的修辞进行了要求,提出“需让学生在具体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在将一般句子改成拟人句的过程中,把握不准,容易与比喻句混淆,出错较多。

针对这一问题制作此微课视频,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由一般句子改成拟人句的方法二、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一般句改拟人句的方法,和比喻句的区分。

二、教学过程欢迎来到我的微课堂!对于小学生来说,将一般句改为拟人句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很多同学很容易将拟人句改为比喻句,那么如何区别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句。

(课件出示)一阵风吹过,荷叶在摇摆。

(改为拟人句)在将这个句子改为拟人句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这样改的:1.一阵吹过,荷叶像人一样,左右摇摆。

2.一阵风吹过,荷叶像人一样向我们招手。

3. 一阵风吹过,荷叶在向我们招手。

哪一个对呢?当然是第3个对。

那么第1、2个错在哪,我们该怎样把一个简单的句子改成拟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拟人句。

(课件出示)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写人的动作、神态、心情的词语。

如:一阵风吹过,荷叶在向我们招手。

句中的“招手”本来是写人的动作,这里用在写荷叶这种物上了,把荷叶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

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大家注意,这里是当做人来写,而不是比做人。

很明显前两个句子把荷叶比做了人而不是当成人来写。

那么具体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以刚刚的句子为例。

1、比较两个句子,引导发现不同。

(课件出示)原句:一阵风吹过,荷叶在摇摆。

拟人句:一阵风吹过,荷叶在向我们招手。

我们很容易的看出原句中的“摇摆”换成了“在向我们招手”。

这两个动作都是描写句子中的“物”—荷叶来写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据想象把“物”的动作替换成人具有的动作,这就相当于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也就把一般句子改成了拟人句。

2、总结出步骤(1)找到要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的“物”。

(2)确定原句中描写“物”的动词,然后将其替换成人具有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的动词。

大家注意,这里是替换而不是比作!(3)整理句子,使其通顺。

练习:判断以下句子是拟人句吗?(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3)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4)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很明显,1、3两句中,“笑弯了腰”、“尽情的跳舞”可以看出,把花儿、雨滴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句。

练习:1.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翩翩起舞)2.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探出了头)3.早晨,几只小鸟在树枝上叫着。

(欢快地唱歌)《学习缩句》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缩句的概念、注意事项2、掌握缩句的要求和常用的缩句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缩句的方法技巧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能把这两个句子说得更具体?(黑板上出示两道扩句题)(1)燕子掠过湖面。

(2)颐和园是个公园。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板书:(机灵的)燕子(斜着身子)掠过(平静的)湖面。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像刚才这样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就是扩句。

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这是我们低年级时常常练习的题型。

(教师完成扩句的简笔画)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题型——学习缩句(板书课题),谁来猜猜,什么是缩句呢?学生猜测,教师不给予评价。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过渡)到底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现在看一段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语言创设情境:一天,大头儿子放学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家,这天的语文考试又没考好……3、播放微课《学习缩句》,学生观看。

(三)合作学习,交流收获1、(过渡)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想大家的收获一定都很大吧。

我们分合作小组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2、合作小组开展交流活动,要求:(1)说出自己收获的缩句的知识或方法技巧;(2)提出不懂的地方,大家帮助。

3、组际间开展交流活动:有没有通过组内的交流大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若有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组际间来解决)(四)梳理方法,练习反馈1、(过渡)通过小头爸爸的讲解和小组的讨论学习,大家收获了不少,让我来考考大家,是不是都真正掌握了。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进行知识方法的梳理:(1)什么是缩句?(让学生完善板书:给简笔画配上箭头和“缩句”的文字)(2)缩句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方法——抓主干)(3)缩句要去掉哪类词?(板书:技巧——去修饰、限制词)(4)缩句要保留哪类词?(板书:——留时态、否定、语气词)3、看来同学们都学得不错,最后,老师还有一个温馨提示:完成缩句后,一定要连起来读一读,是不是完整通顺的句子,有没有改变原句的意思。

4、学生完成练习题(下发题单)(1)高高的柳树悄悄地长出了翠绿的新叶。

(2)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3)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我们在学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

5、利用实物投影仪反馈练习情况并订正评讲。

(五)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学得很不错,较好地掌握了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不过,在缩句中我们也不要硬套方法,而要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进行缩句。

通过缩句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了。

板书设计:扩句缩句方法——抓主干去修饰、限制词教学反思:缩句是小学阶段常常遇到的一种题型,掌握好缩句的方法,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利用微课)、小组合作学习、学练结合等教学方式。

引入部分,采取温故知新的方法,从复习扩句开始,通过简笔画的方式,从扩句的概念过渡到缩句,让学生对缩句和扩句之间的关系有个形象的认识。

在新知的学习部分,如何将缩句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呢,我设计了一段微课,创设了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交流的一段场景,将缩句的知识、方法和技巧贯穿其中,以避免知识传授的简单枯燥。

这段微课的运用可以说是本课最大的亮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