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8.格氏试剂是重要的有机试剂,下面是CH3CH2MgBr的制备过程。
原理:CH3CH2Br+Mg CH3CH2MgBr
注:该制备实验需在绝对无水、无氧的环境下进行。一般不易发生,常需引发剂,引发后,反应剧烈且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副反应(偶联反应)的发生。
(一)试剂的预处理
(1)乙醚(沸点:34.5℃,密度为0.714 g/cm3,混有过氧乙醚、少量水)的处理:
(3)将处理好的Mg屑和无水乙醚依次装入c,将溴乙烷和适量无水乙醚注入_______(填图装置代号),打开旋塞滴加适量药品后用热风枪对着c进行加热,最初无明显现象,向c中加入几粒碘,观察到c中物质迅速沸腾,停止加热并在c周围加冰块,同时将a中药品全部加入c,回流半小时,过滤除去未反应的Mg屑,既得格氏试剂的乙醚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Y、Z均由乙二醇分子间脱水形成
B.超分子W中存在着氧原子与Li+的静电作用
C. X和Na+、K+均能形成稳定结构
D. KMnO4氧化甲苯实验Fra bibliotek引入的冠醚Z作反应物
11.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变化可以用电导率传感器来表征。某实验人员向盛有100 mL0.01 mol/LAgNO3溶液的检测仪中逐滴加入0.1 mol/L氨水,图是随氨水加入电导率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解错误的是
A.氯苯和苯酚均属于芳香烃
B.苯酚中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氯苯中Cl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C. —Cl与—OH均能使与其处于邻、对位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D.苯环连接—Cl与—OH后,均使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变得更容易
15.甘油硼酸是一种一元有机弱酸,可简写为HM。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HM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 、pH、中和率(中和率=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淘洗”朱砂矿的目的是富集
B.磁铁除铁过程是物理变化
C.焙烧时宜选用金、铜等器皿
D. Hg蒸汽有毒,这一过程需要通风
14.研究表明,不同原子或原子团会对苯环发生取代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取代基的进入位置产生影响。下图是氯苯和苯酚发生一取代时的能量轮廓图(分别与苯作参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过氧乙醚的检验:取少量样品与酸性KI-淀粉试纸一起振摇,出现_______现象,说明其中含有过氧乙醚。
②除过氧乙醚:将乙醚转入_______(选填下列仪器代号)中,
A. B. C. D.
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充分振荡,静止分层,_______(填具体操作),除去水相,转移至蒸馏装置中蒸馏,收集_______℃馏分。
(1)Fenton氧化主要去除COD和氰化物,其中除氰化物的反应为:CN-+H2O2 CNO-+H2O;机理如下:
步骤一:H2O2 2HO·
步骤二:CN-+_______→CNO-+_______
请用合适的微粒符号补全步骤二的反应方程式,需配平_______。
(2)在实际工业生产中,Fenton氧化这一步可通过_______来代替(填代号)
A.曝气B.硫化沉淀C.离子交换
(3)在探究Fenton氧化的最佳条件时发现,随着n(Fe2+):n(H2O2)和pH的变化,COD和氰化物的去除率如图一和图二所示:
①最有利于该工艺过程的n(Fe2+):n(H2O2)=_______。
②请结合Fenton氧化机理阐述随pH的增大COD和氰化物的去除率下降的可能原因_______。
(4)已知还原步骤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r (Ⅵ)发生还原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若25°C,KspCr(OH)3= 6.3 ×10-31,若调节pH为10,Cr3+是否沉淀完全?试通过计算加以说明_______。
(6)“膜过滤”步骤微粒过膜与拦截示意图如下:
根据各种分离膜能达到的效果(如下图),该过程可选择_______膜(填代号)。
(2)该反应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的历程和相对能垒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回答:
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合成反应速率最快的途径为_______(填“C1”、“C2”或“C3"”);
②理论投料量:醇烯比(乙醇和异丁烯的物质的量之比)应稍大于1,理由是_____;但实验表明,乙醇过多会造成该合成反应单位时间内产率的下降,下列说法正确且能合理解释上述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填代号)。
C.每生成1 mol Al2(C2O4)3,有6 mol电子流过负载
D.随着反应进行,草酸盐浓度大幅减小
5.下列叙述及相关解释有错误的是
A.氯气能使鲜花褪色说明氯气有漂白性
B.[Cu(NH3)4]SO4·H2O在乙醇中溶解度小于在水中溶解度是因为乙醇的极性弱于水
C.CFClBrI (氟氯溴碘甲烷)存在同分异构体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A.当CaO的质量不再变化时,表明该反应重新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扩大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O2的压强一定小于P
D.常温常压下CaCO3的分解反应一定自发
9.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错误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1-溴丁烷消去产物
向圆底烧瓶中加2.0gNaOH和15 mL无水乙醇,搅拌,再加5mL 1-溴丁烷和几片碎瓷片,微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①比较a点v正和v逆:v正_______v逆(填“>”“<”或“=”);
②60℃以上,空速对异丁烯转化率几乎没有影响 原因是_______;
(4)经测定在反应过程中还伴随IB的二聚反应:2IB(1) →(IB)2(1) (反应II,快速平衡,转化率不受条件影响),若T℃醇烯比为1,平衡时异丁烯转化率为α,其中有2%发生了二聚反应,求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x(用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表示)_______(列含α的计算式,不化简);恒温恒压下,充入惰性溶剂,反应I将_______移动(填“正向”或“逆向”),新的平衡建立后,IB与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比较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D. 0.1 mol Na2O2与足量S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NA
3.X、Y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基态原子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可形成化合物甲:Y-X- X- X-Y (“-”代表化学键,但不确定是单键还是双键),且分子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X、Y形成的化合物甲不可能为直线形
A.乙醇过量,生成物含量下降
B.乙醇浓度增大能同时加快合成速率和分解速率
C.乙醇比IB更易被催化剂吸附,占据催化剂表面减慢合成速率
D.乙醇稀释了IB和ETBE,使平衡逆向移动
(3)在醇烯比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空速,单位时间内异丁烯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空速: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催化剂的流体体积;主要用于衡量原料与催化剂接触时间,空速越大,接触时间越短,单位h-1)。
B. 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二元弱酸
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Y<X
D. Y和氢原子形成的10电子分子与10电子阳离子比较前者键角大于后者
4.图是碳呼吸电池(仅转化空气中的CO2)工作原理示意图,已知Al2(C2O4)3难溶于水,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O2+2e-=
(4)实验过程中在c周围加冰块,目的是_______。
③除水:将经蒸馏获得 乙醚注入棕色试剂瓶中,压入钠丝,盖上有毛细管的瓶盖。压入钠丝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
(2)试剂Mg的处理
将Mg片碎屑用10%盐酸洗刷、抽滤、丙酮冲洗,真空干燥,N2保护。
请回答:不用镁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任答一点)。
(二)格式试剂的制备(电磁搅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
D.Na与乙醇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是因为乙醇中羟基与推电子基团相连
6.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或方案可以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在铁上镀铜
B.用图乙加热金属钠观察钠燃烧的现象
C.用图丙验证氧化性有:Cl2>Br2>I2
D.用图丁进行酸式滴定管排气泡操作
A.AB.BC.CD.D
7.硅胶吸附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常用作干燥剂。在其中添加CoCl2可使其指示吸水量的多少来决定硅胶是否失效,原理如下:CoCl2(蓝色)=CoCl2·6H2O(粉红色),失效的硅胶可加热再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碳纳米管可以看成由石墨片层卷成的,属于胶体。
C.钢铁表面覆盖搪瓷也是一种金属防护方法
D.酸雨主要是指pH约为5.6的降水,其中溶解了大量CO2
2.下列有关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熔融的KHSO4中含有离子总数为3NA
B. 40 g SiC(与金刚石结构类似)中Si-C键的数目为4NA
C.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2.4LH2,转移电子数为2NA
A.当硅胶变粉红色说明硅胶失效了
B. SiO2是酸性氧化物,硅胶可干燥HF和Cl2等酸性气体
C.失效的硅胶再生时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
D.当硅胶遇到大量的水分子时,与硅羟基形成了过多氢键从而失去吸附力
8.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 CaCO3发生分解反应:CaCO3(s) CaO(s)+CO2(g) ΔH>0,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为P。当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
褪去,有1-丁烯生成
B
检验硫酸厂附近空气中是否含有SO2
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气样品慢慢注入盛有品红的同一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