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模专项方案专家论证

高支模专项方案专家论证

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1)第二节工程概况 (1)一、工程基本概况 (1)二、高支模的选型 (1)三、高支模设计 (2)四、高大支模工程要点分析及总体规划 (3)第三节施工计划 (6)一、施工进度计划 (6)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7)三、施工准备 (8)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 (8)一、工艺流程 (8)二、支撑搭设施工方法 (8)三、模板安装 (14)四、混凝土浇筑 (15)五、支架及模板拆除 (16)六、成品保护措施 (17)七、高支模支撑系统质量验收 (17)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4)一、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网络图 (24)二、安全文明施工 (24)三、检测监控 (26)四、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28)第六节劳动力计划 (32)第七节方案编制,审核人员情况 (33)第八节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情况 (34)第九节高支模计算书 (39)第一节编制依据1、《木结构设计规范》(2005年版)GB 50005-2003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7、《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9、《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件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2010)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3、《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14、《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脚手架支撑体系使用的钢管扣件等配件管理的通知》(粤建质函【2011】796号)15、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16、全套施工图纸17、施工组织设计18、我司相关规定及作业指导书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概况×××××工程含×栋××层生产管理楼、×栋××层通信机房楼、设有1层地下室,地下室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建筑类别为1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建筑耐久年限50年。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25102.08m2,建筑基地面积1802.40m2,地下室建筑面积3796.72m2;本工程高支模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满堂支撑架作为模板支撑。

各责任主体名称二、高支模的选型本工程高支模部分的主要构件使用模板及支撑选型如下表:构件截面尺寸、板厚等数据表主龙骨Φ48*3.6mm双钢管次龙骨70*70mm方木最大跨度8.4m 模板选型900*1800*18mm厚模板大截面梁于地下室顶板,截面尺寸为400×1950mm,其他梁截面最大为400×900。

三、高支模设计1、梁高支模主要参数面板选用900×1800×18㎜模板,内楞分别选用70×70㎜木方, 选用φ14对拉螺栓,外龙骨采用φ48×3.6mm双钢管;(1)梁截面宽度:0.2m-0.4m;梁截面高度:0.5m-1.95m(2)混凝土板厚度:110mm、120m、150mm、250mm;(3)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0.9m(4)横向水平杆步距:1.5m;;(5)梁两侧立杆横距:截面尺寸为400×1950的梁为:梁下3根支撑立杆,间距为450mm;其它截面尺寸的梁为:梁下设置2根承重立杆,间距为900mm;(6)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6mm;(7)第二层龙骨:双钢管,第一层龙骨:木方布置间距为300mm。

梁模板搭设正立面图大截面梁模板搭设证正立面图2、板高支模主要参数(1)板厚110mm、120mm、150mm、250mm;(2)立杆纵横间距: 0.9m;(3)水平横杆步距: 1.5m;(4)扫地杆高度: 200mm;(4)第二层龙骨:双钢管间距为900mm,第一层龙骨:木方布置间距为300mm。

轮扣架模板支撑搭设正立面图可调托撑四、高大支模工程要点分析及总体规划根据上节模板工程信息,本工程高大模板特特征为搭设高度高,地下室有400×1950大荷载梁,无其他跨度大的构件;高大模板支模体系和旁边楼板的支模体系连为一体,且与已浇注砼的结构进行顶紧或抱箍处理,以防止架体坍塌;对于一般模板工程部分的设计和施工,另见《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考虑到该工程施工过程的一些实际情况,本方案如与现场施工有不同时,现场施工应按本方案进行,为与现场相配合,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本方案,但调整的支架的纵横距、步距不得大于本方案,所用的构件材料不可改变,数量截面也不可以少于本方案,调整之后必须同样能保证立杆成行成列形成满堂式搭设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本方案。

第三节施工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定位放线1天------柱体钢筋砼2天-----满堂脚手架支撑搭设5天-----支梁板模2天----绑扎钢筋2天----砼浇捣各1天。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由木工工长先提出所需各种材料计划,如模板、方木、钢管、扣件及顶托等,之后材料人员根据材料计划及施工现场进度计划提前将所需材料进场,并带有质量合格证。

钢管采用外径为 48mm,壁厚 3.6mm的钢管,大楞采用双钢管,小楞采用70mm×70mm 截面木方,模板材料全部选用优质模板,拟采用18mm厚模板,规格0.9m×1.8m。

钢管、木楞、模板的力学性能指标详见高大模板验算书部分。

1、钢管(1)钢管包括立杆、水平杆、剪刀撑、连墙杆、轮扣式立杆、轮扣式横杆等;(2)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3)采用外径为 48mm,壁厚 3.6mm的钢管,最大长度不应超出6.5m,且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控制在25Kg;(4)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的构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碳素结构钢》GB/T 700以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

2、扣件(1)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及其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等;(2)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3)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a、直角扣件b、旋转扣件c、对接扣件3、模板(1)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和可以两面使用等特点。

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

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4、可调托撑(1)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走私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形螺纹第3部分:基本尺寸》GB/T5796.3的规定;(2)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架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3)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三、施工准备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2、在扣件式支撑体系架子搭设前,应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其了解施工工序和安全事项;3、高支模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4、高支模施工必须按照审批的技术方案要求施工,现场有变动,需对方案进行修改,必须经过设计人员进行修改,经过重新审批程序后方可实施。

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一、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定位放线,确定立杆位置→放置垫木→搭设支撑架→安装梁底次主龙骨→安装底模→底模预检、起拱控制→安装侧模→绑扎梁钢筋并经验收合格→侧模次主龙骨→对拉螺栓→安装板底模板→全面检查安装质量验收。

二、支撑搭设施工方法:1、定位放线:板面混凝土初凝达到强度后,应根据施工图,建立控制网,以及引标高控制线,根据已经测好的控制线确定梁柱的位置,并标出立杆搭设位置;2、铺设垫木:为了扩大立杆底部截面的受力面积,保证立杆承截面均匀受力,要在立杆底部铺设垫木;3、搭设支撑架(1)模板支设前将已完成浇捣砼的楼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模板排架支撑体系搭设要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执行;扣件安装节点大样图(2)搭设扣件式脚手架高支模时,立杆间距为0.9×0.9,水平步距为1.5m ,扫地杆离地高200mm ;(3)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横向扫地杆亦应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立杆之间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并与立杆相交处扣接牢固,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其余纵横向水平杆均分别设于立杆同侧,以便斜杆与立杆相交处的扣接; (4)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如下图;500a l a /3l a l ahhAA500l bA-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横向水平杆 (小横杆)纵向水平杆 (大横杆)立杆a l a /34、剪刀撑及拉杆的设置(1)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 ×0.9m ~1.2 m ×1.2m 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 ),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剪刀撑设置立面图(3)应在架体底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相交平面设置,剪刀撑宽度应不大于5m;(4)由于本工程层高在8~10.2m之间,需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如下图示意:5、抱柱装置(1)连墙件应满足安全技术规范(JGJ163-2008)的要求,应在每根柱子上的竖向间距为2~3m设置一个固定结点与建筑拉结;(2)连墙件采用钢管抱柱做法:连墙件与周边柱子拉结成一体,具体布置如附图所示;6、飘板处模板支撑由于本工程部分外围有悬挑长度最大为3300m的飘板,由于该飘板的宽度较大,故在完成飘板的混凝土施工后,如果需要拆除模板,要及时回顶,回顶的方式如下:飘板的回顶依旧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支撑,材料选用70×70的木方通设在飘板底部,支架系统采用Φ48*3.6mm钢管搭设支撑架体,架体钢管顶端放置U型可调顶托,木方假设在U型可调顶托上,调节U型顶托,将木枋与梁底、板底顶撑牢固,U型可调顶托使用长度≤200mm,支撑架体纵向间距为1.5m,横向间距为0.8m,步距为1.8m,下部200mm 高处设一道扫地杆,飘板下方架体每隔4个纵距设置连杆一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