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科技产业园C1,C2栋高支模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施工准备四、工程材料五、高支模支撑架构造要求六、高大支模架体搭设施工七、梁板模板的支设与拆除八、高支模搭拆保证措施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C1,C2栋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一层内的地面为自然粘性土,高程为-1.2m,屋面梁WKL顶面标高为46.15m,跨度为8.4米,板厚为120㎜,梁支撑最大高度达6米,砼强度等级为C30,因楼层较高且屋面梁高度达700㎜,所以模板支撑均采用钢管扣件式的满堂支撑体系。
二、编制依据1、厂房设计施工图;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三、施工准备1、技术管理准备1)在施工前熟悉图纸及相关规范。
2)复核中心轴线位置。
3)施工前由技术部门组织各相关专业的工长、质检以及施工队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各工长及施工队负责人再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交底。
2、安全管理准备建立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现场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负责具体落实,健全各级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四、工程材料1、模板支撑材料均采用外直径60厚5.0的钢管。
2、模板采用厚为18㎜模板,木枋60mm×80mm。
3、顶托。
4、φ12㎜对拉螺栓。
五、高支模支撑架构造要求1、立杆构造要求1)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2)立杆应采用对接接头(严禁采用搭接),且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柱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3)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300,且控制在50㎜以内。
4)严禁将上、下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2、水平杆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以采用搭接。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3、剪刀撑构造要求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度,剪刀撑的接长采用搭接接长,剪刀撑的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的中心点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
4、扣件、顶托、底撑等构造要求1)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扣件螺栓方向尽量一致。
2)扣件螺栓拧紧力控制在45-60N·m。
3)在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
4)抗滑扣件间应顶紧,安装完毕由专职安全、技术人员复核验收。
5)顶托支座位置必须采用两根钢管并排传递承载的方式。
顶托支撑插入长度应以保证顶托支撑稳定及不发生偏移为原则,一般以伸出长度不超过200㎜。
6)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遇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7)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9M、竖向间距2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节点。
5、安全防护平网挂设要求对于高支撑模板支撑架体,在临空一侧采用满挂立网。
水平兜网随周边非高支模区域结构楼层每层铺设。
6、材料要求1)杆件材质要求:钢管应符合国家标准BG/T13293或BG/T3092。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和硬弯,两端面切斜的偏差〈 1.7㎜;壁厚允许偏差-0.35㎜,外径允许偏差〈 -0.5㎜,且必须涂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钢管内外两面的锈蚀深度之和不得﹥0.5㎜,且必须涂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
对于新管还同时必须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和钢管材质检验报告。
钢管上严禁打孔。
2)扣件为杆件的连接件,用可煅铸铁铸造,扣件不得有裂纹,并将影响其外观质量的粘砂、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扣件与钢管的贴和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新进的扣件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
扣件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GB1583,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顶托必须逐个检查,对存在螺纹滑丝等现象的一律不得使用。
方木开裂破损的一律不得使用。
对于高大支模中使用的模板、方木、钢管等材料,使用过一定周期不能确保符合原有力学性能的情况下,要选样做破坏性力学试验,确定能够满足使用承载要求。
六、高大支模架体搭设施工1、搭设施工程序放线→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底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搭设,直至第一步支撑完成→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并随搭设进行设置剪刀撑,逐步向上搭设直至梁板底高度。
2、搭设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梁板的立杆底下用模板垫放,梁纵向方向的立杆间距为间距为900㎜,板下立杆间距为1000㎜。
主梁下沿纵向增加一排立杆,立杆顶用可调支顶,间距为500㎜,并与周边立杆进行可靠连接,设剪力撑,立杆底用220㎜×180㎜枕木垫放,在主梁的两端底的地面为回填土,回填时用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不超过300mm,然后用标准红砖垫实,宽度为24cm,在红砖上纵向放置一根4米长的枕木,枕木一端放在板柱顶,另一端放在原自然土面上,枕木上搭设立杆对梁进行加固(见下图)。
独立柱基础周边2米为回填土,独立柱第一步台阶为3200*3200,柱边的立杆立在此台阶上,并设置剪刀撑,立杆应采用对接,不能搭接。
拉结水平横杆离地面200㎜开始搭设,间距1500㎜,在扫地杆下垫标准砖,间距1米,砖与钢管之间用18mm模板隔开。
梁侧采用横向木枋,间距300㎜;竖向用钢管,间距500㎜,φ12㎜对拉螺栓(穿塑料套管),垂直梁间距为500㎜,沿梁纵向间距500㎜进行对拉。
(1)下面对梁(取1米为计算单元)按梁截面450×800验算地基:每米梁荷载计算:1米钢筋混凝土梁自重:0.45m×0.8m×2500㎏/m3=900㎏/m;模板:(0.45+0.8×2)×0.018×900kg/m3=33.21㎏;木枋:7×0.04×0.08×900kg/m3×2=40.3㎏;钢管:3×2×2×1.9×3.85kg/m=87.8㎏;振动荷载:400㎏;施工荷载:35㎏;每米梁荷载:900+33.21+40.3+87.8+400+35=1496.31㎏/m梁下枕木底荷载:1496.31/(22×100)=0.68㎏/㎝2;自然土面承载力为3.5㎏/㎝2≥0.68㎏/㎝2,因此满足要求,地基稳固。
(2)梁下模板支架计算①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②已知条件:主梁下立杆间距h=50cm;主梁两边立杆间距h=100c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150cm;立杆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由规范JGJ130-2001(2002版)公式(5.3.1-1)N/ψ/A≤f验算立杆的稳定性。
③计算构件的稳定系数ψ:计算构件长细比: λ=L▫ /i;由规范JGJ130-2001(2002版)L▫=h+2a(公式5.6.2)得计算长度L▫=50+2×150=350cm由规范JGJ130-2001(2002版)查附B表B得回转半径i=1.58cm;λ=L▫ /i=350/1.58=222<250;由规范JGJ130-2001(2002版)查附C表C得稳定系数ψ=0.148;④计算立杆截面积A=π(R²-r²)=3.14×(2.4²-2.1²)=4.239cm²;⑤计算轴向力N由规范JGJ130-2001(2002版)公式(5.6.2-1)立杆轴向力N=1.2ΣNck+1.4ΣNq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砼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ΣNck每米梁荷载计算:模板:(0.45+0.8×2)×0.018×900kg/m3=33.21㎏/m;木枋: 7×0.04×0.08×900kg/m3×2=40.3㎏/m;钢管: 4×1.5×3.85kg/m=23.1㎏/m;钢筋混凝土梁自重:0.45m×0.8m×2500㎏/m3=900㎏/m;小计 +)996.61㎏/m根据下图确定梁下钢管立杆荷载为ΣNck=996.61㎏/m×0.375m=373.73㎏。
梁底模板支架钢管立杆平面布置图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ΣNqk 施工荷载 35kg/m;震动荷载 400kg/m;小计 +)435 kg/m;根据上图确定梁下钢管立杆荷载为ΣNqk=435 kg/m×0.375m=163.13kg。
N=1.2ΣNck+1.4ΣNqk=1.2×373.73+1.4×163.13=676.87kg。
⑥由N/ψ/A≤f验算立杆的稳定性N/ψ/A=676.87kg/0.148/4.239cm²=1078.9kg/cm²=107.89N/mm²<f=205 N/mm²满足规范要求。
1示意图1-1剖面图高大支模架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钢管的规格、间距、扣件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搭设过程中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