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

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

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

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

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

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文化认同。

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

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

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

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

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

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

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

2.文化冲突。

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

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

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

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

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

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

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

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

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