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演光影——浅谈油画创作中光影的有意识运用

导演光影——浅谈油画创作中光影的有意识运用

万方数据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的室外冷光渐渐消融在温暖的室内空间中,{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宁静,随意、安详而又富i有诗意的生活气息。

烛光下的神秘——-}立图尔(1593--'-1652)
受意大利卡拉瓦乔影响的拉图尔,在绘i画中也常常追求明暗对照的画面效果,而对;光影的独特表现却使其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i的、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

拉图尔的绘画风‘格十分鲜明,十分注重光与影的二重性,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以及烛光达到的艺术效果令.他欣喜若狂,偏爱夜光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用油灯或一根燃烧的蜡烛作为光源,:这也似乎成为他画作的一种标志,也以此形成了近乎简约的个人风格。

烛光成为作品的:主题和主体,而人们的视线却也因此被烛光:照耀的局部深深吸引,并从中体味到更生动;的生活场景,烛光的呈现和探究已成为拉图i尔“心机”的流露。

强调物象在其照明下的;反映,从而呈现了一种构I冬)的“单纯性”,形.成简洁的轮廓,表现出一种奇特的视觉效果。

美国学者贝蒂・艾德华也曾指出:“要对:光影重新认识,不要客观地观察光和影,而}是主观地观察光和影。

”这种明暗对照不是:对自然光影的被动复制,而是对其规律做主;动的探寻,对光影进行的主观化处理,人工‘性的设计。

成为光影的丰导者,更好地运用;光影这一绘画语言来演绎作品要表现的内;涵,有意识地观察“导演”光影。

自然界光的来源.方向、强弱和影的呈;现似乎都是被动的、不易被画家控制的。

实;则不然,光影的出现不一定符合光学规律,;而是根据创作者本人的主观控制。

高明的艺;术家从不被光影所奴役,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运用它,驱使它,根据主观的各种因素i让光影“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成为其主宰。

;在画布上创作者更为自由、“随意”地改变光影对画面的影响,设计出理想的光影。

比如;在一片沉闷的环境中,一束光线打在主体形;象上,这样则会使主体特别突出,可以起到:强调作者意图的目的,就如安格尔所说:“一幅画的光应该投射和集中在画的全局中最强:烈的地方,这是为使观者的视线引向这个部
倒牛奶的女佣维米尔夜巡伦勃朗
艺术理论II2010・05ll美术大观
分。

”光线引导观者的视线于画面中重点人:j自己从规则中解放出来,用创造的光线,将l
物的身上,成为构图组织的总原则,形成简:.自己实际观察到的光影和符合自身审美心i
洁的画面,起到突出构图藿点的作用,使之;理、观念的标准糅合在一起融入他们的画面}
一目了然,并造成视觉E的节奏和冲突。

“用:.中,使客观的光影与意蕴的光影一致。

光影i
光亮把个别的人物从黑暗的、神秘莫测的空i.的有意识调整也依据已有的审美意象的变化;
间里抓出来”,这种利用光线来突出主体的;而改变。

审美趣味的发展和新的审美趣味的{
构图方式,也让作品中几乎没有什么细节可要求,使得光影这一绘画语素也获得了一种{
被观者孤立地看待,因为它们都为整个作品崭新的发展空间,并根据其审美的发展而不i
的视像起作用,共同构成一个不町分割的整断演变,这样也让光影的审美心理功能更好l体。

在这种主动性之下,根据创作者的需要,{地成为影响画面气氛的艺术语言功能的积极i
有时画面被大面积的黑暗所占据,有时又将:一因素之一。

对光影的这种艺术处理是作者主}
人物部分或全部暴露在强烈的光线之下。

总观审美感受的表达,是视觉审美经验抽象的}
之,这种光线的主观化处理已被作者积极地i呈现,而不仅仅是光线照射原理的表述。

画}
显现于作品中,更好地丰富了画面的效果,j家通过主观的创作理念,并融入自身的情感l
光影的有意识“导演”使得作品更具活力。

;表现,在客观物象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对其重{艺术家从象征的角度和审美心理的角度:构和再构,赋予新的形态和新的意义,成为l
对光影加以调整,在适应创作者的主观要求:.具有审美意象的光影。

的同时,使之在作品中的支配也更合乎情;{绘画中光影的安排和处理都是经过艺术}
理、现实。

主动性的创作者往往不会被客观’家精心设计而完成的,体现出画家处理光影{
的光影所束缚,会从其规律中解脱出来,将,形式美感的独具匠心,是审美心理、观念,体}
现实中的明暗和创作主旨或自身的审美标准.‘验的直接流露,并不仅仅只是现实的一种复}
相协调,最后融人作品中。

在创作者手中,不i制,而是艺术家通过某种情感或理念意图,i
是光影依附于事物,而是事物服务于光影。

;一对客观物象的重构和再构,在这种过程中赋;
在艺术作品中。

光影的设置很容易引起人们{!予物象一种新的具有意向的光影,其作品背i
的情感反应与联想,例如通常情况下对比强:!后可纳绎出类似的艺术风格、审美理想和审;
烈的光影可以给观者以宁静愉悦之感;而较{:美态度,显现出独立的艺术价值。

弱的光影对LI:,贝JJ会产生朦胧而晦暗的感觉,i
给人以忧郁、惆怅之情。

{参考文献:
在通常情况下,观者的眼睛会自然而然;l・f法】安格尔著・朱伯雄译・安格尔论艺术・上海人民出;
地聚焦在较亮的部分,从而使得暗面的内容{;般仕,1980
不那么清晰,这样也就使暗部的某些细节表:{2・蓓蒂。

L‘施莱姆著・郑录高编译・绘画与光・天津人l
现得较为含糊,同时这也会带给观者更多的;}民美术出版社,1983
想象余地。

反之,创作者也可以用此种方法!;3・f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l
来更好地诠释作品所要完成的“象征性”。

i}视觉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随着审美心理、观念的变化。

光影的艺}}4・帕拉蒙编写组・雨木译・现代欧洲绘画教程一光与;
术表现力在创作者的作品中也呈现出不同的:;影・吉林美术出版扯,2001
改变。

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以不同的面貌展r}5・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现,并以人类的审美心理和观念为基础来选:;6・毕沙罗等・西欧五十名美术家7J、传・天津人民美术出i
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形象。

因此,在绘画创}}般社tl唰1
作中,对光影的设置和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i
说也就是对具有审美意义的事物形象的选;{
择。

创作者往往不被现实中的光线束缚,将::杜薇大庆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

…’
‘……一。

‘…’‘………‘
………………—‘……‘L…——
;03'1万方数据
"导演"光影——浅谈油画创作中光影的有意识运用
作者:杜薇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刊名:
美术大观
英文刊名:ART PANORAMA
年,卷(期):2010,""(5)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法]安格尔著.朱伯雄译.安格尔论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蓓蒂·L·施莱姆著.郑录高编译.绘画与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觉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帕拉蒙编写组.雨木译.现代欧洲绘画教程--光与影.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5.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毕沙罗等.西欧五十名美术家小传.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msdg201005023.aspx
授权使用: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hdlgdxtsg),授权号:de95b56f-da59-4e9c-a2f2-9e57001968ab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