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观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2、下列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A、液态氧B、冰水混合物C、干净的空气D、“农夫山泉”矿泉水3、今年我国许多城市已开始使用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4、、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同时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目的是使酒精隔绝空气而灭火D、要达到灭火目的,一定要在隔绝空气的同时,还必须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6、某矿泉水瓶的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毫克/升):Ca~20、K~3、Zn~0.06、F~0.02等。
这里的Ca、K、Zn、F产是指()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7、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
试据下表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金属Na Mg Al Cu Fe熔点/℃97.5649 660 1083 1535沸点/℃883 1090 2467 2567 2750 A.Fe―Cu合金B.Mg―Fe合金C.Na―Al 合金D.Fe―Al合金8、如右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B、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时沸腾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后,油才沸腾9、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有一支温度计,把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上端指在A处,然后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一段时间后,液柱上端指在B处,AB=30厘米。
现把它放在一杯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液柱上端指在离A点12厘米处,则这杯水的温度是()A、36℃B、30℃C、40℃D、24℃10、在CO2、O2、MnO2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A.氧原子B.氧分子C.氧离子D.氧气11、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其中错误的是 ( )1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绿”是指( )A.藻类B.蕨类C.苔藓D.种子植物1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14、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细胞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的B.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C.细胞学说提出了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D.细胞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15、“藕断丝连”,这“藕”和“丝”分别属于 ( )A.营养器官一根,输导组织 B.营养器官一茎,营养组织C.营养器官一茎,输导组织D.生殖器官一果实,分泌组织16、下列关于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其结构是相同的B.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构成C.人体内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来完成某项生理功能D.动物都由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八大系统构成17、下列因素: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③溶质的质量、④溶剂的质量、⑤温度、⑥搅拌与固体溶解度有关的是()A、①②⑤B、④⑤⑥C、③④⑥D、③④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形成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用大理石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一段时间后反应不再进行19、如图所示为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着地球运动看到日全食时,地球运动到()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20、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带电的微粒B、原子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质子构成D、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小微粒2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水受热蒸发1C.液体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D.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22、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镜面变得模糊,过了一段时间,玻璃又变得清晰起来,此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液化 D.汽化23、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A.氧气不足B.温度达不到着火点C.宇宙飞船上温度低D.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24、某同学做“比较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他对实验提出的下列要求中,多余的是()A.取质量相同的蔗糖和食盐B. 取质量相同的两杯水C.两杯水的温度应当相同D. 蔗糖和食盐放入水中后都不进行搅拌25、有一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热得汗流浃背,便决定送牛奶给他喝。
于是,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B..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C.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D..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26、邻居家的小孩病了,只能平躺着不能动,他妈妈无法把药水喂到他的口中;小宇听说后拿着一根吸管过来帮助,他拟采取的下列办法中最佳的是 ( )A .将吸管插入药水中,然后用手堵住上口,提起吸管,将吸管移到小孩的口中,松开堵在吸管上口的手,药水就流入小孩的口中B .用吸管作为杠杆撬开小孩的口,将药水倒入C .用吸管向小孩口中吹气,做人工呼吸D .把吸管的一端插入小孩的口中,将药水沿吸管另一端倒入27、如右图装置的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收集H2(密度比空气小)应从b 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a 口排B. 收集CO2(密度比空气大)应从a 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 口C. 当被收集的气体从b 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a 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 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 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 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8、现对某物质A 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若蒸发10克水析出a 克固体,若蒸发20克水析出b 克固体,若蒸发30克水析出c 克固体。
则下列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a+bB.c=2b-aC.c=2b+aD.c=2a+b29、 小明同学在进行“空气的对流”探究活动时,突发奇想,把两支冒烟的木条放在烧杯上(见图甲)。
他想探究这两支木条的烟的移动方向。
你认为烟会依照图乙中哪一种方式移动?( )30、“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 .参加反应的乙、丁分子个数比为1:131、如图是表示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分别表示 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甲和丙B .乙和丁 c 只有甲 D 只有丙32、某m 克固态混合物中含有KNO3和若干克不溶于水的杂质,将此混合物加入n 克水中,在 10℃、40℃、75℃时观察,充分溶解后的结果如下:温度(℃) 10 40 75未溶固体(克) 261 175 82通过计算回答:(1) m 、n 的值各为____________。
(2)75℃时所得溶液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要在n 克水中恰好溶解m 克硝酸钾即饱和,则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__度。
33、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_____________,而非晶体则没有。
(2)空调中巴车上分别有冷气出口和暖气出口,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冷气出口在 ,暖气出口在 。
(填“上”或“下”)图乙 图甲 蜡烛冒烟 木条 纸板溶解度/g/100g 水0 温度/ C O 20 40 60 80 20 40 60 80 甲 乙34、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1)白磷________(2)2个汞原子______ (3)3个氦气分子_________(4)4个硫酸分子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 35、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
请你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 60℃时,将80 g 甲物质放入100 g 水中,所得溶液是___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为_________g 。
36、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 一种工具。
(1)显微镜有实验室常用的光学显微镜。
(2)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安放、_________、放片、调焦和观察等。
(3)观察字母 “P ”的装片,应用_________眼(选填“左”或“右”)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_________”。
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想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_移动。
(填“左下方”或“右上方”)(4)回忆所做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③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 ④来回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圈。
37、小明从市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
这些汁液是番茄的_________,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2)取另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_________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_______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