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工程测试题

系统工程测试题

系统工程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系统的不确定性越大,则系统的熵越。

2.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

3.系统功能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类、系统功能整理以及系统功能设计评价等四个方面。

4.可靠性是指产品、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完成的能力。

5.从系统状态与时间的关系来看,可将系统分为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钱学森教授提出,系统工程是一门()。

A.经济控制的技术B.组织管理的技术C.现代工程技术D.控制分析和设计的技术2.霍尔三维结构是指时间维、逻辑维和()。

A.知识维B.资源维C.方法维D.能力维3.在互为因果的两个系统中,若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却抑制原因,则称之为()。

A.正反馈B.负反馈C.正相关D.负相关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A.学习和比较B.系统化C.满意化D.最优化5.熵函数在()分布下取得最大值。

A. 负指数B.等概率C.泊松D.正态6.系统的整体属性总是()其各子系统在孤立状态时的属性之和。

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等于7.不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是()。

A.开放系统B.动态系统C. 封闭系统D. 静态系统8.()是指定性表示的希望系统要达到的状态。

A.指标B.标准C.目的D.目标9.系统工程是以()为研究对象。

A.社会B.企业C.组织D.系统10.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并予以转换,产生另一种形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能力,或者说系统与()相互作用的能力。

A.部要素B.外部环境C.研究对象D.目前状态(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其理论概括程度的高低或与实践领域相距的远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A.系统科学的哲学思想B.系统科学的技术科学C.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D.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E.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2. 从系统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自然系统B.社会系统C.人造系统D.无机系统E.概念系统3. 从系统组成要素的属性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物质系统B.信息系统C.概念系统D.实体系统E.生物系统4.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子系统)之间在()上的联系方式。

A.空间B.时间C.质量D.数量 E.总体5.系统结构在整体上的特点是()。

A.稳定性B.层次性C.相对性D.开放性E.目的性6. 控制理论的具体容主要有()。

A.模糊理论B.自适应、自学习和自组织系统理论C.大系统理论D.最优控制理论7.两类有序结构是指()。

A.稳定条件下的有序结构B.非平衡条件下的有序结构C.开放条件下的有序结构D.平衡条件下的有序结构8.进行层次单排序的方法有()。

A.古林法B.和积法C.方根法D.逐对比较法E.评分法9.系统功能设计包括()。

A.系统功能分析B.系统功能分类C.系统功能整理D.系统功能设计评价E.系统功能开发10.系统失效过程大体分为( )三个阶段。

A.早期失效期B.偶然失效期C.报废失效期D.耗损失效期E.完全失效期(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系统功能反映了系统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

()2.系统分析是一种辅助决策技术。

()3.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

()4.系统的环境是指与系统发生作用的各个事物组成的整体。

()5.系统的连锁反应往往呈现出单链式的影响。

()6.冗余是指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手段来完成同一功能。

()7.正确的决策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分析,即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指令性分析。

()8.一般没有贮备的系统多数属于“并联系统”。

()9.现代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多输入和多输出的非线性控制系统。

()10.系统综合的基本思路是“调查——分析——综合”。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举例说明复杂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

2.系统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3.举例说明五率最高定律在实践中的意义。

(六)计算题(10分)对以下的层次结构模型, 1.若C2—P的判断矩阵见下,试对其RI=0.9,,保留两位小数,下同)2.若其它判断矩阵的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见下,A—C:W=(0.10,0.64,0.26)T A CR=0.03C1—P:W=(0.49,0.23,0.09,0.14,0.05)T CR=0.03C3—P:W=(0.40,0.40,0.10,0.10)T CR=0试进行层次总排序。

(七)论述题(10分)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将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实际工作的意义。

系统工程模拟试题(2)(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两类有序结构是指的有序结构和的有序结构。

2.黑箱就是部无法打开并且无法了解,只能根据其进行识别的系统。

3.系统的特性包括,,,。

4.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和。

5.有效度是可靠度和合起来的尺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系统分析是一种()。

A.定性分析方法B.定量分析方法C.辅助决策技术D.系统评价技术2.不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是()。

A.开放系统B.动态系统C.封闭系统D.静态系统3.霍尔的三维结构包括()。

A.时间维、逻辑维、空间维B.时间维、空间维、知识维C.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D.空间维、逻辑维、知识维4.广义的信息可以理解为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表述。

A.数量或质量B.局部或整体C.直接或间接D.当前或长远5.模型是对现实系统的()描述,是刻画系统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的工具。

A.具体B.抽象C.精确 D.粗糙6.把现实系统在规定时间所要达到的水平称为()。

A.指标B.标准C.目的 D.目标7.一比特信息量就是含有两个独立等概率可能状态的事物所具有的( )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A.不可行性B.可行性C.不确定性D.确定性8.系统工程是()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A.间接管理B.直接管理C.定量管理D.组织管理9.通过对系统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分析来研究系统功能的方法,称为()分析法。

A.指标B.标准C.目的 D.要素功能10.黑箱,就是部无法打开并且无法了解,只能根据其()进行识别的系统。

A.功能B.输入C.输出 D.目标(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系统的特性包括()。

A.最优性B.目的性C.整体性D.层次性 E.环境适应性2. 系统的含义有三个方面,分别是()。

A.系统都是动态的B.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C.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D.系统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组成E.系统都是有形的3. 从系统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自然系统B.社会系统C.人造系统D.无机系统E.实体系统4. 从系统的状态与时间的关系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动态系统B.开放系统C.封闭系统D.静态系统。

E.概念系统5.下面属于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的是()。

A. 自然规律B. 等效优效代换规律C.反馈规律D.连锁反应规律E.局部薄弱环节限制总体功能的规律6.一般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是()。

A.等级观点B.最优化观点C.动态观点D.系统观点E.效益观点7.系统分析的准则是()。

A.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B.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C.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D.外部环境与部条件相结合E.8.从系统观点看,全部环境因素可划分为()三类。

A.物理的和技术的因素B.教育因素C.社会(人际)因素D.国防因素E.经济的和经营管理的因素9.系统初步设计的容主要包括()。

A.系统目标设计B.系统功能设计C.系统整体设计D.系统环境设计E.系统结构设计10.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

A.目标B.可行方案C. 评价标准D.模型 E.费用和效果(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正反馈可使系统的行为方向趋向一个目标。

()2.最优的系统要素结合在一起一定产生最优的功能和功能效率。

()3.由无序到有序的物质运动是熵减过程。

()4.系统的良性循环属于负反馈。

()5.社会系统和生物系统也统称为目的系统。

()6.耗散结构系统一定是开放系统。

()7.系统的结构反映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8.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各元素针对上一层次所有元素排出评比顺序。

()9.连锁反应在逻辑上对应的是因果系列。

()10.人类的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节约。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系统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及系统目标之间的关系。

2.简述系统工程的特点。

3.评价系统的费用和效益时用评价标准是什么?(六)计算题(10分)某城市在旅游黄金周期间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评价项目及其权重、评价尺度以及回收的2000份调查表的评价结果(人数)见下表:试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满意度进行评价。

(七)论述题(10分)试叙述“硬系统方法”和“软系统方法”的容以及对这两种方法的比较。

系统工程模拟试题(3)(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的有机整体。

2.常用的系统工程方法有霍尔的结构方法论和切克兰特的方法论等。

3.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是指设备出现后到恢复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时间。

4.系统工程的特征是,,,,。

5.对发生故障的可靠性与排除故障的维修性,两者结合考虑,可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系统分析是一种()。

A.定性分析方法B.定量分析方法C.辅助决策技术D.系统评价技术2.系统的熵越大,说明系统()。

A.越有序B.越无序C.越复杂D.越简单3.决定系统功能的必要条件是()。

A.系统要素B.系统结构C.系统环境D.系统规律4.从研究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系统的能力和行为的方法,就是()方法。

A.功能B.系统C.管理 D.组织5.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是()。

A.最优化B.系统化C.满意化D.学习和比较6.现代科学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由()组成的。

A.物质、精神、信息B.个人、集体、组织C.物质、能量、信息D.系统、信息、结构7.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子系统)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和()上的联系方式。

A.物质、信息B.投入、产出C.空间、时间D.费用、效果8.下面属于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的是()。

A.价值规律B.自然规律C.反馈规律D.生产规律9.系统失效过程大体分为早期失效期、( )和耗损失效期三个阶段。

A.使用失效期B.偶然失效期C.报废失效期D.自然失效期10.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A.普利高津B. 维纳C.贝塔朗菲D. 申农(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现代科学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由()组成的。

相关主题